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43 东晋帝国就如一台疯狂巴士,迎来了一位新司机——桓温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看美剧《权力的游戏》,一开始很不适应,因为每当我以为某个家伙是主人公时,这个家伙不是被一箭射死,就是被一刀砍死,或者被毒死、摔死,搞得我以为根本没有主人公。事实上,该剧的出场人物众多,活到最后一集的,还真没几个。

这一回,我们要讲的东晋朝廷,就有点这个调调儿。




公元339年,十二月十六日,成帝司马衍任命老弟、琅邪王司马岳为侍中、司徒。

公元340年,正月初一,大晋司空、国舅庾亮去世。司马衍任命姨夫、护军将军何充为中书令。

正月十一日,司马衍任命舅舅、南郡太守庾翼,为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接替庾亮镇守武昌(湖北省鄂州市)。

正月十二日,司马衍任命左光禄大夫陆玩为侍中、司空。

衣赐履说:去年八月,太尉郗鉴去世,太尉的缺,直到现在都没有补上。

庾翼生于公元305年,本年三十六岁。朝臣普遍担心,庾刺史太过年轻,老哥庾亮的担子,他能不能接得起。要说庾翼还是很有两下子的,到任之后,尽心治理,军事和行政工作都可圈可点,几年时间内,公家的仓库和私人的钱袋子,都逐渐饱满起来,赢得朝野的赞叹。

公元341年,十二月,司空陆玩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司空陆玩,给咱感觉,刚出场就挂了,啥也没干啊!我们摆几句这位陆爷。

【陆玩老师】

陆玩,字士瑶,出身江东巨族,他是陆逊的侄孙。史称陆玩很有气度,风流优雅,弱冠时即有美名。早年,东海王司马越征他为手下干部,他坚决不去。元帝司马睿任大晋丞相时(公元315年任丞相),陆玩做丞相参军。

当初,王导辅佐时任琅邪王的司马睿,想在江东打开局面,就琢磨着跟当地望族联姻,于是,他就向陆请求,结为儿女亲家。陆玩说:

小土包长不出大树来,喝咖啡岂可就臭豆腐(薰莸不同器。薰,香草;莸,臭草。莸读如尤),我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也不能由我第一个坏规矩诶(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

一句话把王导给撅回去了。

有一次,陆玩在王导家吃了奶酪(北方食品,南方人不吃),回家就生了病。第二天,陆玩给王导写了一个条子说,昨天奶酪吃多了,难受了一晚上,我虽然是吴人,差点儿变成伧鬼(伧鬼是南人对北人的一种蔑称)。对王导这些北方权贵,陆玩就是这么有性格。

王导、郗鉴、庾亮,三个大佬几乎同时去世,而陆玩一向名望很高,于是升任了侍中、司空。有个家伙挺有意思,他去拜见陆玩,要了一杯酒,一转身儿,全都泼到柱子上,然后,他对着柱子说,当今真是没有好材料啊,居然你都成了柱石(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你可别把人家房子弄塌了诶!

面对这种直接上门儿来找茬的,陆玩并没有恼羞成怒,只是笑了笑,说,你特么说得还真对诶!后来,陆玩又对宾客们说,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啊。

陆玩为人谦逊,当了三公,也不招募干部。成帝司马衍听说后,说,老陆,你是高级领导干部诶,不配班子,你怎么工作啊?陆玩不得已,只好开府,聘用干部,他用的人,都是寒门出身、口碑不错的士人。

衣赐履说:陆玩人品不错,多才多艺,名气很大,一身的名士范儿,但做官是真不咋地。身为司空却不开府,表面上是谦逊,实际是他啥都不想干,根本不需要配干部。从陆玩身上,我们即可发现,王导、庾亮、郗鉴们,既重要,又稀缺。

公元342年,应该是在正月,豫州刺史庾怿给江州刺史王允之送了一坛子酒。王允之觉得酒里可能有毒,就叫来一只狗,掰开狗嘴硬给灌下去,结果这狗就喝大了,摊倒在地,口吐白沫,再也没醒过来。咱也不知道这狗是醉死的还是毒死的,反正王允之认为,是庾怿打算毒死自己,就将此事秘奏成帝司马衍。司马衍大怒,说:

大舅(庾亮)已经把国家搞乱一次了,小舅(庾怿)难道又想来一次吗!

