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心理治疗简史------公益微课第七讲

Guinevere's Tears 来自鞍山青年心理师联盟 04:45


人类心理治疗简史第七讲——客体关系学派

                                主讲人:游韬

时间:2017年8月31日晚7:00----8:00





——————各位老师,各位同道,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好!

 

    欢迎大家来听人类心理治疗简史的第七讲,其实也是第四章的内容,精神分析学派当中的客体关系理论。现在七点,我们准时开讲。



我给大家发了张图,不知道大家看到没有。这张图就是精神分析发展的一个历史结构。大概有哪些精神分析的派别,各个派别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个图上都有介绍,我们在人类心理治疗前四讲里面对精神分析只讲三个部分,也就是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学派,其他的部分还有很多是值得讲的,比如说自体心理学,比如说拉康派,还有最新的进展主体间精神分析,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那些我们都不讲了,客体关系是我们讲的最后一个精神分析流派。

客体关系流派应该说是精神分析学派当中,或者说心理动力学学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而且也是目前精神分析领域当中人数最多、最大的一个派别,也是成果最丰富的一个派别,也是临床实践最常用到的一个学派。你听了这些就知道了,其实客体关系学派在精神分析里面应该算是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我为这个学派准备了一些内容,但是这个学派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我要讲的话,我觉得不要说是两讲,很可能十讲都讲不完,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内容,而且非常有意思。但是我还是争取在两次讲座之内把它搞定,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人物,一些重要的学说,只能挑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人拿出来说一说。



客体关系学派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这个发展的时间基本上跟自我心理学是差不多同期的关系。代表人物,有这么几个人,有克莱因、比昂、费尔贝恩、温尼科特、雅格布森,马勒、康恩博格等。这里面康恩博格还活着,其他的人都已经去世了,克莱因、雅各布森和马勒都是专业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大家可能也看到雅格布森、马勒同时也是自我心理学当中的重要人物。

费尔贝恩在做精神分析以前是儿科专家。还有温尼科特,他在二战期间也做了大量的儿童心理治疗和救助工作。所以,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当中,他们学派是怎么出来的,主要靠的是婴儿观察。他们系统观察了儿童和母亲的关系。并且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独具理论视角和临床指导意义的客体关系理论。在这里面的就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婴儿观察。婴儿观察的内容主要就是观察儿童和母亲的关系,这个是客体关系学派的建立的基础。

弗洛伊德在早期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里面,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也就是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还有一个前意识,由于它不是特别重要,基本上更靠近于意识,所以我们不太提到他。然后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儿精神活动看成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就是人格。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心理能量在人格系统当中,从本我、自我、超我这种转移构成了人格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他认为人格主要是通过力比多,也就是心理能量在不同的阶段发展起来的。比如说在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俄底浦斯期,在这些阶段里面由于以力比多的发展为标志,他就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如果这些阶段没有顺利度过,就会出现心理能量的固着、倒退。力比多是人格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是整个人格发展的原动力。所以在临床实践当中,精神分析师面对患者的现实问题,他就是从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角度建立一个框架。就说你是口欲期没发好,肛欲期没发展好,就是固着,然后导致现在人格出现了问题。然后,经过较长时间的领悟、修通等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使患者意识到现实问题只是在潜意识当中既往问题在现实中的再现,也就是所谓的强迫性重复。当这个患者领悟到了这一点,他在精神层面或者心理健康层面就达到了康复。这个套路被客体关系学派继承下来了,实际上在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还有后边的自体心理学,还有拉康派,还有主体间精神分析,各个学派都有类似的说法,什么叫类似?就是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在早年的经历当中,不同的阶段一点点慢慢的形成的。如果在早年的经历当中有创伤,该发展起来的心理能力没有发展起来,那将来可能在成人期就会出现问题,就是症状和问题表现在现在,但是他的根是出现在过去。



