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轻了“要腿”,重了“要命”!腿梗是个什么“梗”?

 

 背景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不少人觉得,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那是正常事!可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叫——腿梗!听说过脑梗、心梗,可从来没听过腿也会梗塞啊!

对,没错,你没有听错!下肢血管也会阻塞,从而引起下肢动脉缺血,严重时发生肢体坏死,这就叫做'腿梗'。与心梗脑梗相似,腿梗,就是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栓塞。医学上把这种疾病称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是因为血液供应障碍而出现的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等一系列症状。

其实腿梗发病率、危害程度,都不亚于“心梗”和“脑梗”。心梗和脑梗如果救治不及时,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要命;而腿梗处理不及时是“要腿',再放任不管就会'要命'。“腿梗”说白了,就是腿上的血管堵了。出现这种疾病,往往提示心脑血管也存在问题,患者需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并及时就诊。

01

什么是腿梗?

“腿梗”,与心梗脑梗相似,腿梗就是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梗塞,导致下肢的远端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肢体的发凉、麻木、溃疡甚至组织坏死。但是在初期,许多人不放在心上,最终导致患者截肢、残疾。腿梗已成为患者致残和致死最主要的原因。其严重程度对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均具有重要影响,与截肢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02

发病原因

腿梗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但也有其他特殊的病因,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外伤、动脉栓塞等。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起病凶险,栓子多来源于心脏。心房纤颤与心室内血栓形成是栓塞的高危因素。一旦栓子脱落,就会导致血管阻塞,相应供血范围的缺血、坏死。有动脉血流的地方都有可能栓塞,脑、肠、肝、脾、肾、肢体等部位均存在着栓塞的风险。栓子大小不同,栓塞部位不同,侧枝代偿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03

临床症状

腿梗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肢凉、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肢体缺血性溃疡、坏疽等。

1. 临床分期(表1):

国内外临床常用的分期方法有两种,即Fontatine法和Rutherford法。

腿梗”最早症状常常是“间歇性跛行”,具体的表现是:步行一段距离后,无其他原因出现小腿无力、麻木、酸胀、甚至疼痛,不得不被迫停止走路,站定休息几分钟后症状消失,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刚开始可能走300-500米,随着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加重,跛行距离也会缩短,甚至最后可发展到只能走50米、10余米。

这种现象是因为下肢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下肢远端肌肉缺血而引起的。当步行一段路程后,小腿肌肉营养需求增多,耗氧量增多,代谢产物也增多,这时病变的血管已不足以承担所增加的供血任务,肌肉便发生缺血、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出现疼痛。站定休息后,肢体供血逐渐得到代偿而改善,症状便自然消失了。

04

腿梗”四个不同阶段

1、无明显症状期:

只是腿脚出现发凉发麻,感觉不舒服。

2、间歇性跛行期:

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力,被迫停停止活动或行走,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

3、静息痛期:

即使不运动、不走路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这个阶段必须赶紧积极治疗,否则就会进入坏疽期

4、坏疽期:

发展到最后,脚板儿出现发绀(就是有紫色瘀斑)、溃疡、坏疽了,这个时候就要截肢、截趾了。

好好一个人就要变残疾了。因此,“腿梗”也不能忽视!!

下肢血管堵,容易伪装成2种病:

一、老寒腿

常说的“老寒腿”在医学上叫做 “膝骨性关节炎”。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着和老寒腿相似的症状表现。

二、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也会出现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等症状。

但一般从症状上来说,一走路就疼痛可能是腰椎病,走一段路才开始疼痛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

05

腿梗的治疗

保守治疗

主要包括理疗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应用扩血管药物增加下肢血流;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防治下肢血栓形成、预防再狭窄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于轻症病人,以抗血小板、扩张血管、改善侧支循环为主。如果病人没有禁忌证,有症状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均应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是首选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使下肢缺血率降低20%~30%。美国FDA推荐将氯吡格雷作为外周动脉疾病( PAD)病人降低缺血性疾病的首选药物。TASC推荐将西洛他唑作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药物。

动脉内膜剥脱术

适于局限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根据病变血管直径决定是否选择补片成形。该术式常作为外科手术中的辅助术式。

动脉旁路术

手术适应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缺血性溃疡和坏疽。禁忌证:动脉远端无血管重建的流出道、缺血肢体广泛坏死、患肢严重感染、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情况差以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承受手术等。

