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榆林 / 薛汉国 【回忆录】/《过年》

作者简介:

        薛汉国,男,1958年7月出生,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英语专业。现定居西安。1980年参加工作,退休前任绥德中学副校长。离岗后,先后任榆林市第九中学、榆林益友能源化工学校和西安临潼华乐学校校长。曾获“陕西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陕西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和“全国读书育人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称号。论文《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抓住机遇 注重引导》在省级刊物发表,翻译作品《空间商业 前景无限》在国家级刊物《国际太空》发表。

过年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感觉越来越平淡、无味。然而,小时候过年的印象非常深刻,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70年前后,全国人民仍然过着贫困、俭朴的生活。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农村,大人们贴身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腰里扎着布腰带,很少有人在棉衣外面再罩一件外套,一些老汉们会在外面再穿一件不挂面儿的老羊皮袄。

父亲在西安国企工作,每月48块的工资,为了全家人的日子,每天从宿舍到工厂,从工厂到集体食堂,再到宿舍,循环着三点一线。上班穿着打满补丁的工作服,下班换上较新的工作服,除了伙食费几乎不花钱。

家里没有男劳力,母亲既要参加集体劳动,又要负责全家人的衣食住行。收到父亲寄来的钱后,去集市买回棉花、扯几尺黑条绒布,再称几两麻。打算抽时间纺线织布,为孩子们各缝一身新衣裳,再给每人做一双布鞋。

生产队给母亲每个月定26个工。农村人用的是农历,每月30天,或29天。也就是说母亲每个月只有3到4天去自留地营务庄稼,或去赶集买些东西。

那个年代,陕北地区的冬天和初春是没有新鲜蔬菜吃的。深秋季节,人们把秋白菜砍回来,摘去黄叶、烂叶和树枝等杂物,切掉根部。一棵一棵放入开水锅煮一下菜帮子,洗净后再一棵一棵放入缸里,撒上大盐,压上厚厚的圆菜石,两天后会释放出一些水分。普通人家平均每人腌一缸,才能过冬。

要做晚饭了,母亲从缸里捞出几棵酸白菜,切碎,用羊油炝辣椒炒酸菜,味道特别香,炒好出锅。再取几个洋芋切成小块煮熟,舀半碗用高粱兑一点黄豆磨的黑面,撒点凉水拌成一些碎面疙瘩,倒进锅里一块煮,在剩下一点面的碗里倒些水,搅和成稀面糊倒入锅中,最后倒入炒好的酸菜,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刷汤熬白菜,一个冬天晚饭几乎天天如此。

虽然饭食不好,天天干活不少。利用早晚、饭前饭后的时间,母亲把棉花撕开,卷成花捻,纺成绵线,买回的棉花都纺好后,还要浆线入锅蒸一下,预基线,备鱼线,一切准备好后就要上机了。母亲在拥挤的脚地上支起织布机,把卷好的基线搭在织布机上,把一条条的线头一上一下通过档杆间隔分开,再穿过篦排,固定好,再把鱼线装入梭子。这样就万事具备,可以开织了。母亲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织布,几天后,一匹老布就织好了。

母亲把织好的布料分为两块,用从货郎那里买来的颜料分别把布料染成深蓝色和枣红色,用深蓝色的布料为我们兄弟姐妹,以及大姐的孩子,也就是我们的外甥,每人裁剪一条新棉裤的面料,用枣红色的布料为姐妹各裁剪一件绵袄的面料,所有的里衬都是用旧衣服改做。把填充旧棉衣的棉花再撕开,重新填充新棉衣,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缝衣裳。每天晚上大家都围绕着母亲睡在暖和的土炕上,看着母亲在煤油灯下把买回的麻撕开,在自己腿上搓成细麻绳。听着母亲用细麻绳纳鞋底的声音入睡,感觉很安全、温馨。早上母亲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督促我们按时上学。看见母亲仍然在身边纳鞋底,我们知道母亲起得更早。

穿上新条绒布鞋、新绵裤和母亲用哥哥穿旧的蓝卡布基上衣为我改做面料的绵袄,脸上挂着满足与自豪的喜悦,感觉快要过年了。

2

农历11月的月尽日,家家户户都要为孩子们串红圪繸。其实就是用一条条的线把红枣和喂牲口的草料(煮半熟的黄豆和谷子秸秆节),以及五色布繸子串起来。把一串串的红圪繸缀在小孩子衣服的肩上,并叮嘱孩子们要坚持到腊八才可以吃上面的红枣。到了腊八那一天,不仅孩子们可以吃红圪繸上的红枣了,而且每家都要吃焖饭。所谓的焖饭,就是用黄米加上几种豆子,天不亮就熬开,然后改微火慢慢的煨着,天亮后没看见烧火,锅里的饭却焖熟了。干稠的焖饭舀入碗里,中间凹一个小窝,放入调制好的面酱,就着吃。吃完焖饭感觉要准备过年了。

积攒了一年的烂麻绳头、穿得不能再穿的旧布鞋,以及平时理发时收集的头发等,都装在一个筐子里,拿到生产队的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去卖。供销社主要经营食盐、碱块、煤油、窗户纸、水果糖和烟酒等日常用品,年前还会有红纸、年画和鞭炮等年货,当然也代做一些废品回收。卖掉废品的钱可以买几张样板戏剧照的年画、写对联的红纸和鞭炮,感觉就要过年了。

3

冬至前夕,圈养了一年的羊就要被宰了。每年都是爷爷负责杀羊,他磨快了刀,摆好桌子,再准备一个盆子和过滤用的几个脱过粒的高粱穗,就去解开羊缰,摁在桌子上。

自从去年冬天老母羊下崽以来,这只小羊羔在家里天天陪伴着我们,我常常找一些烂菜叶、洋芋皮、萝卜头等来喂养小羊羔。除了每天老母羊从羊群回来哺乳,感觉小羊羔就是我们的小伙伴,整天在眼前蹦蹦跳跳。直到春天来了,我们每天放学后都要上山挖些野菜、青草来喂羊,一年来从未间断。不是喂草就是饮水,一天天看着羊长大。今天要杀羊了,可怜的羊并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我真舍不得。爷爷看到我的表情就说,羊就是为过年吃肉养的,猪、羊都是没有灵魂的,就是我们人类的食物,没必要过于悲悯。

