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军:药对相须失眠可愈

栀子配豆豉清火宣郁

栀子配豆豉源于《伤寒论》栀子豉汤。《神农本草经》云:“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赖、赤癞,创疡。”栀子归心、肺、三焦经,苦能降气,寒能清火,故具有清降火热而除烦。《本经疏证》云:“故其治烦躁满闷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苦能降气,辛能宣郁,凉能清火,故具有宣散郁结除烦功效。《伤寒论》第76、77、78条描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均以栀子豉汤主之。病位在上焦心中、胸中者,宋军运用栀子配豆豉治疗火郁上焦胸膈所致失眠,两药配伍寓意有二:一则相须为用,栀子清降火热,豆豉清热除烦,火祛神安;二则调畅气机,栀子清降,泄热下行,豆豉宣郁,宣散热结于外,一宣一降,气机阴阳交合;火祛而气机和则睡眠安宁。栀子苦寒,《伤寒论》第81条云:“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在临床运用中,若患者脾虚大便不实,可酌用炒栀子;在用量方面,因失眠患者以火热扰动心神为主,栀子量大于豆豉,以加强清泄火热之力。

夜交藤配女贞子养阴安神

《本草正义》记载,夜交藤治夜少安寐,取其能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之用,有利无害。夜交藤甘平,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功效。《神农本草经》云:“女贞实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女贞子归肝、肾经,具有养肝肾,安五脏,养精神功效。失眠与心、肝、肾三脏功能紧密相关,心主血脉藏神,肝藏血藏魂,肾藏精藏志,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夜交藤配女贞子相须为用,养心血以安神,养肝血以安魂,养肾精以定志,神志安定、魂有所归,则睡眠安和;另外女贞子养阴,夜交藤引阳入阴,养阴涵阳,切合失眠阳不入阴之基本病机。临床上对阴血不足所致失眠疗效明显,主要应用于两类人群,一类为阴血不足、肝肾亏虚的老年失眠患者;一类为因熬夜、学习和工作压力大导致心肝血虚的青少年神经衰弱失眠患者。

石菖蒲配远志交通心肾

石菖蒲配远志源自《圣济总录》的远志汤。《神农本草经》云:“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石菖蒲归心、胃经,具有通窍开心、理气化湿功效。《神农本草经》云:“远志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远志归心、肾、肺经,可振奋心阳。《本草正义》记载:“又古有远志能交通心肾之说,则心阳不振、清气下陷,及肾气虚寒,不能上升者,以远志之温升,举其下陷,而引起肾阳,本是正治。”可见远志交通心肾之功。石菖蒲芳香开心窍下交于肾,远志温升引肾阳上交于心,一开一引助心肾相通;石菖蒲理气化湿和胃,远志去心下膈气调中,促中焦升降助心肾相通;故石菖蒲配远志相须为用,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白附子配白芥子祛痰散结

白附子,味辛温,归胃、肝经。《药笼小品》称其“能行诸药上行头面,祛风痰”,故擅治头面疾患,具有祛风痰定惊、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白芥子,味辛温,归肺经,《医学入门》云:“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白芥子具有豁利胸中和胁下痰凝、降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痰为有形病理产物,随其出入上下,流注脏腑经络四肢,阻滞气机,使卫气出阳入阴不利,导致失眠。久病多痰、怪病多痰,故临床上顽固性失眠多责之于痰。白附子本可祛风痰,又有引药上行之功,配伍白芥子,引其豁痰之力上行头脑清窍,使痰浊去,头脑清。白附子和白芥子均有通络散结作用,相须为用,去经络痰浊结滞,使经络通、气道行、营卫和。所以两者配伍,虽没有安神促眠的直接作用,但可使痰祛而眠安,治疗痰浊上扰清窍引起的失眠、特别是对痰浊较重的中风兼有失眠患者,疗效甚好。

桃仁配丹皮破血活血

桃仁配伍丹皮源自《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神农本草经》云:“桃核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瘕邪,杀小虫。”《本草思辨录》:“桃有肤毛为肺果,仁则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桃仁归心、肝、大肠经,具有破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云:“牡丹味苦辛,寒。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丹皮归心、肝、肾经,具有和血化瘀、清热凉血的功效。血瘀客于脏腑,停于经络,阻滞气机,则卫阳入阴障碍,发为失眠。久病多瘀,血瘀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失眠,给予活血化瘀药可以提高失眠疗效,特别是对顽固性失眠患者。桃仁配丹皮,内可逐脏腑之瘀、外可疏皮腠之瘀,瘀祛而气道通,阳入于阴、由阴出阳,可恢复睡眠节律。用其治疗有癥瘕积聚、月经不利的女性患者以及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疗效显著。

柴胡配半夏升阳降逆

柴胡配半夏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神农本草经》云:“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柴胡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升阳疏肝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云:“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本草便读》指出:“半夏性温体滑,入阳明并走心脾,质燥味辛,治呕吐专消痰饮,通阴阳而和胃,不寐堪医,散逆气以调中,郁邪可解。”半夏归脾、胃、肺经,具有降逆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汤治疗不寐记载于《灵枢·邪客》,张锡纯论述:“观此方之义,其用半夏,并非为其利痰,诚以半夏生当夏半,乃阴阳交换之时,实为由阳入阴之候,故能通阴阳和表里,使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睡乡也。”柴胡配半夏作用有二:一则柴胡疏肝解郁、升清阳、助运少阳枢机,半夏降逆,促阴阳交换,升降相因、调畅气机,枢机转、表里和、阴阳交,切中阳不交阴的失眠病机。二则柴胡疏少阳郁滞,主肠胃结气,推陈致新,半夏下气和胃,疏郁下气使胆胃和,切中胃不和则眠不安的失眠病机。故柴胡配半夏治疗少阳郁结,胆胃不和所致失眠,疗效显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失眠症
远志功效和作用查询
印会河总结“治失眠 10 法”,有一脏的调节很关键
枳实与枳壳,你真的会用吗?
第十七节中医辩证治失眠探讨
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半夏药对的临床应用+理血,扶正祛邪药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