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中华文明的奠基之战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上述这段文字,是历代学者研究阪泉战争和涿鹿战争的最原始资料,一般都是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其他史料中零散摘取的相关材料进行某个方面的印证,从而对这两次战争做出研究结论。这些结论总体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仍有很多不同的方面,这主要是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把握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深入理解这段文字,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信息:

1.轩辕还没有成为黄帝之前,神农氏是部族的首领,但其时已经衰微,没有能力维护内部的秩序,各部族间相互侵夺而神农氏却无力征服。

2.轩辕在此时也只是一个部族的首领,在相互侵夺的混乱局势中,轩辕修德整兵,训练部族,征服那些不来朝贡的部族,以致各方部族相继服从。从这点讲,轩辕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3.在神农氏力量渐弱而轩辕力量渐强的对向发展中,炎帝作为部族首领却准备侵夺各部族,加速了各方部族归顺轩辕的进程。相反,轩辕团结带领归顺的部族,整兵备战,研究天气,种植五谷,安抚百姓,对四方可能受到的威胁准确分析,做好了战争的各项准备。

4.两股政治力量的此消彼张发展到一段阶段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史前阶段也不例外。轩辕与炎帝之间的战争终于在一个叫“阪泉”的郊野爆发了。经过多次作战,轩辕战胜炎帝,达成了自己的志向。

5.蚩尤部族作为黎苗族的首领,不管是在轩辕发展壮大的初始时候,还是轩辕打败炎帝已在华族内部树立强大威信之际,始终是叛乱作逆的部族,始终与华族争夺中原地区利益。

6.对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这句话,“帝命”没有指明是炎帝之命还是黄帝之命。周顾前后文意,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将“帝命”理解为炎帝之命,理由是此段后面讲到了“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而此时的黄帝还没有尊为天子,仅以强大的“轩辕氏”部族首领身份出现;二是将“帝命”理解为黄帝之命,理由是紧接其后就讲到了“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已经以“黄帝”之名出现,而后面的“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应是对前面以黄帝身份出现的解释。从战争发展和实力此消彼长的规律看,第一种理解似乎更易被接受,即“帝命”应是炎帝之命,此时黄帝虽有“帝”之威信,但形式尚未得到认可。

7.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是华夏族群内部的战争。涿鹿之战是黄帝率领的诸华夏族群与蚩尤率领的苗黎族群之间的战争,是族群与族群之间的战争,相当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以上信息,对于研究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以辨清一些问题很有必要也确有帮助。

首先,看一看两场战争发生的前后序次问题。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阪泉之战在前涿鹿之战在后,这是再自然不过了,但一些研究成果却并不这么认为。《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中国历代战争年表》均认为涿鹿之战在前说,他们认为,根据《史记·五帝本纪》文字内容及其他大量记有涿鹿之战的古文献内容考究,涿鹿之战在前的说法似较更稍合理些,为什么合理并未给出具体理由。

成书早于史记的《逸周书》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由这段记载可知,战争起于蚩尤西向侵掠,炎帝大败,疆土全无,转向黄帝求助,引起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这段记载说明了涿鹿之战是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但透露出一点至关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炎帝求助于黄帝,炎帝此时的实力远不及黄帝,为什么会有此种情况,合理的解释就是涿鹿之战前,炎、黄之间已有一战,那就是阪泉之战。

综上,似乎更多证据表明,阪泉之战在前涿鹿之战在后。虽然有些研究成果不支持这样的结论,但也拿不出更多的证据。从分析的合理性、论证的充分性角度看,更应是阪泉之战在前涿鹿之战在后。

其次,关于涿鹿之战双方的真实情况。

涿鹿之战,是两大族群之间的战争。在战争发起前,双方的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从统帅及兵力规模看。黄帝此时虽未正式授以“帝”号,仅以轩辕氏的名义统领诸华夏部族,但其威信已足以配称“帝”号,“乃征师诸侯”就足以说明这一切。蚩尤族群以蚩尤为首领,率领由81个氏族组成的9个部落的部落联合体,逐渐向北兼并其他部落。此点看,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