每次杀羊哥哥是热心的小帮手,端着血盆,拿着高粱穗,防止羊毛落入羊血。爷爷杀好羊,剥了羊皮晾晒好,等待机会与羊麻肠一起带到集市上卖。剔好羊骨,把羊肉分块卷起,晚上放在院子里的石床上,扣上花筛。第二天早上搬起一个个冻羊肉卷,放入斗盆,盖上石盖,就算是入了“冰箱”。

春夏之交的时候,母亲取出自家鸡下的20个蛋,放在筐子里的麦秆上,家里的老草鸡就抱出来19个毛茸茸的小鸡来,还有一个是水蛋。亲戚、邻居捉走了14只,剩下的养大后是两只公鸡,三只草鸡。杀完羊后又让爷爷帮忙杀了一只老公鸡和两只小公鸡,并且剁成鸡块,放入一个盆里,同样冻起来。

冬至讲究熬冬,用开水将羊头、羊蹄退毛,然后和羊骨放在一起,入花椒、辣椒、红葱和食盐,煮开后转微火慢慢炖,熬好后,全家人一起啃着吃,啃过熬冬的羊骨头,感觉年近了。

4

母亲计划做些豆腐,精选了一些黄豆,在石磨上拉成豆糁子,用簸箕簸掉豆皮,然后浸泡在老盆里。晚上母亲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上石崖下石崖,白胡子老汉凸出来”。大家猜不着,母亲说,明天早上就知道了。推豆腐磨,不知道是磨道转圈的缘故还是奇特的味道作祟,使人头晕目眩,甚至恶心呕吐,唯独母亲头不晕,所以母亲亲自推磨,其他人只是寻长递短地配合着。看着两块磨石中间流出的白色豆糊,才想起头天晚上母亲说的谜语。

母亲把石磨上收集的冰冷豆浆掺兑热水,装在布袋里反复用力挤揉,豆浆全部挤入盆后袋子里就剩下豆腐渣了,本来可以喂猪,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哪里舍得喂猪啊。

母亲把从集市上打来的卤冰,用斧锤敲碎,放进小碗,置入小锅的热水上预热溶化备用。

挤揉好的豆浆盛入锅里烧开,不停地搅动,以免糊锅。母亲取来化好的卤水用小勺舀起,小心翼翼地边搅边滴洒在豆浆中,豆浆遇到卤水,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凝结成絮状的豆腐乳。母亲早已预备好筛子在盆口上,筛子里面铺好笼布。母亲把锅里的豆腐乳舀进铺好笼布的筛子,提起笼布的四角挤压出水分,把豆腐块扣在大盘子里,新鲜的豆腐就算出锅了。母亲把热豆腐取来一些,打成小块,大家蘸着蒜汁,品尝着热豆腐,既绵软又有嚼头,带着独特的豆香味,虽没有肉的油腻,却有着更大的诱惑力。吃着热豆腐蘸蒜,心里存下了永远难忘的记忆!这种热豆腐,在别的时间别的地方是吃不到的。

吃了别有风味的热豆腐,感觉马上就要过年了。

5

陕北人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蒸黄馍馍,所谓的黄馍馍就是用黄米面蒸的。黄米就是陕北的特产糜子脱壳后的小米,分普通黄米和大软米(黏米)两种,黄馍馍需要软硬黄米按比例作原料。

家中人多米少,母亲又去集市买些黄米回来,淘洗三遍,浸泡一个晚上再沥干,上碾子辗轧成米面。母亲另外泡了点硬黄米,另外辗轧,用绢罗(细罗)罗下,是制作黄酒的原料。下午,母亲把酵子放入米面在老盆内和起,放在热炕头,捂上被子发酵。用一个较小的盆发酵黄酒。把豆腐渣发在另一个盆里。

晚饭后母亲就开始准备黄馍馍馅儿了,拿来几个秋天收藏的大南瓜,洗净切开,捡出瓜子洗净晾晒。切碎南瓜入锅,加入一些自家晾干的红枣,再放一些自产的江豆,煮熟盛入皮盆备用。

半夜,母亲起来揭开发面的老盆看到面已发起。取来从供销社买来的碱块,放入碗中,倒些开水溶化。把化开的碱水倒入发起的面盆,揉匀,这道工序叫搭碱。搭好碱后要试蒸一个很小的馍馍,检验一下碱量大小是否合适。品尝试碱馍馍觉得搭碱得当,软硬适中。便取出一部分面团放在大案板上揉和,分好剂子,擀开,包馅,揉圆,装入笼屉,入锅蒸熟。

睡梦中,突然发现窑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仰头看见锅台上摆满了刚出锅的黄馍馍。母亲看见孩子们醒了,给每人递来一个。咬开热腾腾的黄馍馍,满口蓬松黏软的米香味,再咬一口,馅儿酥沙香甜立刻沁入心田。不由得加快咀嚼速度,连咬几口,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一大早,金黄色的黄馍馍摆满了几个用高粱秸秆纳成的大锅盖,放在院子里的石床上,一会儿便冻成了铁球一样的冰馍馍。收起来放入老盆,盖好。年前、年后,随吃随取,保鲜又方便。

母亲又揉几个稍大一些不包馅的黄馍馍,每个上面还嵌了一颗枣。蒸好后要留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吃。据说吃了这个黄馍馍就没有苍蝇来,故名曰:咬蝇子馍馍。

母亲用发好的豆腐渣把余下的馅儿包完,蒸出的是白花花的包馅馍馍,入锅和出锅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因为豆腐渣毫无黏性,蒸好后同样冻起来存放。拿来做黄酒的黄米面蒸成发糕,趁热放入事先用麦芽培制的黄酒曲再次放在炕头发酵,等完全发酵好后把盆放在院子里冻起来,随时可以取一些放入开水锅,稀释为黄酒,酸甜可口。

老盆里还剩一些发好的米面,这些不用搭碱,直接取适量双手拍成圆片,中间掏个孔,放入油锅炸成一个个金黄小圆圈,我们称为油圐圙,后来也有人叫油馍馍。刚炸出锅吃,外脆内软,带着酸甜。冷冻后再熥着吃,是另一种口感,另一种风味。