客体关系学派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不是力比多,不是性欲。而是在出生的早期婴儿与父母,特别是跟母亲的关系,也就是母婴关系。出生的婴儿正是在跟母亲或者母亲替代者的密切交往中。什么叫母亲替代者,就说有的婴儿可能不是妈妈养大的,比如说姥姥养大的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人养大的,这个养育者,我们给他统称叫母亲,实际上就是指他真正的养育者。一个人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出生的婴儿在跟母亲的交往当中,逐渐获得了有关自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客观世界。这样的完整印象并最终的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功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心理世界的形成是在跟养育者的互动当中形成了他的心理世界。那客体关系的治疗目标主要就是减少内化客体所造成的沮丧、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感,鼓励病人或者患者重新经验早期的情感幻想,并且在治疗过程当中,指出幻想和现实,意识和潜意识的不同。让病人表达他们的正性和负性的移情,把他们对治疗师的感觉说出来。最终要帮助他们发展一种矫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他们内在的客体关系可能是有问题的,导致他们现在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那怎么治疗呢,就是矫正。校正,或者调整他们内在的客体关系,比如说患者的妈妈是一个苛刻的挑剔的人,内化在他的内心世界,形成一个内在的迫害者,咨询师就要成为一个宽容的人,内化到患者的内心世界,替代那个内在迫害者,从而让他们在现实世界里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解释一些基本观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名词。因为客体关系理论,你要是不了解这些重要的名词,可能听起来就一头雾水,比如说,首先你就会考虑到什么叫客体,客体这个词儿最早的时候是弗洛伊德提出来。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时候是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这时候才用的。当时仅仅涉及到某种本能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说客体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比如说力比多,攻击性,他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他一定有一个能够朝向的,可以满足的一个对象。那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东西,更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客体指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或者驱力所指向的某个特定的人或者物,这是客体的概念,但是这是古典精神分析里面对客体的概念。那么在客体关系理论的框架里面,客体是一个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个体的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就是说是有情感的那部分,然后他是指的是人,不是一个物。那么客体关系指的就是人际关系,还有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以往的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也就是说这个客体关系里面认为最重要的客体,实际上就是孩子的妈妈、孩子的养育者。正是孩子的养育者,在孩子出生以后不断地跟孩子有频繁的互动,孩子的心理世界慢慢的形成了。所以说,客体关系理论里面那个客体主要指的首先是人,其次就是指的是重要他人,那在重要他人里面又主要指的是孩子的抚养人,也就是说孩子的妈妈。



康恩伯格说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精神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当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所谓过去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母婴关系,也就是说孩子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怎么去跟妈妈的互动当中,形成了他的内在的精神结构这样的一种关系。广义的角度来讲,客体关系理论只能是涉及到人际体验对人的精神结构的影响。狭义上来讲的,客体关系理论指的是在精神分析范围内,研究精神结构是如何以内在客体为基础而形成的过程。这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大概的定义。在临床心理治疗当中,治疗师通过对被治疗者也就患者早期客体关系的理解,来解释他的现实问题以及在治疗中的移情反应。也就是说,在他早期的客体关系,实际上指的就是早期的母婴关系,还有他现实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还有就是在治疗室当中出现的移情反应。这三者之间的事有着对应关系的,早期的母婴关系,后期他遇到的现实问题,还有在咨询室当中的移情反应,这三者存在着平行对应关系。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来访者他早期跟妈妈的关系,她妈妈是一个比较冷漠,不是特别注重情感的一个人。如果孩子为了能够适应妈妈,为了能够让妈妈给他资源,让他能够活下来,那孩子学会了什么?学会了讨好,就是不断的迎合和讨好这个妈妈,适应妈妈的需要,掩盖自己的真实的情感需要。这样它就能够获得充足的资源,能活下来。然后他的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很可能在他现实生活中会重复的发生。换句话说,什么意思呢?就是这里面,妈妈没有满足孩子,孩子力图去满足妈妈。那他怎么去满足妈妈,他的方式就是讨好或者迎合。那么他在现实生活当中,可能也会经常用讨好、迎合来作为跟别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比如说给别人些小礼物,帮别人一些忙,这个就是他过去关系在现实的重现,就是重复出现,那在咨询室里面很可能这个患者会讨好咨询师,把他早年的这种客体关系重现在咨询室里面。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三个对应的平行关系。