从作战武器看。①《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谓:“黄帝尧舜……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表明皇帝部族当时还没有使用金属兵器。不过黄帝在使用石兵器的同时,已能驾驭牛马以及用牛马驾车作战了,并且使用弓剑作战,尤其强调弓矢的优势于天下。关于黄帝族的弓箭之利说值得商榷。后羿射九曜的传说普传天下,这是关于弓箭威力最有效的广告。按此,当时不仅仅是华夏簇掌握了这门技巧,黎苗族也不会落后。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此时,黄帝族群作战武器实情是:使用石制兵器、能驾驭牛马战车作战。②《管子·地数》:“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㢕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㢕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吕氏春秋·荡兵》:“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始作兵也,利其械也”。《世本》:“蚩尤以金作兵”。这些史籍记载,均充分说明蚩尤族当时已掌握冶炼技术,并进而掌握制造金属作战武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没有史料证明,蚩尤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掌握冶炼技术并制造金属作战武器的部族,但这一发明的结果,是使作战武器产生了质的飞跃或者说是“代”级的进步,从而使战斗力得到数倍的增长。由于作战武器的跨代差距,致命黄帝族实力远不如蚩尤族。另外,传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能够辨别蚩尤方向,一举斩杀蚩尤。如果此举被考古学所证实,将令今人惊叹古人的智慧。

第三、关于两场战争发生的地点

关于两场战争发生的地点问题,今之学者理解各不相同。首先以《史记》为据,可确定争夺中原的战争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这一点得到了公认。但两场战争发生的地点,至今却是疑问重重。

从古至今,对于这一问题,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各表意见,可谓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当然各自均有其理由,但又无奈没有确实的史料证据。列引几位书录意见如下:

《中国战争通鉴》记述为现河北省涿州地区。《中国历代战争年表》则分析:《太平御览·州郡部》引《帝王世纪》说:“《世本》云涿鹿在彭城南”,彭城为今徐州。《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认为是今涿鹿或怀来。《中国古代战争通览》认为在今河北涿鹿县。《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认为在今怀来境风。

上述诸本各有所表且均有理由,但确无可靠证据。正如有句话说的:历史这门学问只要敢提出观点的就会有历史依据,结果只会有“同意的人”和“不同意的人”。只是这里的历史依据仅是推测而已。

按照常识判断,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与黄帝之间,是华夏族内部的矛盾,其战场应在两个部族彼此接触的地方,即当时华夏族聚焦的地区即中原地区。涿鹿之战发生于华夏族与黎苗族之间,是华夏族对外族的战争,应该发生异族人入侵中原的地方,也即应在中原的边缘地带。照此分析,可以知道阪泉与涿鹿绝非一地,而涿鹿也绝非河北省的涿鹿县。至于这两地究竟在何处,真正答案在目前史料缺乏的情况下尚不得知。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黄帝部族不管是与蚩尤族作战还是与炎帝作战,其从西北方向来,战争必然是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发展的。

第四,关于黄帝取胜的原因

综上,蚩尤硬实力强于黄帝,黄帝又是如何取胜的。各种诸说据史载或推测分析,均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历代经典百战述评》把此战归纳为“引人入彀”战术的成功运用,黄帝深知自己部族的战斗力不如蚩尤之黎苗族,着意把蚩尤引诱到涿鹿决战,并利用阴雨天气,捕捉有利战机,终于打败了蚩尤。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双方战于涿鹿,是黄帝主动引诱而为之,还是黄帝被迫逃到此地(因为实力不如蚩尤,一战即败的可能性是大的),至今尚没有令人信服的史料证明,只是一种推测或分析判断。如果从挖掘军事思想的根源之故,把战略战术上的运用归作为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这对于启发引导后世之人也是可以理解接受的。