家里蒸好了黄馍馍,便感觉闻到年味了。

6

蒸完黄馍馍就该打扫窑、糊窗户了。因为蒸了几锅馍馍,窑里罩了好多蒸汽,窗户纸都被浸泡了。

一年一度的打扫窑就像搬家一样,窑里面能搬的东西都搬出去,要扫窑顶、扫炕底,角角落落都打扫干净。能擦洗的都擦洗,门箱竖柜的栓关、锁子、马勺、灯树等铜器,都要用煤油拌谷糠擦拭得明亮发光。炕席、羊毛毡都要拿到室外,用鞭杆敲打掉尘土,再用笤帚里外扫净,才能再铺炕上。用刀片、铲子铲净窗棂、窗框,扫掉尘土。重新糊上窗户纸,然后把棉花团绑在细长杆头上,蘸上清油涂抹在新糊的窗户纸上,太阳光射在窗户上,窑里倍加明亮。打扫完窑之后,把新买回的年画贴到窑掌和侧墙上,顿时旧貌换新颜,感觉温馨、舒服,要过新年了。

7

转眼间到了腊月廿三,民间传说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报告了。为了让灶马爷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并带回新年好运,各家各户都要精心准备一番。除了要再次彻底打扫卫生以外,家家户户都要吃杂面。

杂面是陕北地区的特殊美食,取些豌豆用石磨拉成豌豆糁子,簸掉皮,再取一定比例的小麦,淘洗后沥干,和豌豆糁子一起上石磨推磨。豌豆属于杂类粗粮,缺乏粘合性,所以和面的时候需要放入适量沙蒿面。杂面要和得很硬,需要反复揉和、醒面,醒好后,要在宽敞的锅台石上用力擀开,把面擀得像纸张一样薄的时候,就要将卷着面的擀面杖一前一后把面退出来,折叠在案板上。切面刀工特别讲究,不仅切细,更要切匀。切好的杂面有的如同火柴棍,有的又像韭菜叶。

杂面有两种吃法,干拌、酸汤,配以羊肉臊子。羊肉切小块炖好备用,洋芋丁、萝卜丁、黄花段、黑木耳小片,炖好后加入羊肉。酸汤是开水里入料老陈醋、少许盐、辣椒油、葱花、香菜、香油等。另备佐料还有芝麻末、莋檬花油、油泼辣椒、酱油、香醋、葱花、香菜、腌韭菜、柿子酱等,还备一碟小菜。

煮杂面也有讲究,因为擀得薄,切得细,水要宽,面要少,一开锅,就要捞。捞出少许杂面,沥干面汤,浇上酸汤。用筷子挑动一下汤中的面条,清汤利水、晶莹剔透。尝一口,酸辣可口,清爽浸肺。干拌同样捞出少许杂面,适量加入所需佐料,浇上臊子,调拌均匀。吃一口,松软喷香的面条带着筋道,可口的细面透着豌豆独特的豆香,余味不尽。

吃完杂面就要送灶马爷了。母亲从奶奶那里找来剪纸样子,用各色纸沓在一起,剪出各色各样的灶马繸繸,贴在锅台的灶头前。点着香,插在香炉里,烧了一张黄表纸。用筷子取出些蜂蜜,或其他糖浆,抹在灶头上。意思是,给灶君喂一口糖,让灶马爷在玉帝面前多多甜言蜜语,祈求来年更多的福气。母亲非常虔诚跪在灶火前,嘴里念念有词的在祷告,大致意思是,一年来在做饭和刷洗锅碗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磕碰,发出些响声,或大声喧哗,惊扰到了神灵,是对神灵的不尊。诸如此类不敬行为还请灶马爷原谅不记过,以后全家人一定会轻拿慢放,文明礼貌。此时,院子里响起鞭炮声,几个孩子学着母亲的样子跟在后面磕头,随后又跟着母亲拿着其余点着的香烛,到家门上插香、烧纸、磕头,又到土神怀前插香、烧纸、磕头,最后来到大门道,同样插香、烧纸、磕头。到此,灶马爷就算送走了。其实这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代表着过年的开始,所以叫“小年”。

8

严冬季节的陕北最缺乏新鲜蔬菜,母亲取些秋天收的绿豆用温水泡在碗里,要生豆芽了。每天早晚用小锅的热水掺兑凉水浇灌,两天后绿豆发出小牙,盛绿豆的碗就要换成盆,每次浇水之后就用高粱秸秆纳的盖子盖好倒过来沥干水,放在炕上再捂上被子保温。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沥干,再簸动一番。母亲说,豆芽吃饱喝足之后还要舒展一下,这样才长得更快更直。等豆芽长到足够长的时候,母亲倒出豆芽,用簸箕簸掉绿豆皮,就可以存放在水盆里,每天换一次水,再放入一些冰块保鲜。家中有了豆芽母亲就能更好地调剂伙食了。

9

家中还养了一头猪,预约好今天杀猪。村里有个五老汉会杀猪,按辈分我们叫五老爷。早饭后,五老汉提着他杀猪专用工具进了大门,母亲早已烧了一大锅开水。

五老汉在院子里摆好桌子,坐在旁边抽了一锅旱烟,站起来撸起袖子,径直向猪圈走去,挪开圈口的石板,一把抓住猪耳朵,一猫腰就把硕大的猪拽到了院子,猪被突如其来的控制和拉扯,惊得拼命尖叫。听到猪惊叫的声音,孩子们紧张地攥着拳头,踮着脚尖,既害怕又好奇,伸着脖子,瞪着眼睛,紧咬牙关,要看个究竟。

只见五老汉左手一伸捏住了猪嘴,右手一把抓住猪的前腿,用力一摁,将猪摁倒在地,哥哥上前抓住了猪的后腿,两人用力把猪抬到桌子上。五老汉右膝一曲,单腿跪在猪的前腿部位,死死地压住猪的两条前腿,腾出右手,操起杀猪刀。

猪的嘴巴虽然被紧紧捏住无法张大,仍然死命地尖叫着,两只眼睛挣扎的眼睛珠子都快蹦出来了。再看五老汉,左手死死地捏住猪嘴,右手举着刀子,两只眼睛睁得跟猪眼睛一样大,瞅准了猪脖子上的颈动脉,一刀刺下,猪血像高压水枪一样,顺着刀尖喷向过滤的高粱穗上,流到盆里。随着血流量的减少,猪叫声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弱,最后悄无声息地浑身瘫软在桌子上。