婴儿早期形成的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构成的客体关系,能够形成个体现实的人际关系。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和被治疗者所形成的人际关系,也同样能被治疗者所内化。在治疗结束以后,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仍然能够对被治疗者起作用。

这个是什么意思?主要说的就是在咨询室里面,如果咨询师不接受来访者的这种讨好。他会指出来访者习惯用这种讨好的行为模式来跟别人建立关系。那这个来访者他的内在的这种客体关系就有可能会被改变,他内在的客体关系被改变以后,很可能就会投射到外在,也就说他在现实层面他跟别人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他就不再只用讨好的方式去建立人际关系。在治疗结束以后,在被治疗者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或者麻烦的时候,他会重新在内心里回忆过去的治疗情景或者过程,想象如果治疗师与他在一起会如何帮助他。这个在自体心理学里面,就是说把治疗师作为他的自体客体。在客体关系学派里面,就是说他会把治疗师或者叫咨询师内化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形成一种新的客体关系。


我给大家发了一张图上去,这张图实际上就是在说一个人他的内心世界,在客体关系的理解里面就是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之间的情感连接,内在的客体,自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连接,那你连接的方式或者纽带是什么,主要就是情感上的一些纽带,力比多、攻击性等等。他通过这种内在的客体方式,最终他会投射到外在,变成他现实当中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改变了他内在的这种客体关系,那他在现实层面的人际关系也会得到改变。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重要的概念,刚才我们说了客体。客体是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这个人,指的是他所渴望的人或者直接的活动。比如说我喜欢我的孩子,那我这个孩子就是我的客体。那我怕蛇,这个蛇也会是一种客体,注意爱和怕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连接。

假如说我对我的这个邻居很气愤。那我的邻居是客体,我跟我的邻居之间这种关系的情感连接是很气愤,内在的自体和客体的连接方式弗洛伊德讲是在本能内驱力的背景下,对一个婴儿来说第一个存在的客体,也就是说爱、恨,好、坏这类情感所指向的对象,这样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因为婴儿最早接触到的就是母亲的乳房。大家接触婴儿的时候也可能看到,在你抱一个婴儿的时候,婴儿的头会自然的转向你的前胸,然后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就会去找奶吃。所以内心世界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妈妈,然后是婴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其他的人或者事情,这些会构成一个婴儿感受到的客体。

除了客体这个概念之外,还有部分客体,部分客体就是,比如说母亲的乳房,出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者坏,来代表这个客体。这个时候的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所以成为部分客体,比如说,好乳房、坏乳房,那他体验的实际上就是部分客体。



还有第三个名词就是完整客体,什么叫完整客体,就是婴儿他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给他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感受到挫折,比如,有的时候婴儿妈妈的乳房没有奶,这个时候在婴儿情感世界里他会感到挫折,那他如果同时体验到满足和挫折两个方面。他就是把客体做一个完整的整体来体验,这就是所说的完整客体。

从部分客体到完整客体实际上在克莱因的概念里面,后面我们会提到,克莱因是客体关系之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咖。从部分客体到完成客体,在克莱因里面专门有这个名词,就是从偏执分裂心位或者叫偏执分裂位态,过渡到抑郁心位或者抑郁位态,这样一个情感上的体验,就是婴儿从认识部分客体到认识了完整客体的一个过程。

关于客体还可以介绍一个,那就是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是温尼科特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临床实践当中也非常重要,因为有的时候咨询师本身也是一个过渡性客体,咨询本身也是一个过渡性空间里面展开的。那么过渡性客体是什么意思呢?婴儿意识到与母亲并不是真正的共生,为了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和孤独感而创造出来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境。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比如说柔软的小毯子、小玩具,甚至入睡时手里面拿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者听到的声音,最常见的过渡性客体就是那种橡胶的奶嘴,他满足了孩子吸奶的种愿望。