二月,庾怿饮毒药自杀。

衣赐履说:庾怿是庾亮的弟弟,王允之是王导的堂侄,虽然说王家和庾家一直在争权,但庾怿打算毒杀王允之,还是让人有些费解。

《晋书·王允之传》记录了这么件事儿,勉强可能作为一种解释吧。

公元339年,七月,王导去世,二儿子王恬守丧结束,差不多就到了公元341年的年底了(所谓守丧三年,一般是二十七个月,也有说二十五个月的)。当时庾冰主政,任命王恬为豫章(江西省南昌市)太守。王允之听说之后,非常惊愕,王恬可是丞相的儿子诶,丞相的儿子竟然被发配到边远之郡任职,你们有没有搞错啊!于是,王允之表示,我这个江州刺史不干了,让给王恬(乃求自解州,欲与庾冰言之)。庾冰听说之后,非常惭愧,就改任王恬为吴郡太守,而以王允之为卫将军、会稽内史,此时已经到了公元342年,王允之还没到任,就去世了,时年四十岁。

庾怿想毒死王允之,正好发生在这一段公案期间,不知道二者有没有什么联系。虽然王导、庾亮已经去世,但庾家和王家的斗争则还在继续。王允之为王恬喊冤,庾冰把吴郡、会稽郡给了他们,但却夺了更为重要的江州。

庾翼镇守武昌,常有妖异的事情发生,就想把镇守地点搬到乐乡(湖北省松滋县东北)去。

【庾翼老师】

征虏长史王述给庾冰写信,表示乐乡太远,各种保障都不方便,所谓妖异之事,不可太放在心上,还是要从国家长远大计出发,不宜换防乐乡。

朝廷对此事加以讨论,朝臣也多认为换防不妥,庾翼只好作罢。

衣赐履说:乐乡在湖北省西头儿,靠近成汉帝国,武昌在湖北省东头儿,两个地儿距离不近。庾翼的老哥庾亮,一直镇守武昌,主持军事工作多年,唯一的亮点就是,俘虏了成汉帝国的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而只要碰到北边的石虎,一准儿被打得满地找牙。庾翼要换防的理由,实在乖谬,即使真有妖异之事发生,有的是地方可以换,为何非要换到乐乡?我个人认为,庾翼大约是想在军事上有所建树,驻防到成汉帝国边儿上,抢点儿领土、抓点儿俘虏,就是军功。

至于妖异之事,不过是找个理由罢了。

五月,成帝司马衍身体不适。

六月,病情加重。

司马衍的两个儿子司马丕和司马奕,都在襁褓之中。庾冰因为自己兄弟以帝舅的身份,执掌朝政已久,担心皇帝换代之后,关系就疏远了,可能被其他人所取代,因此,经常劝说司马衍,现在天下尚未统一,国家外有强敌,内部问题也不少,此时立长君为宜,琅邪王司马岳是皇上的一母同胞弟,他当皇位继承人,最为合适。

司马衍表示同意。

中书令何充反对,他说:

皇位父子相传,这是先王旧典,不能瞎改,改了可能要出现灾祸。周公那么贤明,周武王也没把位子传给他,并不是说武王不爱自己的弟弟,而是不能违反大义。汉景帝打算把位子传给老弟梁王刘武,所有朝臣都强烈反对,最后悲剧收场。现在如果琅邪王即位,两个孺子(司马丕、司马奕)怎么办!社稷宗庙,难道不会危险吗?

成帝司马衍没有采纳何充的意见,下诏以老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

六月七日,庾冰、何充,以及武陵王司马晞(元帝司马睿四子)、会稽王司马昱(元帝司马睿幼子)、尚书令诸葛恢(诸葛诞之孙)同受顾命,辅佐国政。

六月八日,成帝司马衍去世,时年二十二岁,葬兴平陵,庙号显宗。

衣赐履说:本年是公元342年,司马丕生于公元341年,司马奕生于公元342年,司马岳生于公元322年。

大家觉得,庾冰力主司马岳继位,是为了保持帝舅的权力,还是为大晋朝着想呢?

六月九日,琅邪王司马岳即皇帝位,是为晋康帝,大赦天下。

六月十四日,司马岳封俩侄子,司马丕为琅邪王,司马奕为东海王。

给老哥办完丧事,有天,司马岳驾临殿前,庾冰、何充侍坐于旁。司马岳说,朕能够继承大业,全靠你们二位啊。

何充立即说,陛下登上宝座,都是庾冰出的力,要是采纳了我的建议,陛下您就坐不到这里了。

司马岳面露惭色。

衣赐履说:此处原文是“帝有惭色”。老实说,我不知道司马岳对何充为什么要有“惭色”。

好听点说,司马岳有涵养,脾气好;难听点说,司马岳也是挼货一个。

七月四日,司马岳任命何充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和扬州的晋陵诸军事,兼领徐州刺史,镇守京口。