远远站着的孩子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紧张的眼睛一时缓不过神来,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汗津津的。

接下来是五老汉的又一道工序了,退猪毛。把一口空闲大锅支在杀猪桌旁边,倒入滚烫的开水,五老汉又掺兑了两马勺凉水,几个人把死猪挪到大锅里。几分钟后,五老汉拿起退毛刮子,三下五除二就退净了猪毛。割下猪头,倒挂起来,要开膛破肚了。取出心肝肺,掏出猪肚和猪大肠。孩子们拿着猪尿泡,边揉边吹,一会儿吹成一个大气球,抢着玩。卸掉四条猪腿和猪尾,把整猪分为左右两扇。因为没有充足猪食喂养,更没有粮食让猪长膘,膘最厚的地方也不足三指厚。据说前沟二娃家的猪喂得肥,足有四指膘。不管怎么说也按槽头、前胛、肋条、坐臀分开,又把猪头一劈两半。五老汉的工作基本完成,母亲已经做好了猪血捞饭,五老汉吃完饭,收拾好工具,拿起猪尾巴,又选了一条猪腿,一并放入框子,提着回家了。

10

母亲把不同部位的肉根据食用计划和人情门户再分成若干块,冻起来,存放在用石板套装在院子里的肉仓里。把猪肚、大肠反复清洗干净,猪肚煮到八成熟,同样冻起来保存备用。

母亲取些荞麦糁子和大软米泡在水中,要为我们做猪灌肠。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把泡好的大软米和荞麦糁子拌入好多佐料,连米带水灌入一节节的猪大肠,扎好两头,入锅煮熟。取出煮得鼓胀胀的灌肠,一圈一圈切成圆块,蘸着母亲预备好的汁子,满嘴黏软、油滑,独特的香味,令人神往难忘。

11

母亲拿出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红纸,让孩子们请爷爷帮忙写对联。爷爷取出砚碗,让孩子们研墨,把红纸按照对联要求裁剪好,取出新买回的老黄历,上面附有与时俱进的新春联。墨研好了,爷爷拿起毛笔,蘸了一下,又淡了一下。然后扫视了一下孩子们问道,你们谁愿意练一手好字,将来为大家写对联?大家面面相觑,突然哥哥举起手来说,我愿意。爷爷乐呵呵的说,好样的!来,坐在这里,握好笔,今天就是好机会。于是,后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哥哥的字写得最好看。

母亲拿出买回的各色剪窗花纸,请奶奶随手剪了几个样子,带领大家剪出大小不同,各式各样的窗花。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的作品让母亲点评,母亲自豪地挑选了几个好看的拿去跟奶奶分享,奶奶高兴地说,咱们家有心灵手巧的,以后一定能成就大事业。

12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父亲请了一年12天的探亲假回家过年。父亲的回来,孩子们又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全家团圆要一起过年了,紧张的是父亲比较严肃,整年在外工作,没有机会回来,毕竟不够熟悉,大家心里只有敬畏感,所以都敬而远之。

母亲要蒸些白面馍馍和面食花花。由于家里麦面太少,母亲又掺了一些白玉米面,并说,这些馍馍和花花都是待客和送礼的,必须蒸好。父亲跟母亲作搭手,孩子们由于害怕父亲,个个躲得远远的。父亲说,馍要蒸好,面要揉到。所以搭好碱后反复揉面,试碱成功后再次揉面,蒸出的馍馍,雪白晶亮。陕北人讲究白馍馍要迸裂开来,一个个白花花的馍馍都迸裂成四五牙,活像一个个的笑脸,非常喜庆。

母亲又捏了一些面食花花,有牡丹、有石榴,有兔子,有猪头,有燕子、有金鱼,等等。蒸出锅来,雪白靓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母亲调好红色和绿色颜料,用火柴棍蘸红色给每个白馍馍朵上两个红点点,再用红绿双色交叉朵在各样花花上。孩子们眼望着各式各样红红绿绿的花花,嘴里吞咽着口水。母亲说,这些都是见人的,你们看看就可以了。我们心里都很明白,知趣地饱饱眼福便走开了。

13

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泡糕了。母亲按照人数和年后来客情况,用升子量好今年种的九谷米,软硬搭配,淘洗后浸泡一个晚上再沥干,上碾子辗轧,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拉的拉,推的推,扫的扫,罗的罗,不一会儿糕面就轧好了。父亲烧火,母亲俯在锅沿往笼屉上均匀的铺撒糕面。

孩子们都不愿逗留在父亲面前,一人一把扫帚欢天喜地地在外边打扫卫生,把院子、大门道,以及大门坡下面的道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起创造着过年清洁的环境和氛围。

母亲揭开锅盖看见糕已蒸透,拿起锅铲子蘸上凉水,把蒸好的糕斩开个十字,分为四块,对角取出两块,放在洗过三遍的石板锅台上,父亲和母亲各揉一块,这个过程叫採糕。採糕是个技术活,滚烫的黏糕遇到什么粘什么。必须用最短的时间用力把滚烫的黏糕揉和在一起,使之成为坚韧的一体,光滑平展,具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冷却后便于切片。採糕越热越容易採,但是会烫手。蘸凉水可避免烫手,但水分多了会降低坚韧度,而且会失去糕原有的香味。

孩子们打扫完卫生,挑满了水缸,看见锅台上整齐摆放着四大块长方形金黄色的甜糕。母亲给每人切一块,採好的糕不再那么粘手了。大家洗过手,各拿起一块软软的热乎乎的甜糕吃着,顿时,新九谷米浓浓的香气浸入每个人的五脏六腑,这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味道,从小在孩子们的心田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14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捏糕角,捏炸炸了。母亲煮了些红枣,去核,剁成枣泥,作为糕角馅儿。把晾凉的甜糕切成条状,搓成圆柱形,均匀切开,就是分好的剂子,用小擀杖擀开,包进枣泥,捏成三角,摆放在秸秆盘里,这些是枣糕角。母亲炒熟了些芝麻拌了些砂糖,感觉太少,又炒了一些玉米面掺和在一起,作为糖馅儿。用擀成圆形的糕片包上糖馅儿,对折成半圆,再把两个角拽在一块捏在一起,成为一个胖肚圆圈,活像一把锁子,所以叫锁形糕角,以区别枣糕角。