保守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外科手术创伤大,手术难度高,患者预后不太好,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06

腿梗的介入治疗

FOGARTY导管取栓示意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起病凶险,栓子多来源于心脏。心房纤颤与心室内血栓形成是栓塞的高危因素。一旦栓子脱落,就会导致血管阻塞,相应供血范围的缺血、坏死。有动脉血流的地方都有可能栓塞,脑、肠、肝、脾、肾、肢体等部位均存在着栓塞的风险。栓子大小不同,栓塞部位不同,侧枝代偿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组织对缺血的耐受能力不同,神经最敏感,肌肉的耐受能力相对强一些,脑组织缺血几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外周神经缺血耐受极限一般为1-2小时,超过4-8个小时的肢体缺血就会出现肌肉坏死。因此,对于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人,医务人员常常是在与时间赛跑,越早的恢复血流灌注,患者将越多的获益。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极限,组织缺血坏死严重,血流恢复再灌注后反而会加重损伤,也就是所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血流会把原本局限在一处的坏死产物带到全身,这些坏死产物会抑制心脏功能加重心衰,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针对下肢动脉栓塞疾病,切开下肢动脉,送入FOGARTY导管取栓,是血管外科的经典手术方式,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由于其快速、简洁的手术操作;在腹股沟做一个小切口,暴露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术中切开股总动脉,探查发现股总动脉没有血流,血栓充满整个管腔。在DSA引导下往股总动脉切口送入导丝、取栓导管,将球囊打起,往后拉,取出血栓。FOGARTY取栓切实可靠的手术效果;相对低廉的医疗成本。结合DSA技术能显示病变部位,让操作更加精准,即时评价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迅速、有效的特点,也体现了我们介入医生一心一意为病人血管健康保障护航的宗旨。”

介入治疗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它既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DSA、B超、CT等医学影像学设备的导引定位下,利用特殊的穿刺针、导管、导丝、支架等器械代替传统的手术刀,对下肢动脉硬化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球囊成形术(BaHoon Angioplasty)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扩张血管的主要机理在于气囊扩张分离狭窄硬化的内膜,同时破坏中膜平滑肌强力层和胶原纤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断裂,中膜伸展,是一种血管重塑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支架置入通过挤压斑块和压迫管壁,克服了PTA的两个主要缺陷,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的有效补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过程

PTA和支架置入术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有研究显示,患者在应用血管内支架联合PTA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1.67%,提示其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其踝肱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改善,跛行距离也比治疗前明显增加。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常规保守治疗更少

下肢在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有哪些优势?

传统的扩血管、活血药物治疗和各种手术疗法疗效不明显。近年来应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已取得显著疗效。介入治疗即斑块旋切、药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超导靶向定位消融术等,通过从血管腔内最大程度的开通闭塞段,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肢血供,挽救肢体,尤其对于同时存在大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效果显著,立竿见影,且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不开刀、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07

什么人容易发生“腿梗”?

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的有关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因此,“九高一少”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血压、高血液粘度、高年龄、高精神压力、高烟瘾和少运动的中老年人,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 

人体在大约30岁以后,动脉开始有脂质沉积,到中年以后,就应当关注自己的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情况,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动脉血管。

对于腿梗,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自查,即“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

看一看

就是看足部的颜色,有没有变白或变紫暗;

摸一摸

就是摸一下足部的温度,凉不凉,足背动脉存在不存在,减弱没减弱,两边对比一下;

走一走

就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路,感觉一下小腿或者下肢有没有酸痛等不适的感觉。

如果出现了足部的颜色、温度的变化,足背动脉也变弱或者消失,再有走路后下肢的酸痛不适等症状,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去医院正规的介入科就诊。

08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材料改进以及医师技术的提高,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很多传统观点必须手术的病变现在也可以通过介入方法解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长期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病变日益加重最后发展到肢体疼痛、坏死,最终不得不截肢,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严峻的现实提醒人们,尤其是中老年朋友,重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日发现、早日治疗,以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医有新路,医学有介入,其实很多时候了解介入就是为了健康,拒绝介入就意味着放弃了希望。

END

多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丨腿脚发凉、疼痛,不一定是受寒,当心是“腿梗”!
老年人应慎防「腿梗」
腿部出现这种症状,有可能是下肢“中风”!
别把下肢缺血当“老寒腿”
血管堵塞信号:你走路是这个样子么?如果是,小心动脉已堵死
预防动脉硬化,从现在做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