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汉献帝从长安到许都:反目与媾和相伴,杀戮和阴谋齐飞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献帝刘协,离开长安东归,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惊百吓,终于到达旧都洛阳,旋即被曹操迎(绑)奉(架)到许都,千里之路,历时逾年。一路之上,反目与媾和反复上演,杀戮和阴谋伴随始终,最后,由乱世奸雄、治世能臣之曹操胜出。


上一回,我们讲到,公元195,十二月,献帝刘协一行终于到达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此前,李傕、郭汜、张济等凉州帮将领再次联合,把刘协的护卫部队以及白波援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还有一堆公卿大臣被俘。

李傕、郭汜的兵士绕着刘协的营寨大声呼喊,官兵们惊慌失色,都想撒丫子跑路。白波军将领李乐深感担忧,建议刘协乘船顺黄河而下,经过砥柱(即砥柱山,是三门峡市北黄河急流中的一个险恶石岛,由坚硬的闪长玢岩构成,屹立水中,直矗为柱,故有中流砥柱俗谚。二十世纪中叶,因修水坝,已被炸毁),从孟津(河南省孟津县)上岸。太尉杨彪反对说,老臣我是弘农(河南省灵宝县东北)人,对这一带水势粗有了解(陕县在弘农东北方向,两地均在黄河沿岸),从此地向东,有三十六处险流,每年都有无数船只被撞成碎片,天子不可冒此大险。宗正刘艾也说,臣曾做过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县令,也知此处极险,太尉所虑极是。于是派李乐乘夜渡河,秘密准备船只,举火把作为信号。

【伏皇后也是史上最悲催的皇后之一】

刘协与公卿徒步走出营寨,伏皇后的哥哥伏德一手扶着伏皇后,一手挟着十匹绢。安集将军董承派符节令孙徽持刀在人群中开道。黄河堤岸离水面有十余丈高,无法下去,就用绢结成吊绳,让人背着献帝顺绳而下,其他的人都爬着下去。有的干脆从堤岸上直接跳下去,摔得七荤八素。到达河边,士卒争先恐后上船,董承、李乐等用长戈阻拦,士兵们的手扒上船沿儿,立即就被砍断,掉到水中淹死的不计其数,船里的断手指有好几脸盆。

刘协终于上得船来,与他同时渡过河的,只有伏皇后以及杨彪等数十人。

衣赐履说:此时是十二月,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我不确定彼时黄河三门峡段有没有结冰期,如果有,则史书记录,至少在时间上有误。





李傕看到黄河北岸有火光,就派骑兵侦察,正看见刘协渡河,就大声喊,你们把天子弄到哪里去?董承害怕他们放箭,就把被子张开做帷幔进行掩护。到达大阳(山西省平陆县)以后,进入李乐军营。河内郡(河南省武陟县)太守张杨派数千人背着粮食来进贡。

献帝刘协乘坐牛车,抵达安邑(河东郡政府所在县,山西省夏县)。河东郡太守王邑献上丝绵、绸缎,刘协全部赏赐给公卿及随行官员。刘协封王邑为侯,任命胡才为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都持符节,享有开府权力。他们部下将领竞相向刘协请求官职,因任命官员太多,来不及刻印,以至用铁锥来刻划。

衣赐履说:此处没有给李乐封赏,想来发生了一些故事。





刘协的住所以荆棘为篱笆,门窗都关不上。刘协会见大臣,兵士们哪见过这种场面啊,都趴在篱笆上观望,挤来挤去,甚为兴奋。有的将领让婢女前来问候,还有的给天子送酒喝,都被侍中挡在外面,这帮家伙就大声喧哗谩骂。

刘协派太仆韩融到弘农(河南省灵宝县东北),与李傕、郭汜等讲和,李傕这才放走被他俘虏的公卿百官,并归还了不少被掠去的宫女和御用物品。

衣赐履说:可能李傕、郭汜认为大势已去,再想抓住献帝不可能了,干脆就做个顺水人情吧。另外,《三国志·贾诩传》载,出天子,祐护大臣,诩有力焉。也就是说,李傕、郭汜能够同意刘协离开长安,很多大臣能够在李傕、郭汜的大砍刀下逃得一命,贾诩出了大力。此时贾诩还在李傕军营,可能做了不少工作。