两种糕角都包好后就开始捏炸炸了。母亲先把甜糕擀成长方形薄片,对折成双层,从一头依次切5到7刀,每刀都没有切到边上,双层边沿都留一点连在一起,最后一刀彻底切开,成为一块。每块糕片展开就像一个百叶窗,都有5条,或7条两边相连的糕条。母亲用不同数量的糕条捏成不同的花草形状,小巧玲珑,各具其态。大家纷纷动手,争先仿造,母亲一一点评,指导改进。

15

大年三十,一大早父母亲就张罗炸油糕、糕角和炸炸了。孩子们开始贴对联和窗花,每孔窑贴两副对联,大窗对称的两根竖窗棂上贴一副,下边的门框和门楣上贴一副。大窗中间贴一个大红菱形窗花,两边扇形部分中的正方形窗棂上对称的贴两张绿色窗花。大窗下边门两旁的小窗上,根据窗户造型,在不同的窗格贴上不同图形、小巧玲珑、颜色各异的剪纸小窗花。

在窑与窑之间的中腿前,从窑檐下穿廊垂下来的绳子头拴一个铁钩子,挂上灯笼,灯笼是四方体的木框结构,里边放着煤油灯,四面都糊着白纸,纸上也贴着各式各样的红色剪纸。大门道的门外也挂起相似的灯笼。

站在院子观看,每孔窑的窗户上五颜六色的窗花和大红对联,映衬着干净整齐的院子,碾磨都按青龙白虎写上大吉大利的祝福红贴,再加上灯笼的点缀,我们的家立马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显得格外喜庆、热烈、红火。

油糕、糕角和炸炸都已炸好了,父亲端着一大盘炸炸晾在院子。母亲烩了一锅羊肉粉汤,招呼大家吃饭了,大家一边吃着油糕和糕角,喝着粉汤,一边在听母亲说,吃了油糕,明年你们会考得更高;吃了糕角,我们的生活也会节节高。这真是最幸福的一天,这么好的饭,没有客人,不像平时吃点好的要等客人吃完才进去,总担心最后剩不下吃不到。今天没有任何限制和拘束,可以尽情的吃,而且母亲还在鼓励大家多吃。两种糕角都很油很甜,油到嘴上,甜到心里。

按照乡俗,中午还应有一顿面食,鉴于当时的景况,就省略了。

父母亲在准备年夜饭了,本来年夜饭可以是丰盛的,但是再三考虑年后还要待客,能见人的东西实在太少,最后决定还是从简过年。母亲炒了一大盆猪肉翘板粉,入了自家酿制的酱油,红红的特别香。猪头煮熟后撕下肉,一半留着正月待客,另一半凉拌了一大盘。母亲用父亲带回的大米按照黄米捞饭的做法,捞了一大盆白花花的大米饭,又滚了一大盆黄酒。

孩子们挑水装满了家里的水缸,又把院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村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说明不少家庭已经开饭了。父亲说,咱家的饭也好了,可以放一串鞭炮开饭了。于是哥哥点着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端着平时不用的细瓷碗,握着新添的红筷子,吃着好多人从未见过、特别香甜的白米饭,就着香喷喷、红红的肥肉片炒粉条,满嘴油滑深沉的肉香,喝上一口酸甜可口的黄酒,再来一块肥瘦兼具的猪头肉,既有蒜的微辣刺激,又有自家酿泠的酸灵灵的陈醋清香,令人贪得且满足。虽然菜品花样简单,但孩子们并不觉得简单,反而一家人陶醉在团圆、亲切、美满的气氛中和香甜、可口、满足的感觉上。吃饱喝足后,父母负责刷洗锅盆碗筷,孩子们也有任务要去完成。

我们几个会同邻居家的孩子,每家提一个筐子,拿一个斧锤,去河滩打些冰块回来,再捣碎些炭块。一个拿冰,一个拿炭,要在院子的每孔窑的门口和大门道,以及每孔窑的烟囱里,各处散一块冰,一块炭。从未有人讲解投掷冰块和炭块的意思,但我自己心里盘算,冰块代表着寒冷,炭块代表着火热,互相牵制,不会有极端现象发生,预示着家庭生活温暖有保障。

点着灯笼,爷爷说,等天上布满了星,才开始点香烧纸,连点三炉香。

爷爷站在院子观察,看到星全了,便说,可以放炮了。哥哥又点燃一串鞭炮,爷爷提着灯,点着一把香,孩子们拿着裁好的黄表纸跟在后面。爷爷说,今天要把灶君迎回来,所以要从大门口开始点香。每到一处,爷爷都要拿起一炷香,虔诚的拜一拜,然后恭恭敬敬插入香炉,随后烧纸,孩子们跪在地上磕头。从外到里一直到奶奶住的窑里。奶奶在餐桌上摆满了小碟子,每个碟子里盛放着各种各样的美味菜肴和面食花花,以及醉枣、瓜子、花生、糖果和斟满的酒杯等贡品,这些东西都是奶奶特意为神灵献的。爷爷把提着的灯放在旁边,双手拿着三炷香,拜了三拜,插入香炉。奶奶把平时烧火用的坐垫拉过来,跪在上面连磕了三个头,孩子们也跟在后面磕头。

磕完头奶奶并未起身,继续跪着开始低声祷告。奶奶把所能想起的、无论相互有无联系的一切神灵的名都呼唤了一遍,请求神灵享用珍馐美馔;向神灵表态保证,带领全家老少做安分守己的臣民,过勤俭持家的生活,守诚实守信的本分;祈求神灵保佑全家人口四季健康平安,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保佑来年好收成,保佑万事顺利如意!孩子们站在旁边,望着一桌令人垂涎的贡品,听着奶奶虔诚的祷告,感受着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心灵上接受着诚实、向善、勤劳、爱家的教育。