因为时间关系,我其实觉得过渡性客体有好多可以谈的。但是我们只能谈些最重要的内容。



下面我讲一下客体表象。客体表象实际上也是内在客体,指的是真实的客体——也就是外在客体——它在个体内部精神世界里面的体验和反映。

也就是说个体体验到的客体与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客体并不完全吻合。决定个体对该客体的内在感受和现实关系是内在客体表象,什么是内在表象的,比如说,闭上眼睛,你再仔细想一想你心里面,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比如说她的外形、她的声音、她的气味、她说话的腔调、她习惯用的语言,这些综合在一起的体验到的,或者说呈现出来的就是内在客体。

所谓表象指的是一个人怎样去看,去拥有一个客体。也就是说人怎样在内心当中呈现出来一个个体,就是所谓的表象。除了客体表象之外,还有自体表象。自体表象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中的客体相处的时候有关自我的精神表达,就是他怎么看待自己的一种体验,早期的时候由于婴儿是处在跟母亲一种共生的状态,他不能区分出来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差异,也就是马勒提到的自闭期、共生期和分离个体化期。那么他最早的时候,他的自体表象实际上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的,逐渐自体和客体分开,形成了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

自体表象在婴儿的内部世界里面自己发展起来。他是在孩子的环境当中与客体,与重要人物之间人际关系的体验。比如说最早的时候妈妈觉得我是好的,所以我就觉得自己是好的,这样一种自我体验。

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通常有情感能量注入其内,在儿童发展的开始这种情感所指的是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感觉,对婴儿来说,他会把引起他不快乐的感觉容纳到或者内化为内部坏的客体,比如说心理上没成熟,儿童会觉得这个人对我好,那个人使我痛苦,他用这种方式描述和体验世界,就是所谓的内部表象。



那什么是自体?自体这个词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词,就是他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基本体验。自体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主要的组织,从这个整合的角度来讲,它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的心理构成,也就是说自体跟自我是不一样的,在精神分析里面的自我,超我、本我这三个都是内在的心理结构,那么自体是指整个儿的内在的所有的心理构成,就是自体的说法,就是怎么能够自己向自己呈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自己是什么样一个形象,这个跟这自体表象定义密切相关。

还有其他一些词,我们就不再详细介绍了。重要的几个词就是这样的词,刚才我发那个图里面大家能看到。这里面就有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区别。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有一些特点,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内在的、非常统一、非常一致的体系。但是这些客体关系理论家,对客体关系给予了特殊的强调,他们虽然之间各有不同,但是都十分关注关系的原始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个客体关系理论家里面,关系的地位是第一位的,力比多,攻击性这些本能驱力是第二位的,甚至是不太重要的。

客体关系学派的心理学家在对人格形成过程当中人际环境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关系的重视要重于其他的精神分析学者。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在人从小到大这样成长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跟环境的互动,也就是说跟重要养育者的关系,这个关系形成了他们的内在世界,塑造了他们的人格。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他跟经典精神分析就不一样,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主要是口欲期、肛欲期和俄底浦斯期,在这里面儿的俄期又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神经症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时期,关于俄底浦斯期,张天布曾经有一个俄期的二十讲,对俄期有非常详细的讲解,但是在客体关系理论里面来讲,他更强调的是婴儿和母亲的二元关系,也就是母婴关系。出生的婴儿在精神上与母亲处于共生融合状态,在生理上高度依赖母亲的照料。婴儿通过母亲或者乳房对他的抚养、养育来理解外部世界。所以,费尔贝恩被称为是一个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他不像克莱因,克莱因虽然是客体关系之母,但是她被认为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因为她还保留了很多经典精神分析的内容。但是费尔贝恩被认为是一个完全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他不太讲驱力,主要讲的就是关系。