十二月二十九日,司马岳立妃子褚蒜子为皇后,征召豫章太守褚裒(读如抔)为侍中、尚书。褚裒是褚皇后的老爹,不愿意在朝廷任职,请求外放,于是,司马岳改任老丈人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守半洲(江西省九江市西北长江中小岛)。

衣赐履说:褚裒也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挼货,连外戚都不敢当。

庾翼始终有光复中原、收复巴蜀的理想,公元343年,他打算派使者与前燕王慕容皝(前燕政权第一代老大慕容廆去世,儿子慕容皝继位。皝读如晃,去声)、前凉政权老大张骏相约,商议共同出兵讨伐(应指讨伐石虎)。朝臣大多认为不可行,只有庾冰和琅邪内史桓温、谯王司马无忌表示支持。

七月,后赵帝国汝南(河南省息县)太守戴开,率数千人向庾翼投降。

七月八日,康帝司马岳下诏,让朝廷讨论进攻中原事宜。庾翼主张全面北伐,上表举荐司州刺史桓宣都督司、雍、梁三州,以及荆州的南阳、襄阳、新野、南乡四个郡诸军事,梁州(州政府设襄阳,湖北省襄阳市)刺史,进据丹水(河南省淅川县西南);以桓温为前锋小督,率军进入临淮(江苏省盱眙县);庾翼本人征集所属六州(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奴仆,以及车牛驴马,搞得老百姓怨忿,人情骚动。

庾翼想换防到襄阳,担心朝廷不同意,就上奏说移镇安陆(湖北省云梦县)。康帝司马岳和当朝大臣都派人前往制止,庾翼违背诏令出发,到达夏口(湖北省武汉市)后,又上表请求镇守襄阳。庾翼当时拥兵四万,朝廷加授他都督征讨诸军事。

此前,车骑将军、扬州刺吏庾冰多次请求外出任职,八月二日,任命庾冰都督荆州、江州、宁州、益州、梁州、交州、广州及豫州四郡诸军事,兼领江州刺史,假节,镇守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又征召骠骑将军、徐州刺史何充为都督扬州、豫州诸军事,兼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任命琅邪内史桓温为都督青州、徐州、兖州诸军事,徐州刺史;皇岳父褚裒任卫将军,兼领中书令。

衣赐履说:这一段,史书记录很乱,官员任免的时间,是否确实上任了,都督职权是否存在交叉,都很难完全厘清,甚至,庾翼究竟有没有和慕容皝、张骏联络过,都不好说。

所谓的大举北伐,雷声大雨点小,似乎还没怎么展开,就稀里糊涂结束了。

公元344年,七月,庾翼(已升任征西将军)让梁州刺史桓宣,进攻驻防丹水的后赵将领李罴,战败回军。庾翼贬桓宣为建威将军,桓宣惭愧、气愤,一病不起。八月七日,桓宣去世。

庾翼任命长子庾方之为义城(湖北省丹江口市)太守,代为统领桓宣的部众。又以司马应诞为襄阳太守,参军司马勋为梁州刺史,戍守西城(陕西省安康市,梁州州政府自襄阳迁至此)。

中书令褚裒,死活不想呆在中枢,闰八月十四日,司马岳任命他为左将军,都督兖州和徐州琅邪诸军事,兖州刺史,镇守金城(江苏省句容市北,琅邪郡【侨郡】也设此)。

衣赐履说:外戚身份给了褚裒,真是浪费了,呵呵。

刚当了两年皇帝,司马岳病重,庾冰、庾翼兄弟想扶立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何充坚持以皇子司马聃(读如丹)为继承人,司马岳认可何充的主张。

庾冰、庾翼深恨何充。

九月二十四日,立司马聃为皇太子。

九月二十六日,康帝司马岳去世,时年二十三岁。

九月二十七日,司马聃即皇帝位,是为晋穆帝,大赦天下。

衣赐履说:庾冰、庾翼兄弟,对大晋朝可谓忠心耿耿啊。成帝司马衍死的时候,他们主张立长君,被人说是他们舍不得帝舅的身份,舍不得中枢的权力。此番,康帝司马岳又死了,他们再次主张立长君,这回没人说他们舍不得权力了,但史书一定要来一句他们“深恨何充”,好像何充是大义的化身,用来反衬庾氏兄弟的。

司马昱是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生于公元320年,本年二十五岁;司马聃本年两岁。究竟应该立哪个为帝,读者自当有自己的考虑。康帝司马岳,格局不如他哥司马衍诶。

两岁的晋穆帝司马聃,尊奉康帝皇后褚蒜子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中书监何充被加授录尚书事。何充表示,既然录尚书事,就不应再做中书监,于是,改任侍中。