除夕夜,除了外面的灯笼,家里也要彻夜点灯。虽然煤油灯很暗,但是在当时看来,家里家外都格外明亮。那个年代除夕夜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更没有春晚,但是觉得点着灯很开心,而且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父母亲已经把擦碎的萝卜煮在锅里了。此刻父亲在剁羊肉,母亲在和面,等下要包饺子,孩子们看完奶奶摆供敬神之后都回来要参与包饺子。秋天我们把芫荽收回,摘洗干净,编成长长的辫子,挂在空窑阴干,现在拿出来切碎。还有自己家种的红皮葱,也要取些来剥皮切碎,这些都是母亲等下调拌饺子馅的佐料。母亲把买回的大盐倒在石锅台上,用瓷碗把盐辗轧碎,又把剁碎的羊肉、煮好的萝卜和所有佐料都拌好后,面团也醒好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包饺子了。

母亲把面团分成四块,取出一块揉搓成长条圆柱状,右手握刀,左手搓面,向前搓,切一刀,向后搓,切一刀,就均匀地把剂子分成两行,撒上干面粉,用手掌把一个个的剂子压扁。父亲拿起扁圆形的剂子,双手从边缘处交替捏套,很快一个小碟形的饺子皮就套成了,而且边上薄,中间稍厚,利于包馅。孩子们纷纷拿起剂子开始效仿,经过母亲的纠错、点拨和指导,套出的饺子皮个个合格。母亲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拿起用牛肋骨磨成的专用包饺子匙,牛骨匙挖馅,灵巧、便捷,又不粘连,而且取量适合,还能压实、抹光。母亲用手指轻轻把饺子皮的边沿捏合在一起,构成半圆,再用双手的拇、食两指同时从两边用力并拢捂合,一个小巧玲珑、肚胖边薄、带着褶皱的饺子就包好了,摆放在秸秆方盘里,真好看。大家又争先恐后的模仿,虽然难度较大,但没有人气馁。

父亲说,饺子馅可以用羊肉,也可以用猪肉。但羊肉必须和胡萝卜一起吃,这样营养搭配合理,而且还能被充分吸收。听到后大家都觉得父亲在西安工作,见识广,今天又长知识了。母亲取来事先洗好的几枚硬币,说要分别包在饺子里,谁能在大年初一吃到包钱的饺子,会预示一年的顺利、富裕和进步,就要看每个人的运气了。很快整整齐齐几盘饺子摆在锅台上,大家完成了任务,满怀明天早上吃到包钱饺子的希望入睡了。

16

睡梦中听见院子的鞭炮声,一看天亮了,这时爷爷又开始点香了,大家赶快起床。母亲提醒各位都关注一下自己的枕头底下,每人高兴地发现一块钱的压岁钱,这是父母在孩子们睡了以后给大家塞的。惊喜之后,母亲让大家穿好新衣服,第一时间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孩子们纷纷跑到隔壁的奶奶家,争先恐后地向爷爷和奶奶拜年问强健。奶奶早已把敬神的贡品收拾了,只留下一些面食花花,每人一个。

爷爷吹灭了灯笼,孩子们把院子里的鞭炮皮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捣了一些蒜。大人们常说,剥葱捣蒜,也算一功啊。

饺子出锅了,全家人又围坐在炕上,中间摆着两大盘饺子,大家端着精致薄妙的金边细瓷碗,开始吃饺子了。煮熟的饺子个个涨得大大的,雪白亮丽,晶莹剔透。饺子皮光滑细腻,筋道有嚼头,饺子馅水灵灵,香喷喷。

那个贫穷的年代,一年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一些家庭过年也只能吃上黑面饺子,还有一些家庭连黑面饺子都吃不上,大年初一早上只吃钱钱饭。钱钱是用石碾子把泡过水的黄豆辗轧成榆钱形状,加小米一块熬成的稀饭,叫钱钱饭。大家都说,大年初一吃了钱钱饭,一年四季都有钱使唤。母亲说,为了有钱使唤,我们今天晚上也要吃钱钱饭。其实我们心里很明白,家里没有那么多好吃的,顿顿年茶饭。

正吃着饺子,突然父亲说,哦,我吃出钱了。边说边从嘴里取出一枚硬币,母亲说,还真灵啊,全家人一年使唤的钱都是你挣来的,这钱也应该由你吃出来。哥哥也喊着说,我也吃出了钱,大家又一阵喜悦加羡慕。眼看只剩一枚硬币了,大家吃的速度似乎加快了。突然母亲悄悄把一个饺子从自己碗里迅速夹到我的碗里,我仔细一看,从夹烂的缝隙里分明看到了硬币。我喜出望外地喊道,哎呀,我也吃出钱了。一边说一边感激地看着母亲,母亲说,你真有福气。大家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17

父母亲决定在大年初二宴请长辈们,以表敬老之情。初一吃完饺子后父亲逐门逐户去给他的长辈拜年,顺便请他们初二来家里吃饭。于是母亲提前就做准备了。

父亲的父辈,也就是我的爷爷辈,弟兄六个,去世的已经过半了。

母亲要用现有的原料,为老人们准备凉拌猪头肉、凉拌猪肝、羊肚炒细粉、豆芽炒羊肉、烧豆腐、猪肉翘板粉等六个菜,然后还有炖肉、烧肉、酥肉、麻辣鸡块、丸子、清蒸羊肉、猪肉钻鸡和猪肘子等硬八碗。两个汤,一个是羊肉粉汤,另一个是珍馐汤,奶奶描述这道汤,金针木耳,海带汤,早已香,又撂了片姜。总共十六件。主食有大米饭、白面馍、油圐圙,最后还有黄酒。

母亲从肉仓里取出需要的各种肉,放在锅台上,使其自然解冻。猪肉剁碎,取两个白面馍,剥皮揉碎,搅拌一起,加入调味料,团成丸子放入油锅,炸成黄色。给鸡肉盆里打些鸡蛋,勾入芡粉,再加入其他调味料,搅拌均匀,使每块鸡肉都均匀地裹上鸡蛋、芡粉和调料。然后逐块入锅过油。取五花肉,部分切成大方块,部分切成小方块。大方块入锅煮至八成熟,取出沥水,给猪皮涂上糖,入油锅烧红,至猪皮起泡,捞出,再置入原汤,取出切片,入碗,浇上高汤,上笼屉蒸熟,红烧肉基本完成。