然后克莱因还会去提一提驱力这部分,到了费尔贝恩,他就不提力必多、攻击性,它主要就是关系。费尔贝恩提出了“内在精神状态”这样一个概念理解婴儿的内在精神世界,认为婴儿将母亲分成了两个部分,注意这个就是分裂。一个是事实上把他喂养的很舒服的好母亲,这个是将来就是他的一切好的事物的代表,在他遇到一个好母亲的时候,婴儿的自我体验,他觉得自己也是好的。如果说他没有遇到一个能够适时满足他要求,把他喂养的很舒服的一个母亲,那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坏的。然后他也会把母亲也会认为是坏的。他会认为母亲是坏妈妈,内心世界的心理结构里面,坏母亲是一切坏的事物的代表,而好妈妈是一切好的事物的代表。所以说婴儿的分裂机制,就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分成好妈妈和坏妈妈,那个作为两类事物的这样的一个总的代表。

这个时候儿婴儿会意识到,我母亲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不同的两个人,这个时候,婴儿开始有了自我和非我的意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自我表现。在婴儿形成最初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当中,温尼科特尤其强调的是母亲对婴儿事实照顾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来一个叫足够好的妈妈这样一个概念,有人翻译成这个它是英文叫good enough mother,有人翻译成叫刚刚好的妈妈,或者六十分的妈妈。总之,她不是一个完美妈妈,那对于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来讲,婴儿几乎是她自身的一部分,照顾婴儿是她的首要任务,她向婴儿提供了足够的照料,成功的满足了婴儿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她会激发婴儿的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也就是说叫主观全能感。全能感可以使婴儿逐渐的感觉到我可以信赖外部世界,并且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建立起来这种真实的客体关系。

婴儿在建立它内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在他的人格形成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一些防御机制,比如说投射,内射,分离,还有投射性认同,内化这些东西,用来对付满足和挫折,并且控制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在这里面那这些防御机制他就不再是经典精神分析里面说的防御,他这些防御机制主要是用来处理或者对付他的内在世界里面的坏客体,而不是用在现实世界当中,这个是跟古典精神分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费尔贝恩用内射和压抑的机制来理解婴儿是如何处理坏客体。坏客体指的是他的内在客体。由于婴儿无力改变外部世界,他只能试图在内部世界里面把这些创伤性的事件转化为他可以控制的形式。这种转换就是坏客体内化,然后把被内化的坏客体压抑到潜意识层面。这样婴儿将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就美化了,感觉不到坏客体的存在了,这个实际上就是内射和压抑,内射实际上跟内化基本上是同义的,投射跟外化基本上是同义的。

好,那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精神分析学派里面的代表人物。我们主要挑三个人,第一个是梅兰妮·克莱因。第二个费尔贝恩,第三个是康恩伯格。

梅兰妮·克莱因是客体关系之母,也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也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费尔贝恩是一个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学家,康恩伯格是客体关系学派在美国的最新进展的一个代表,所以这三个人是客体关系学派里面最重要的三位大咖。为什么还有其他人不介绍,比如说温尼科特、比昂等,因为我们时间不够,我们只能介绍最重要的三个人。

 


梅兰妮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学派的建立者。她出生于维也纳,维也纳是一个精神分析大咖云集的地方。1900年前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艺术与历史。1914年第一次接触弗洛伊德的著作,她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17年开始接受费伦茨的精神分析治疗,并且受到鼓励,立志从事对儿童的精神分析,在这以前基本上是不对儿童做精神分析的。后来到安娜开始稍微做了一些。到了克莱因这里,对儿童的精神分析做的就更加频繁,技术也和安娜不一样。但是克莱因付出很多代价,因为她对自己的三个孩子做了精神分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好像她有一个儿子是温尼科特给做的精神分析。然后她又告诉温尼科特必须来向她督导,就相当于说,间接的还是她对孩子做了精神分析。所以她后来是老死在养老院里的,她病死的时候身边一个孩子没有,孩子不来看她,她有一个女儿也是精神分析师,但是站在安娜弗洛伊德那边跟她唱反调,她跟孩子的关系非常糟糕,也就是说对孩子的精神分析这个是违反设置的,多重关系,精神分析发展早期的时候可能会有这种情况,那现在我们一定要遵守伦理设置,千万不要有双重关系,避免这种悲剧性的结果。

