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上峨眉山系列之二 | 山下那座千年古镇


接上篇

十余年后,重上峨眉山,一切都不一样了

十余年后,重上峨眉山


山中品茶不知不觉时间已是临近晌午,当地朋友跟我们说,不妨去山下的罗目古镇看看,那里虽有千年之久,但鲜为人知。顺便可以品品四川美食。于是,我们驱车20几分钟来到古镇。


罗目,历史悠久,虽建县在唐(公元618年),但早在商周时就有人居住。因地处二峨山下,而二峨山的历史比峨眉山(大峨山)还要早,故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早在商周时期便在罗目一带活动。


二峨山是峨眉山“道教第七洞天”的主要发祥地,有吕洞宾曾游憩的传说,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道教遗迹。后在宋代(公元966年)撤县改镇,并入峨眉县。



斗转星移、事过境迁,小镇依旧古风犹存。小镇保留了古民居的风韵。

顺河街、半边街,穿过古镇的任何一条街巷,都可看见一幢幢穿榫斗梁,雕龙画凤的古旧木板房。木板房往往临街是上槽板的铺面,铺面侧面开门,通过长长的甬道,进去后是天井小院,往往一家祖孙三代或几家人同居一个天井之下。



雕花的门楣,木格条的窗棂,阶前的苔藓,墙上爬满的青藤,这一切仿佛都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远久的故事。


小镇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艺。半边街头有四五家铁匠铺。那“呼隆”拉响的风箱和砧板上“叮叮口当口当”的敲击声,给寂静的小镇平添了些许悦耳的音符。十多家篾具店,用竹篾编的背篼、箩筐、斗笠、草扒、蒸笼等生活、生产用具摆了一条街。



小镇保留了不少传统风味小吃。猪血旺汤、粉蒸肥肠、红烧牛肉、豆腐脑,小镇的廉价风味小吃处处皆是。长条凳、四方桌,店小而实惠,逛饿了往里一坐,来碗香鲜麻辣的血旺汤,或金黄稣脆的散子、油炸黄豆、大头菜、红亮的熟油辣椒,光看佐料便令人垂涎欲滴。


很可惜啊,由于我们没有安装耐辣的肠子,自然无缘与红彤彤的川菜结缘,只品尝了白嫩的豆腐花,也就知足了。



在古镇上见到了一户人家,餐桌上醒目位置摆放着许多彩色小木人,有人说那可能是祭祀用品,拍摄不吉利。我不迷信,心想即便是祭祀用品又有无妨,兵马俑与金字塔又何尝不是阴间之物?

生与死都是人生的必定经历,作为一种习俗流传千年,作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被保留至今,自然也就有他的道理。再说啦,小人上方还有伟人的保佑定能逢凶化吉吧!



小镇传统与时尚并存。小镇的石板路上和街边经常可看见这样奇异的风景:穿皮鞋的商人与穿小笆笼草鞋的农民并行;抹口红、身穿吊带衣裙的时尚女性与穿布衣担菜的农妇擦肩;穿着大红裤子的“操哥”与“吧嗒”吸旱烟的老汉同坐一茶馆打牌……

变与不变,小镇千百年就这样走过来了,像街边的溪水,静静地流淌,永不回头。


小镇上打桥牌的人们乐此不疲,当然会多少的带点儿刺激哦,你懂得!

小镇上的老人

店铺出售人们的日用杂物

顺河街旁的老屋

过火后的老房子依然成为小镇上的“大三巴”。


重上峨眉山系列


第一回:十余年后,重上峨眉山,一切都不一样了


未完待续

下一回:高山流水遇知音 水中麻将好自在




本文及图片已获作者授权

若欲转载,请自行与作者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峨眉罗目古镇:隐于名山之下,藏于闹市之旁
四川古镇(9)——高庙
四川古镇 | 峨眉山罗目
乐山五通桥区峨眉罗目古镇一日游
祖国风光(2599)险峻老峨山
峨眉山旅游地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