18

大年初二一大早母亲就把今天待客的用的酥鸡、丸子、烧肉、羊肉,以及白面馍、油圐圙都放入笼屉蒸上,同时又把猪头肉和猪肝分别切好并调拌起,装入两个盘子。

哥哥被父亲打发去请各位老人,父亲在炕中间放好炕桌,摆上预备好的瓜子、醉枣、花生和炸炸四个干碟子。首先把爷爷和奶奶请过来坐在正席上,不一会哥哥把其他几个爷爷奶奶也请来,大家都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嗑瓜子一边拉家常。每当家中有客人,帮不上忙的孩子们都远远地躲在外面。父亲本来不抽烟,但为了孝敬老人,年前特意买来“大前门”香烟,打开递给大家,老人们都说那个太绵,指着自己的旱烟袋说,还是这个足劲。于是大家都用自己的烟锅装满自己种植自己营制的“老徽州”,顿时,窑里烟雾缭绕。

不一会儿菜炒好了,父亲撤掉干碟子,摆上酒盅和筷子,打开买来的高粱酒,顺入酒壶,放在小锅里筛热,给大家斟满。父亲说一年四季在外工作,没有机会孝敬各位老人,反过来家里缺乏劳力,常常得到老人们的帮衬,今天请大家来家里吃点便饭,理所应当,先敬大家一杯!于是大家七嘴八舌也说道,娃娃多没劳力,日子不容易,你也不必多心,有困难应该互相照应。父亲又给大家斟满,招呼趁热吃菜。

很快菜齐了,大家有说有笑,喝着吃着,其乐融融。吃饱喝足,纷纷夸奖年茶饭做得好。

大家都到隔壁奶奶家吃烟拉话去了,孩子们鱼贯而入,母亲为大家换了碗筷,吃着各种美味菜肴,体会着敬老爱幼的家风,感受着过年的气氛。

19

正月头号是女客回娘家的时节。大姐、二姐,以及刚过门的三姐,正月她们分别带着姐夫们要来和家人们一起过初六的小年。初五一大早,孩子们便起床收拾家窑,准备迎接客人。家里孩子多,父母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培训。难得大姐是个非常讲卫生,爱整洁,又善于带领弟妹的人。大姐带二姐,二姐带三姐,一个一个都带出来了。姐姐常常教大家如何叠被子叠衣服和整理物品,按大小有序摆放。大家经常在一起比赛、创新,渐渐地孩子们都养成了整洁卫生的好习惯和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

下午,姐姐、姐夫们陆陆续续的到来,各自带着礼品和年茶饭。有猪蹄,有肉块,有馍馍,有面食花花,还有挂面等,也有瓶装的烧酒。所有礼品都贴着方块红纸,以表喜庆吉祥。母亲拿出平时积攒的南瓜子在锅里现炒,炒熟后又用盐水拌起,嫌湿漉漉的不好嗑,再回锅炒一下。这样营制的瓜子,皮坚韧不脆,容易嗑,味道更香美。

姐夫们脱鞋上炕,盘腿而坐,嗑着瓜子,拉着家常。炒完瓜子,母亲顺便又炒些芝麻,炒好后摊开在石锅台上,用陶瓷碗把芝麻辗碎,顿时,窑里散发着芝麻香味。

父亲陪三个姐夫吃了羊肉臊子杂面,然后其他人吃黑面。饭后姐夫们争先恐后去挑水。三个姐姐帮母亲收拾完碗筷,又开始准备夜酒。母亲配了凉拌猪蹄、羊肉细粉炒豆芽、猪肚炒豆腐和小炒猪肉四个下酒菜,又在筛烧酒。

爷爷被请过来一起陪酒,父亲斟满酒,首先敬爷爷一杯,然后请大家一起干杯。大家推杯换盏,互相谦让,兴致浓浓。

母亲又滚了一锅黄酒,拿来金边细瓷的喝黄酒碗,为每个人盛满一碗。孩子们没有喝烧酒的份,黄酒上来了,也可以喝一口黄酒就一口菜,与大人们一起分享酒场的快乐。

20

    正月初六陕北人又称小年,其实就是家家户户与女儿女婿一起补的过年的机会。

早上,母亲熥了一锅油糕、糕角、油圐圙和黄馍馍,又烩了一锅羊肉粉汤。全家人吃得热气腾腾,其乐融融。

下午,孩子们又去打冰、拾炭,爷爷也给灯笼补满了油。今天虽然照样点香烧纸,但不再摆供了。姐夫们又去挑水,孩子们打扫完院子,就等着开饭。

姐姐们帮着母亲在准备饭菜。菜品和数量基本按照初二宴请几位老人的菜单,只是因为人多每个菜量会更大些。

村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说明又到开席时间了。姐姐们已经把酒杯、碗筷都备好了。父亲招呼大家入座,孩子们纷纷去请姐夫们上炕吃饭,姐夫们互相谦让上炕顺序。男人和孩子们都已上炕入座了,大姐和二姐就坐在炕楞上,母亲搬来平时放洗脸盆的凳子让三姐靠炕沿就座,自己坚持站着,并说还要寻长递短,随时给大家添饭、舀黄酒哩。

由于菜品太多,炕桌上放不下,主食和黄酒都无法上桌,仍旧放在锅台上和锅里边。一家人兴高采烈的穿着新衣服,团圆和气的围坐在一起,吃着一年最丰盛、质量最高的一顿饭。人人坦然自在,毫无顾忌地吃着喝着。个个脸上绽放着喜悦、灿烂的笑容,窑里欢声笑语,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体现着幸福美满、兴旺发达的家庭运势。

孩子们吃得特别满足、舒坦;姐姐姐夫们感到备受重视和抬举;父母亲觉得非常的亲切、满意,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平日里的辛苦和窘迫早已烟消云散,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母亲对父亲说,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真高兴。三个女儿出嫁了,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特别是外孙子,更可爱,看见比咱自己的孩子都亲。剩下几个也很快就要“出窝了”,真希望他们常在身边。父亲说,哎呀,辛苦了这么些年,不就是为了孩子们长大吗,大了就要有自己的家嘛。就是,外孙子太可爱了,无论里孙子还是外孙子都一样,人常说隔辈之人更加亲,一点都不假。