何充认为左将军褚裒是太后的老爹,应当总揽朝政,便上书举荐褚裒参录尚书,于是,朝廷任命褚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之前的都督、刺史职位不变。而褚裒认为自己是外戚,怕遭人讥讽猜忌,坚持请求外放。朝廷改任他为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及扬州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州、兖州刺史,镇守京口(江苏省镇江市)。

尚书奏议说,褚裒与太后相见,在朝廷,则褚裒执臣子礼节,私下见面,则太后尊礼父亲。

太后同意。

江州(江西省及福建省)刺史庾冰生病,太后征召庾冰入朝辅政,庾冰辞谢不受。

十一月九日,庾冰去世。

【庾冰老师】

庾翼以儿子庾方之为建武将军,镇守襄阳,自己返回夏口。朝廷下诏让庾翼督江州,兼领豫州刺史。庾翼辞谢豫州刺史职务,还是想移镇乐乡,朝廷不批准。庾翼修缮兵器,大举屯田,积蓄粮食,以图后举。

公元345年,正月,褚太后在太极殿设置白纱帷帐,抱着康帝司马聃临朝听政。

朝廷下诏征召褚裒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长史王胡之对褚裒说:

会稽王司马昱德行昭著,一向都很有声望,可谓当代的周公,您应该把朝政交给他。

褚裒认为有理,坚决不受朝职,返回京口。

四月二十三日,朝廷任命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

此时,庾翼病重,上书建议以儿子庾爰之行辅国将军,荆州刺史,由他来接自己的班儿。

七月三日,庾翼去世。

庾翼死后,朝臣多认为应该批准庾翼的请求,只有何充反对,他认为,荆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庾爰之太年轻,恐怕难当大任,而徐州刺史桓温英俊神武,谋略过人,文武双全,应该由桓温接替庾翼。

有人说:

庾爰之会让位给桓温吗?如果他率军抗命,那国家不就出大乱子了吗?

何充说,桓温足以制服他,你们不必担忧。

丹阳尹刘惔(读如谈或淡)深知桓温的才干,但也觉得这家伙一旦得势,恐怕不好控制,就对会稽王司马昱说:

王爷啊,桓温这个人,可不能让他占据荆州这样的战略要地啊,不管是加官还是进爵,对他都要时不时敲打着点儿诶。

之后,刘惔又力劝司马昱自己出镇长江上游,刘惔本人愿意做司马昱的军司。司马昱不听。刘惔实在没办法,就请求由他自己到荆州任职,司马昱还是不听。

衣赐履说:荆州对东晋帝国而言,极为重要,荆州几乎决定了建康的安危,野心家占据了荆州,建康就不安宁;忠于朝廷的占据荆州,建康就有底气。王敦、陶侃、庾亮、庾翼,都牢牢把荆州控制在手里,就是这个原因。司马昱拒绝刘惔的提议,说明他不过了了

八月,朝廷任命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州、司州、雍州、益州、梁州、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庾爰之果然不敢与他抗衡。又任命刘惔监沔中诸军事,兼领义成太守,替代庾方之。庾方之、庾爰之兄弟,都被调往豫章郡。

衣赐履说:庾家彻底凉了。

公元346年,正月十四日,何充去世。史称,何充兼具才识和度量,上朝时面容端肃,以治国为己任,所选用的人都有所成就,不为亲朋故友徇私情。

二月十九日,晋朝廷任命左光禄大夫蔡谟兼领司徒职务,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佐朝政。

衣赐履说:唉哟,读这一段,我感觉东晋帝国就跟一台高速行驶的疯狂巴士,总是在极别扭的方向和角度转弯调头玩儿漂移,我的小心脏是砰砰乱跳,真不知道这台巴士要冲向何方。

短短五六年时间,大晋朝开了多少次追悼会啊!摆一下哈:

两个皇上:司马衍、司马岳。

老三公:王导、郗鉴、庾亮。

混子三公:陆玩。

帝国中坚:庾冰、庾翼、何充。

朝中剩下了一帮什么人呢?

年轻太后褚蒜子,婴儿皇帝司马聃,缩头皇外公褚裒,绣花枕头司马昱,还有一个以申请退休为人生目标的司徒蔡谟。

这个时候,胸怀大志的桓温被推到了荆州刺史的位置上,四下望去,我的天啊,半个像样点儿的反对派都没有诶,桓温想不坐大,老天都不答应啊!

于是乎,桓温就成了东晋巴士的司机,下一站,要开向哪里呢?

【桓温老师:孤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音频版《衣赐履读通鉴》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订阅收听!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91)名士当道(附音频)
【王麟说史】东晋风云志(15)庾翼壮志讨北虏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
晋康帝司马岳历史简介资料 司马岳人物传记
后赵灭前凉的战争是怎样被化解的
东晋风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