不久,粮食吃光,宫女们全都以野菜、野果充饥。

之后,河内郡太守张杨从野王县(河南省沁阳市)来朝见献帝刘协,想护送刘协返回洛阳,但是护驾的将领们不同意,张杨返回野王。

【张杨,总体上也算厚道】

衣赐履说:张杨既不是凉州系,也不是白波系。早在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打算诛杀太监,除了征召丁原、董卓等人进京之外,还派了一些将领到外郡募兵。张杨是并州(山西省及黄河河套地区)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县)人,何进派张杨回并州募兵。后来何进被太监诛杀,张杨就留在上党郡(山西省长子县),有部众数千人。反董联盟成立之后,袁绍驻军在河内郡,张杨前往归附,后来稀里糊涂被董卓任命为河内郡太守(从投靠袁绍到上任河内太守,史书确实记得稀里糊涂)。





这时候,长安城中无人管理,达四十余天。身强力壮的都四散逃命,老幼病弱的只能自相残杀,靠吃人肉度日。两三年间,关中地区不再有人的踪迹。

衣赐履说:怎一个“惨”字了得!





公元196,正月七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安元年。

安集将军董承、安国将军张杨打算护送献帝回洛阳,兴义将军杨奉、原白波变民首领李乐不同意,于是将领们之间更加猜疑。

二月,原白波变民另一首领韩暹(读如先)进攻董承,董承败走,投奔驻在野王的张杨。韩暹驻军闻喜(山西省闻喜县)。征东将军胡才、兴义将军杨奉率军前往坞乡(河南省偃师县南)。

胡才准备进攻韩暹,刘协派人传旨,阻止他进军。

衣赐履说:董承虽是董卓的手下,但据称是献帝刘协祖母董太后的侄子,应当视为刘协的亲信;张杨跟过何进,降过袁绍,由董卓任命为河内太守,此时,董承、张杨是一伙儿。胡才、韩暹、李乐,都是白波将领;杨奉是前白波将领,后来投靠董卓,胡、韩等人就是被杨奉请来护驾的,此四人,对外是一致的,但内部矛盾也很突出,也是随时准备动刀的那种。





张杨让董承先去修缮被董卓烧毁的洛阳宫殿。前太仆赵岐(之前我们讲过,太仆赵岐曾被李傕派往关东,安抚诸将。此时,韩融已为太仆,赵岐应该已经免职)对董承说:

如今,海内分崩,只有荆州情况还不错。我虽年老但还愿意报效国家,我打算乘牛车去见荆州牧刘表,说服他派兵供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辅王室。

董承上表派赵岐出使荆州。赵岐见到刘表,传达圣意,刘表立即派兵到洛阳帮助修建宫室,一应物资保障,前后不绝。

【刘表,这个皇叔还算厚道】

衣赐履说:刘表的表现还算让刘协欣慰。赵岐出使荆州,既为朝廷尽了心力,同时给自己找了一方净土,终老于此,老赵还是很有智慧的。





五月二日,刘协派使者到杨奉、李乐、韩暹等人营中,要求他们护送自己返回洛阳,杨奉等听从诏命。

衣赐履说:不是不同意刘协回洛阳吗?怎么一下子又同意了?此处必有蹊跷





六月一日,献帝刘协抵达闻喜。

六月六日,杨奉、韩暹护送刘协东还洛阳,张杨运输粮食,在路上迎接。

七月一日,刘协到达洛阳,住在前中常侍赵忠的家中。

七月十四日,大赦天下。

八月八日,刘协到达洛阳南宫杨安殿。张杨认为献帝返回旧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把那座宫殿命名为杨安殿。张杨对诸将领说:

天子,是全国百姓的天子,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来辅佐,我应该离开京城,做抵御外敌的屏障。

于是他返回野王(河南省沁阳市,位于洛阳东北方),杨奉也出京驻军梁县(河南省汝州市,位于洛阳东南方)。

韩暹、董承二人留在洛阳,负责保卫洛阳与皇宫的安全。

衣赐履说:二月时,韩暹出兵把董承打跑了,现在,两人共同负责洛阳与皇宫的安全,我如果是皇帝,心里一定不踏实啊!读者们可以坐等出事儿。





八月十日,任命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兼任司隶校尉,都被赐予代表天子权威的符节和黄钺。

衣赐履说:张杨返回野王,根本原因应该是与白波将领不是一伙儿的,留在洛阳非常危险。杨奉也外出,可能与韩暹尿不到一壶里。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中,献帝刘协身边的将领,已经慢慢从凉州帮转为白波帮了。

