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正常方能识异常之正常QRS波形

一、正常QRS波在各导联的形态


1.正常QRS向量环
(1)初始部:室间隔从左向右除极,指向右前方偏上。
(2)主体部:左室除极占优势,指向左、后、下
(3)终末部:心室和室间隔后底部除极,指向后上方偏右,有时偏左


2.QRS向量环在额面的投影
VI:心室除极起始部
VM:心室除极主体部
VT:心室除极终末部


3.QRS向量环在水平面的投影

4.间隔q波
(1)左前分支(LAF)和左后分支(LPF)起始激动方向相反,前后相互抵消,因此QRS波起始部分仅表现为间隔除极(间隔q波)
(2)特点
1)指向右前方
2)多见于Ⅰ、V5、V6导联(左侧导联)
3)低幅(<1/4R波),短促(<30ms)
4)在aVR、Ⅲ导联可>2mm

二、正常QRS波的时限


1.左心室的激动过程

2.右心室的激动过程

3.室间隔的激动过程

4.心室的最晚激动点

5.QRS波时限的测定
(1)室间隔除极向量垂直于Ⅱ导联Ⅱ导联起始0.02s为等电位线
(2)心室基底部除极向量垂直于Ⅲ导联Ⅲ导联终末0.01s为等电位线
(3)胸前导联>肢体导联(平均提前0.018s)
(4)通常V1、V2 (或V5、V6 )记录的QRS时限最长(平行于间隔除极方向)
(5)多导联对比,取最长的QRS时限
6.影响QRS波时限的因素
(1)体型
1)心肌质量的轻度增加并不能导致QRS时限显著延长
2)QRS时限男性>女性,种族之间存在差异
3)心室激动时间主要取决于传导系统
4)体型大的个体传导系统也会增粗,传导速度加快,抵消心肌质量增加延缓的心室激动时间
(2)年龄
1)<4岁:QRS<90ms4~16岁:90~100ms
2)从出生到成年QRS时限0.05ms→0.10ms
3)心肌质量增加约8倍
4)传导系统在发育中逐渐增粗,传导加快

(3)心率
1)心率处于正常范围时(RR间期0.7~1.1s),QRS时限较恒定,与HR无密切关系
2)心率显著加快时,QRS时限缩短
(4)运动
1)运动时QRS波略缩短:心率加快;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提高室内传导速度
2)心脏病患者存在传导阻滞时,运动下QRS波可延长

三、正常QRS波的振幅及其影响因素


1.健康人中QRS波振幅范围较大
2.影响因素:
(1)心室质量
(2)组织传导性(气胸、胸腔积液、肥胖等)
(3)年龄(30岁之前逐渐增加,之后逐渐降低)
(4)性别(男性>女性)
(5)体型(瘦长体型者胸壁薄,波幅高)
3.低电压的定义:肢体导联振幅均不超过0.5mV前导联不超过1.0mV
4.由于额面向量环在健康人中变异很大(受心脏位置等影响),肢体导联电压范围较大记住几个重要导联的电压标准即可:
(1)aVL导联:主波向上时R波≤1.5mV,可有时限≤0.04s、幅度<R波1/4的q
(2)主波向下时,可出现QR波,Q波深度可超过R波高度
(3)aVF导联R波一般≤2.0mV
(4)aVR导联主波一般向下,R波一般≤0.5mV
胸前导联:变动范围较小
(1)V1导联R波一般≤1.0mV,V5导联R波≤2.5mV
(2)各个导联的R/S值较具体振幅更有意义:V1 R/S<1.0,V5 R/S>1.0
5.诊断左心室肥厚的电压标准


四、QRS波的常见正常变异


1.间隔Q波消失
(1)间隔Q波消失指在Ⅰ、V5、V6导联都消失
(2)间隔Q波消失可见于:
1)心脏解剖位置改变
2)i/cLBBB、LPFB
3)心室预激
4)心室肥厚
5)室间隔肥厚或梗死/纤维化
6)X综合征
7)室间隔或左室收缩异常
2.V1、V2导联QS波
(1)V1、V2导联出现QS波≠间隔部心梗
(2)V1、V2导联QS波多见于前壁左室心尖部心梗,间隔受累较少
(3)单独的室间隔梗死罕见,多表现为间隔Q波消失
(4)只通过心电图诊断间隔部心梗较为困难,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5)若心电图无其他异常,V1、V2导联出现的QS波应视为正常变,尤其是当起始向量指向下方+右胸导联位置较高时
(6)若心电图同时有其他异常(如胸前导联T波倒置)则另当别论

3.位置性Q波
(1)心脏连同室间隔位置发生改变时引起的Q波变化
(2)正常室间隔:垂直于左后→右前的方向
(3)胸前导联间隔性Q波:
1)多见于V5、V6导联
2)有时V4甚至V3也存在Q波,有QV3<QV4<QV5的规律
(4)任何肢体导联都可出现间隔性Q波
1)横位心,电轴<60° →Ⅰ、aVL导联出现Q波
2)垂位心,电轴>60° →Ⅱ、Ⅲ、aVF导联出现Q波
4.Ⅲ导联Q波
鉴别Ⅲ导联Q波与下壁心梗
1)Ⅱ导联通常无Q波
2)Ⅱ、aVF导联无ST-T变化
3)吸气时膈肌下移,心脏转位垂位,此时Q波缩小或消失
4)aVR导联无起始r波
5.SⅠ SⅡ SⅢ图形
(1)定义:指在标准肢体导联中均出现终末负向S波
1)QRS终末向量指向右上方(额面-90°~-150°之间)
2)aVR导联可同时出现终末R波
(2)可见于:
1)健康人(婴儿期右室优势持续)
2)右心室扩大
3)RBBB
4)气胸、心尖部心梗等病变
6.R波递增不良
(1)R波递增不良前壁心肌梗死具有提示作用,但并不能依此确诊,1/3既往曾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仅有R波递增不良的表现
(2)R波递增不良可见于:
1)陈旧前间壁心梗
2)左/右心室肥厚
3)导联放置错误
4)扩张型心肌病
5)正常变异
(3)健康人中的R波递增不良
1)排除可引起R波递增不良的因素后,单纯的R波递增不良可以是正常变异
2)一般健康人中的PRWP符合以下条件:
1°:RV3>1.5mm
2°:右胸导联无ST-T变化
3°:左胸导联无QRS高电压

7.年龄对心电轴的影响

8.QRS波正常的切迹与错折
(1)切迹(notch):叠加在QRS波上的小的负向曲折
(2)多见于Ⅱ、Ⅲ、aVF导联aVL导联也可出现
(3)可见于左束支分支阻陈旧心肌梗死(≥3个胸前导联)、早复极综合征
(4)出现在健康人中一般无病理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图阅读技巧(13-11) 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另类心电向量图讲义10-预激综合征的向量图诊断
另类心电向量图讲义8-室上嵴图形、早复征、Brugada波与大J波等VCG诊断(下)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诊断的再认识
另类心电向量图讲义8-室上嵴图形、早复征、Brugada波与大J波等VCG诊断(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