正确利用天候地形条件。《孙子兵法·行军篇》指出:处山之军也、处水上之军、处斥泽之军、处平陆之军。“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利用地形天候条件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子认为是黄帝高于其他“四帝”之处的地方。这里就带来两个问题。

其一,“四帝”所指是哪四帝,一说是颛顼、帝喾、尧、舜,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三皇五帝”除黄帝之外的四帝;另一说,据《中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会战》研究认为,在银雀山所掘出的残存竹简中发现有《黄帝伐赤帝》篇名,而其内文又有“黄帝南伐赤帝”“东伐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等语,是指除蚩尤外,其他各方面都有异族暴乱。鉴此,似后一种更可信。

其二,黄帝利用什么样的天候取得胜利,或者说黄帝族更适合在什么样的天候条件下作战。诸研究者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说黄帝利用狂风大作、尘沙蔽天的天气,乘蚩尤部众迷乱彷徨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部族冲击,一举击溃蚩尤部众,蚩尤亦被擒杀。此说,是鉴于黄帝部族擅长于北方地区作战。一说,黄帝部族利用大雨狂作天气,一举击败蚩尤部族。此说,是鉴于黄帝部族擅长南方天候作战。《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一段精彩记录:“有人衣青,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此段虽有神话传说的特点,神话也有其环境、区域的基础,这个基础应该就是蚩尤部族生存的区域特点而发展的。鉴此,雨水天气作战应是蚩尤部族擅长的特点,而非黄帝部族。

充分利用各种野兽协助人进行战争。得出这一观点的直接原因,应是根据以上段落中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的理解。关于这一点,诸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看法,大致认为:轩辕不是以戏团驯兽师,自然不可能教猛兽来替他作战。所谓“熊罴貔貅貙虎”并非真正的猛兽,而是分别以这六种猛兽为图腾的部落,他们接受轩辕的领导,参加阪泉之战。自然,在涿鹿之战中,也不会是使用猛兽协助人类作战,而是运用以这六种猛兽为图腾的部族作战。显然,这六个部族应该是华夏族中作战能力最为强劲的部族。

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三点是原因之一,只是在考证时候证据不够充分而已。分析原因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借鉴,比如上述战略战术的运用、天候条件的运用、作战力量的正确使用等,在这后世都是作战使用上必须高度关注的方面,至少在涿鹿之战中是不是历史的真实情况,这又有什么重要呢。

第五,关于涿鹿之战的影响

涿鹿之战的影响,历代大致都给予了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之类的司来定性,说涿鹿之战是中华民族在发展时期兴亡绝续之大事。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在对文明的影响上。涿鹿之战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黄帝成为部落的首领,夏族在其他氏族中的声誉与影响力逐渐扩大,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大统一,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对战争战术的影响上。主要是开创了众多氏族部落联盟作战的先河,首创利用地理环境和天候气象条件争夺战争的胜利的做法,萌芽的战略战术运用启迪了后世这人。如果真如传说所言,黄帝发明了指南车,那么这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首创。

总之,涿鹿之战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具有源头性、初始和根本性的,它决定后继几千年的发展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对涿鹿之战作这样的定性评价:涿鹿之战是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涿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中第一次决定性会战”。等等,如此的评价都不为过,只显语言的表述难达心意。史学前辈夏曾佑说过:涿鹿之战关于中国大矣!此战黄帝如不胜,则中华民族将西徙葱岭度其游牧生活。而中国历史将尽为蚩尤之历史矣。还是夏老先生一语中的,涿鹿之战,黄帝的胜利是关键,如若不胜,那么现在我们似不应有“华夏民族”“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等称谓,应该称“黎苗民族”“蚩尤子孙”等,整个民族的历史将会以另一全新面貌屹立世界东方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炎帝”研讨
阪泉之战
1、上古之战,炎黄阪泉之战
石朝江:蚩尤逐炎帝出九隅,第一场有文字记载的部落战争
华夏远古人文初祖
浅谈阪泉之争、涿鹿大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