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廊桥行:福鼎金朱桥

金朱桥,从104国道上遥望路边金钗溪村尾溪流山谷中的廊桥。

 

一直以来,我对古代的木廊桥都很有兴趣,古人不用一根钉子,仅凭一根根大木头就像堆积木一样搭建出一座美感与实用兼具的桥梁来,在山区的峡谷溪流上造出了道道彩虹般的廊桥,连通了古道,畅通了物流,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现在,在闽东浙南交界的几个县市还遗存了许多古廊桥,特别是浙江省泰顺县的廊桥最为有名,我也曾骑车游历了泰顺县泗溪镇、三魁镇、雅阳镇,看了6座古廊桥,但对泰顺到底有几座古廊桥也没有什么概念。

前几天,我正好有3天假期可以骑车,忽然心血来潮的想起了廊桥,不可抑制的想去看那遗世独立的三条桥,看博友的三条桥的图片,真是美不可言啊!

 

我想顺路可以看看其他的廊桥。在查资料时,我发现了一份泰顺廊桥清单: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座)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建于清代。桥与周边民居建筑连接,反映了桥与街巷的原始关系。其高度、造型、结构为江南第一例,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溪东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建于明至清。桥与临水上、下殿的组合反映了桥与宗教、民俗的文化关联。

  三条桥:位于垟溪乡和洲岭乡交界溪上,建于清代。当时用三根巨木搭成,是泰顺历史最悠久的木拱桥。

  仙居桥:位于仙稔乡仙居村水尾,建于清代。泰顺现存廊桥中跨径最大的木拱桥。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枫林村,建于清代

  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建于清代

  文重桥:位于筱村镇东垟村,建于清代

  南阳桥:位于泗溪镇玉岩村,建于清代。其特点是在溪中建石墩,再在墩上架木梁,向左右平衡伸展。

  霞光桥:位于横坑乡华垟村,建于清代

  池源桥:位于横坑乡池源村,建于清代

  普宾桥:位于雅阳镇雅阳溪村,建于清代

  城水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建于民国

  刘宅桥:位于三魁镇刘宅村,建于明至清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战州下坪村,建于清代

  毓文桥:位于洲岭乡洲边村,建于清代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以上15座外另有4座)

  南溪桥:位于泗溪镇南溪村,建于清代

  登云桥:位于罗阳镇南外村,建于明代

  霞庄桥:位于横坑乡夹边村霞庄村,建于清代

  墩头桥:位于柳峰乡墩头村,建于清代

  三、尚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廊桥(12座)

  龙垟桥:位于龟湖镇后章龙垟村,建于民国

  泰福桥:位于岭北乡上垟村,建于民国

  三柱桥:位于三魁镇下武垟村,建于清代

  红军桥:位于罗阳镇白溪村,建于1954年

  旗峰桥:位于翁山乡外垟村,建于民国

  桥底桥:位于翁山乡外垟村,建于民国

  北洋桥:位于翁山乡和平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

  温垟桥:位于翁山乡温垟村,建于民国

  南庆桥:位于下洪乡上洪村,建于清代

  道均垟桥:位于岭北乡道均垟村,建于清代

  包坑桥:位于新浦乡桥头溪村,建于民国

  镇东桥:位于罗阳镇城关东门,建造年代不详

  四、新建廊桥(4座)

  南溪村廊桥:位于泗溪镇南溪村,2003年建,由曾家快主造

  同乐桥:位于岭北乡村尾村,2005年竣工,由董直机主造

  乌岩岭廊桥:位于泰顺县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新建,由曾家快主造

  埠下村廊桥:位于雅阳镇埠下村,2009年新建,由曾家快主造

 

我把这31座古廊桥(4座新建廊桥,我没兴趣。)在地图上标定后,计划良久,3天骑车逛完时间不够(4天就够了。),于是我决定用三天时间将环泰顺县的边界的偏僻的廊桥先逛遍,留下交通方便的中心地带的廊桥以后随时再逛!

前天,9月26日清晨6点45分,我背起背包,骑着车子奔向了我的廊桥之旅。

 

第一站是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金钗溪村里的金朱桥。

 

金钗溪是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的一个古村落,村里有着几座不错的古民居,我今天意在廊桥,就不去看老房子了。

 

 

 

到金朱桥的小路路口,位于104国道2047公里处的进金钗溪村的岔路口进去30米的路边。

 




 

小路路口没有任何标志,这是福建特色,除了国道,其余的道路的路牌极少,路虽然修到了“村村通”,但道路标识极差,不识路的话,找到一个村子是很难的,浙江这点极好,常常在没去过的地方,仅凭路牌都能找到村子!说到底,还是意识的问题啊,浙江人的商品意识比福建人强多了!


 

通往金朱桥的小路是条古驿道,保留着完整的石头古道。



 

秋色中的石驿道。



 

秋意渐浓,寂寞古道,残花满地。





 

走了一百米左右,就看到了小溪上树林掩映中的金朱桥。



 

金朱桥,位于福鼎市管阳镇金溪村。始建于明,清乾隆(1736—1795)、咸丰(1851—1861)年间重修。半圆形单孔石构廊屋桥,全长28.24米,宽4.27米,高4.2米。桥屋11开间,中间东向供神像,用24根木柱,穿斗式构架。桥头有清乾隆、咸丰修建碑刻各1块,经幢1个,清光绪石香炉1个,桥东北向有清代石构土地庙。1997年12月公布为市有文物保护单位。



 

桥中间栏杆上突出部位是神龛。





 

金朱桥的梁架的木雕工艺在廊桥中算是很精美了,大部分的廊桥都是简单的、淡淡的稍微雕刻一下就行了,毕竟,廊桥不是民居,风吹雨打中很容易损毁。



 

桥中间建神龛几乎是所有廊桥的特色,供奉的神有各路不同的神仙。桥头那里立有两块石碑,记述了古代这座桥修桥及重修时的捐助者的名单,这也是廊桥的特色之一,乡间的廊桥几乎全部都是村里的乡绅自发的捐助修建的。古代乡绅地主可不是电影电视里的恶霸地主的样子,他们本乡本土的,为了自己家的名声不会去作恶,那时人们对名声的重视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坏名声的人在当地是被当地人全体排斥的,等于贱民了,所以,地主绝大部分是善良的,修桥铺路就是积累名声的最佳途径,并且,可以福延子孙。其实,地主拿鞭子打长工的事情几乎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长工可以辞工,到另一家地主家打工,而打人的地主也不会再有人到他家去打工了!地主家为了长工出力干活,提高田地产量,都是对长工很好的,农忙时都有点心吃的!





 

几乎所有的廊桥周围的环境都是出于山清水秀之处,满目青翠,景色都很优美。





 

桥头的清代土地公庙,许多廊桥都在桥头附近建有神庙,供奉土地公等。





 

道光二十年的石碑。





 

金朱桥头连着古驿道,通往福建柘荣县和浙江泰顺县。金钗溪村因金朱桥的古驿道,以前物流发达,是个富裕的村庄,所以,有好几座较好的古民居。





 

通往村里的古道。









 

屋脊的两端饰吻兽,中间饰宝顶,这也是廊桥的特色。



 

廊桥桥头立有文物部门的一块保护石碑!






参观完金朱桥,我接着奔向下一个目标---老人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廊桥行:福鼎老人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南访桥
浙江廊桥杂记
这种美轮美奂的建筑只有中国才有
梦中
《中国廊桥之乡—泰顺》
【泰顺廊桥2】泗溪镇·北涧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