1921年,克莱因应亚伯拉罕之邀到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担任儿童治疗专家。1922年加入了柏林精神分析学会。1925年应琼斯之邀赴伦敦讲学,并于次年移居伦敦,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一直工作到1960年去世。琼斯把克莱因邀请过去以后,主要想请克莱因对他的孩子做精神分析。

克莱因有很多非常著名的著作,最著名的,比如说《妒羡与感恩》,还有就是《精神分析的进展》,《精神分析的新方向》等等,这些著作非常的有名。

克莱因发展了或者说扩展了弗洛伊德的客体和客体关系的概念,她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直接启发了后来的费尔贝恩等客体关系理论家。但是她的创造性工作又带有弗洛伊德驱力理论的痕迹。因此,她的客体关系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种过渡性的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跟安娜弗洛伊德,他们两个人是死对头。他们两个人在伦敦吵架吵得非常厉害,互相论战。据说到了差不多要动手的这种程度。这个专门有一本书,就是1000页那么多,很厚的一本书,专门讲克莱因跟安娜弗洛伊德之间的论战。叫《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1941-1845》这本书在台湾已经出版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来看看。

克莱因的名言就是不使用道德教育和道德的影响,只是用精神分析的程序,也就是说理解来访者的内心,并且转告来访者在他的内心里面发生了些什么事儿,这也是精神分析的本质,就说咨询师把一个人的内心呈现给来访者,精神分析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呈现,特别是把来访者潜意识层面那些东西呈现给来访者。

客体关系既是克莱因理论的核心,又是理论的特色,克莱因的研究集中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中较早期的冲突。这种母婴关系决定了婴儿的心理发展。儿童和母亲的客体关系,分成两个阶段,就是部分客体关系和整体关系。克莱因认为部分客体关系就是婴儿与母亲乳房的关系,是客体关系的开端。而部分客体关系始于口欲期的细节阶段。婴儿在幻想中内投了母亲的乳房,并且根据预期的需要满足与否,将母亲的乳房分裂成好乳房、坏乳房,如果能满足的需要就是好乳房,没有满足就是坏乳房。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下周我们再继续讲,我想恐怕下一讲也很难讲完,因为客体关系理论实在是太丰富了,内容也太多了。我介绍的呢,虽然我想尽量的简略,但是有的时候还有发挥,时间上可能把握的就不是特别准,不过没关系,我想就是哪怕再多一次课,我也把它讲完讲好,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儿,下面欢迎大家提问。


互动答疑:

问:我想问自我里有自体的功能是吗?

答:刚才我好像已经说了,自体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自我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小的概念。那么一个人,他所有的内在的心理结构都可以被看成自体,就是说你把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加在一起差不多等于是自体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自体的概念的会更大一些,然后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里面,它不太讲自我,他更多讲的是自体表象、客体表象这些。

 

 


 

上面我发了一个图,这个图就能看到,一个小孩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对他的影响,通过内射,投射等各种方式,然后在小孩儿的内心当中会形成他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这种内在客体关系。这种内在客体关系将来长大成人以后又会投射出去,变成外在的他跟这个现实世界当中的这个人际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说他的成长之路顺利,他长大以后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就是完好的,就是没有问题。如果说他的成长时期被打破,那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自闭期被破坏,那可能就会出现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如果是共生期被破坏,可能会出现精神病性障碍,那分离个体化期被破坏可能就会变成人格障碍,就说他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如果被破坏,那将来可能在成人阶段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

 

今天就到这里,感谢游老师的精彩授课。我们下周四,再见。

 



游韬

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专业博士生,

中国人民大学特约研究员,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催眠学组学员

中国首批国家认证临床催眠治疗师

辽宁省首届优秀心理学工作者,

鞍山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鞍山市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鞍山市青年心理师联盟督导师




鞍山青年心理师联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关系自体心理学(I)-国际自体心理学学会文献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一书部分总结
精神分析讲座: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中德精神分析系列课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