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居然成了大将军兼司隶校尉。这些人功劳当然是不小,但从他们的出身来看,给他们这样的官职,恐怕并非刘协的本意,更可能的是,刘协的权宜之计。

原大司马李傕,原车骑将军郭汜,被正式从朝廷系统中剔除。






突然发现,胡才、李乐不见了。原来,他俩根本就没跟着来洛阳。《后汉书·董卓传》载,胡才、李乐留河东,胡才被仇家所杀,李乐病死了。这两个人的退出,说明白波帮内部出现巨大分裂。





我总在想,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李傕、郭汜不行?杨奉、韩暹也不行?因为这些人没有核心,有外敌时就团结一下,外敌退去,他们就自己往死里打,本来一大块打成若干小块,若干小块打成一堆碎渣,完蛋是迟早的事。





另外,虽然史书没有记录,但董承应该也在此次被提升为卫将军。





【韩暹,实力不够,势子挺大】

当时,宫殿都被烧毁,百官劈开荆棘,靠在墙壁间居住。州、郡长官自拥有强兵,不肯进贡。官员们又饿又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自己出去采摘野菜。有人饿死于断墙残壁之间,有人被士兵杀死。

衣赐履说:史书上的这一段记录,唯一的作用是要引出一个人,引出一个其他“州、郡长官不肯进贡”而我肯进贡,“官员们又饿又乏”我给官员们饭吃的人来。

这个人,就是兖州牧曹操。






公元195年,十月,献帝刘协在被李傕、郭汜追得狼狈逃窜的情况下,任命曹操为兖州牧。刘协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逃命都逃得不认真,呵呵。





曹操驻军许县(河南省许昌市东),计划迎接献帝刘协。部下众人都认为:

崤山以东尚未平定,而且韩暹、杨奉等人自认为护驾有功,骄横凶暴,不是很好对付。

荀彧说:

以前,晋文公重耳迎纳周襄王,各国一致推举他为霸主;高祖为义帝发丧,身穿孝服,使天下百姓诚心归附。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只因崤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如今天子返回旧京,但洛阳荒废,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最合乎时势的行动;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坚守君臣大义,辅佐朝廷,召揽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这样做了,尽管四方还有不遵从朝廷的叛逆之徒,但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韩暹、杨奉之辈,根本不值得顾虑!如果不及时决定,使别的豪杰生出奉迎天子的念头,以后就算再费心机,也来不及了。

衣赐履说:奉迎献帝,在曹操,为的是手有天子说话硬气;在荀彧,则是坚守君臣大义,是最大的德行。同样一件事儿,完全不同的说法,甚至完全不同的主张,政治,就是这么有魅力





于是,曹操派曹洪率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卫将军董承和袁术的大将苌奴扼守险要,曹洪不能前进。

【他不请曹操,曹操也会自己来】

衣赐履说:为什么阻止?在哪里阻止?为什么袁术要插手?董承和袁术是联合阻止,还是分别阻止?……史书的留白,给后人留下许多研究空间。





在议郎董昭的劝告下,杨奉对其他将领说,兖州的军队,近在许县,有兵有粮,朝廷正可以倚靠他们。

于是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大将军韩暹倚仗护驾有功,专横霸道,董承对他十分厌恨,就私下派人召请曹操。于是曹操率军抵达洛阳,向献帝刘协奏报韩暹、张杨的不法行为。韩暹害怕被诛杀,单人匹马投奔杨奉。

刘协认为韩暹、张杨护驾有功,下诏不予追究。

衣赐履说:董承私下请召曹操,怎么看都像当年袁绍私下征召董卓进京,呵呵。曹操打击韩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连张扬一块儿搞,就有些费解。





八月十八日,刘协任命曹操兼任司隶校尉,主持尚书事务。曹操诛杀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处罚他们犯下的罪过;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奖赏他们护驾有功;追封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哀怜他为国尽节而死(沮俊护送刘协回洛阳时被李傕诛杀)。

衣赐履说:当年董卓进京,废了少帝,立了献帝;杀执金吾丁原,收兵权;三公免职,自任司空,权力巩固之后,再重新任命三公(可参详拙文《董卓废立皇帝之谜》)。

曹操打算诛杀韩暹,韩暹逃跑,收了韩暹兵权;诛杀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这三个人毫无名气,但既然是刘协从长安带过来的,一定是身边儿人,杀他们可能有两个理由:一是剪除刘协近臣,断了刘协与外界的联系,二是这三人可能不欢迎曹操;封十三人为侯,追封一人,收揽士大夫。

我们不由想问一句,曹操你凭什么?谁给的你生杀大权?本年,刘协已经十六岁了。






曹操向董昭请教下一步的策略。

董昭说:

洛阳的各位将领,各有各的打算,可能没人听你的。留在洛阳,恐怕朝政不易治理,依我看,不如请天子移驾许县。

曹操说,我本来就是这个打算,但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兵强马壮,会不会阻挠我呢?