21

正月对陕北人来说不仅仅是吃吃喝喝,虽然在极度贫困的年代,人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因贫困而有失传统,除了设法保证过年期间能够吃上各种美食,饱了口福,而且还要追求文化娱乐,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和享受。

年前各个村庄都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年后陆陆续续开始闹秧歌了。为了不影响群众观看,各个村庄会错开时间,根据村庄的大小确定演出天数,有的闹三天,有的闹四天、五天的,一直闹到正月十五。

我们村比较大,先祖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徙而来,定居本村,繁衍生息600余年,彼时人口差不多900,沿着河道拖拖拉拉住了五里路。村里向来有着正月闹秧歌的优良传统,除了几个老把式,大部分是些青年男女,还有些娃娃们踊跃参加,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良好势头。根据几个邻村闹秧歌的时间确定我们村正月十一起秧歌,总共闹五天,正好到正月十五花灯节结束。

正月十一,其他村的秧歌都已尘埃落定,而我们村的秧歌一直在十里八村很有影响。早饭后生产大队办公处大门外已经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翘首以待。终于办公处大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秧歌队出台了。首先走出大门的是礼炮队,多少年来我们村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己研制火药,自制铁炮,声音响亮、浑厚,营造出庄严、大气的氛围。随后是重乐队,专人敲梆子叫板指挥,在唢呐行云流水、委婉动听的过程中,根据场景需要随时指挥变换曲调,或夹杂一些鼓点。随着喧天的礼炮、鞭炮、锣鼓声和欢快的唢呐声,大秧歌队已经在乡村公路上摆开了阵势。伞头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把式,不仅大秧歌引得好,根据场地,瞬即万变,疏密有度,花样翻新。而且很有急才,随机应变,脱口而出。秧歌队在《大摆队》唢呐曲欢快的节奏和奋进的旋律中,身着鲜艳的服装,舞动着花伞和绸扇,迈着轻盈温柔的十字步,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两边的观众簇拥着,追赶着,脸上露出欣赏和赞誉的表情,外村的人纷纷称赞,果然名不虚传!

秧歌队从村前逐户沿门,家家户户鞭炮相迎,提前准备好香烟和糖果,散发给上门的贵客。所到之处先是秧歌队跟着伞头走过场,期间打扮奇特的蛮婆蛮汉诙谐幽默的动作令人捧腹大笑,还有手持马尾刷的扫后者,前后急促且自由的来回走动,似乎在维持秩序打场子,又像马戏团的小丑,令人喜欢,不时地发出尖叫声,引得哄堂大笑。接下来秧歌队走成一个大圈,伞头在中间即兴带领大家唱秧歌,赞扬主人的盛情和成就,送上秧歌队的良好祝福,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部分家庭还会摆上盛满瓜子、醉枣、糖果、炸炸的干碟子和几个下酒菜,斟起烧酒,这时候秧歌队就要表演小节目了,首先根据场地安排极具特色的陕北二人场子或四人、八人场子。场子文武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其次轻乐队出场,要为表演一些宣传党的政策、法规的秧歌剧伴奏了,也有传统保留节目和道情、眉户等小剧。老把式男扮女装,演的老婆婆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乱真。

秧歌队在返回的路上,唢呐吹起了《路哇哇》曲牌,其旋律和节奏强烈地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催人奋进。中间和着重乐器的鼓点,似回音,像问答,给人以团结的力量。观众近看可欣赏苍劲有力又不失温婉流畅的秧歌舞步,远听高亢嘹亮委婉动听的唢呐声,回荡无穷余味不尽。

晚上,生产队的场上灯火通明,人们不畏寒冷,围成一个大圈,要看搬水船。用五颜六色的纸剪成的各种繸繸挂挂装饰的小船,像轿子,似亭子,四个角上挂着彩球,前后装着镜子,下面蒙着蓝绸子,走起来就像漂在水上的一艘船。里面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其实是把彩船搭在女子的肩上,一手握着撑杆,一手拿着扇子,碎步快走,犹如小船在水上漂。船前船后两个艄公,老艄公憨态可掬,诙谐幽默。小艄公活泼俏皮,积极好动。通常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与要摆渡过河的女子对话,以及解决行船中遇到的问题,夹杂着快板,宣传党的利民政策。悠扬动听的水船调,令人百听不厌,永远难忘。

秧歌最后一天就是花灯节,也叫元宵节,老百姓素有观灯的习俗。下午村里有经验的人自发来到大队部门前的广场上,先画出九曲阵,栽上同样高的木棍子,每根头上顶着一个用各色彩纸糊成的灯罩,里面放个灯碗。夜幕降临,360盏油灯同时点亮,彩灯闪烁,非常漂亮又壮观,锣鼓唢呐礼炮声齐鸣,秧歌队打头从九曲门进入连环阵,随后男女老少争先恐后鱼贯而入。人们说,转九曲,消灾驱病,能活九十九。九曲门和中间方阵都插有彩球和红旗,据说拔走中方的红旗回家可以生胖小子,所以常常被抢。

年过完了,热闹结束了,年茶饭也渐渐吃完了,剩下部分豆腐渣馍馍,每天熥几个,出锅时很难保持完整,好在馅儿香甜可口,给人一定的吸引力。

过年不在于一顿年夜饭,不在于收多少红包,重要的是前前后后一系列的活动。一个个的仪式,给人以一次次的希望与激励,传承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小时候虽然生活艰苦,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但是物质的匮乏无法磨灭生活的信心和情趣,人们精神充实,思想积极,不断憧憬和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母亲带领全家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创造新生活的过程,日子苦,心里甜。孩子们从小学会了面对生活,学会了自强不息,自力更生。

父母早已离世,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从艰苦岁月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在回忆美好童年的时候,更不会忘记父母为孩子为生活所付出的一切,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伟大的责任心和父母爱。纪念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遗志和精神。当初父母亲咬紧牙关,勒紧腰带,为孩子们创设的一个个美好、难忘、有示范意义的场景和仪式,不仅给我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而且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育人。留给我们宝贵的优良传统和家风,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生活动力。

2020年3月11日于西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母亲,是个懦弱的母亲
【017】“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杨晖作品
陈莉:我愿用一切,换你岁月长流
老宅春秋 作者:柳国隆【散文】
【散文天地】李立东 | 饿瘪的年味
散文:冬天的韵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