【董昭之于曹操,类似于姚广孝之于朱棣】

董昭说:

杨奉没有外援,所以他愿与将军结交。任命您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的事,都是杨奉的主意。我认为,将军应及时派使者给他送上重礼表示感谢,使他安心。并告诉他说,洛阳无粮,想让皇上暂时移驾鲁阳河南省鲁山县,鲁阳靠近许县,运输较为便利,可以免去粮食匮乏的忧虑。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一定不会疑心,就在使者往来期间,迁都许县的事儿就办完了,杨奉他阻挠个茄子!

曹操说,很好!

立即派使者前往杨奉处。

衣赐履说:曹操和董昭,两人一合计,就把大汉首都给换地儿了,他们有考虑皇上半点意见吗?





八月二十七日,献帝刘协车驾出轘辕关(河南省登封县西北。轘读如环),向东行进,迁都许县,改称为许都。随后,刘协抵达曹操军营,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开始在许都建立祭祀皇家祖先的宗庙与作为国家象征的祭祀土、谷之神的社稷。

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被免职。

衣赐履说:应该只免了太尉杨彪和司空张喜,因为此时的司徒应为赵温,而且一直当到公元208年。





曹操迁到许县时,杨奉从梁县出兵想要阻拦,已来不及。

十月,曹操出兵征讨杨奉,杨奉向南投奔袁术(时在寿春,安徽省寿县),曹操攻陷了杨奉在梁县的营寨。

十一月二十五日,任命曹操为司空,代理车骑将军。

衣赐履说:罢黜三公,自任司空,曹操与董卓如出一辙。





最后交代一下凉州帮和白波帮将领们的命运。

公元196,张济自关中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被流箭射死,他的侄子张绣,统率他的军队,驻于宛县。

公元197,郭汜被自己的手下伍习杀死。

公元198,四月,朝廷派谒者仆射裴茂到关中传达献帝所下诏书(曹操的命令),命令段煨等人联合讨伐李傕。段煨将李傕诛族,之后,被任命为安南将军,封乡侯。

韩暹、杨奉被曹操打跑之后,聚到一起。两人先投袁术,再投吕布,公元197,年末,杨奉打算联合刘备攻击吕布,被刘备诱杀。韩暹失去杨奉,孤立无助,投奔并州,途中被人杀死。

至此,凉州帮和白波帮全部覆灭,剩下的个别如段煨这样的,也都各自“识实务者为俊杰”去了。

【速度最快的人:说曹操,曹操到】

衣赐履说:我们在讲王允时(详见拙文《司徒王允:没有道德瑕疵的大爱国贼》),我曾判断,是王允把献帝刘协重新恢复大汉朝的最后机会给毁掉了。为什么?因为,王允出身为士大夫,是正牌儿的三公,如果王允能够妥善处理董卓的部属,然后奉天子以号令天下,山东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州郡,是完全有可能支持朝廷的,即使袁绍、曹操等“胸怀大志”之辈,也很难名正言顺地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

王允之前的董卓,之后的李傕、郭汜,都被目为军阀,甚至土匪,山东将领完全可以无视朝廷的存在,各自发展自己的实力。

王允旬月之间败亡,使刘协彻底失去了重振朝纲的机会。






献帝刘协,在董卓治下的时候,我们为他叹息;王允干掉董卓,我们松了一口气。

在李傕、郭汜治下的时候,我们为他捏一把汗,真担心哪一天这两个货犯了浑,把他一刀砍了;刘协回到洛阳之后,我们舒了一口气。

之后,曹操把他接到许县,这下终于安全了吧,稳定了吧?






然而,我们即将发现:

许县,才是献帝刘协的坟墓,密不透气的铁坟墓。






【刘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点赞、点“在看”,都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献帝刘协传(序)
历史的尘埃——三国随侃之关中的朝廷
他是西凉军中流寇出身,护送献帝东归,终亡于刘备之手
这个官职有毒,接连克死六个风云人物
汉献帝:英明天子还是懦弱皇帝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神功无敌,却是需要自宫的葵花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