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乡县村落文化

平乡地处京九、京广铁路之间,华北平原南部,北依巨鹿县,西与南和县、任县搭界,西南与鸡泽县接壤,南邻曲周县,东南靠丘县,东隔老漳河与广宗县相望。县域辖34乡,1个管理区,253个行政村,有耕地43万亩,总人口32万余人口。平乡县仅就面积而方是一个小县,但小县有大文化,在秦汉时期,置巨鹿郡,治府在平乡县。西汉时设太平乡,后于公元237年(魏景初元年)秋,大水毁城,次年迁县城于今大老营,由太平乡改为平乡县,由此算来平乡县历史已有1776多年的历史。

平乡最初为乡名,后以乡为县,故名平乡县。东汉延熹七年(164)设瘿陶县,治所在今艾村,下设四乡:崇教、仁凤、善化,太平。有县就有村落,据乾隆版《平乡县志》记载:在平乡县小西门内,原立有元至正十一碑记,说平乡“分崇教、仁风、善化、太平四乡。按崇教乡高阜镇等村,仁风乡节固镇等村,善化乡常河镇等村,太平乡三河镇等村。明永乐四年改编四乡为十三社,曰善政、崇教、太平、永宁,贾村谓之北五社,曰张村、马琰、位村、马庄、宽恤、宣化、杨村、宋村,后增新民,谓之南九社,其十四社。”

平乡在清乾隆年间,共有192个村庄,即附城10村,任县路43村,威县路47 村,广宗路40村,钜鹿路52村。

平乡县村落十分古老,在夏商时这里就是人类的重要活动区,古代文化遗址是古人的居住址,县域内发现多处商代文化遗址,如张屯、王固等。商代后期在此区域设沙丘平台,置酒池肉林,为殷商纣离宫别馆。秦汉时在此发生了巨鹿之战,秦立国后设巨鹿郡,这说明古平乡境内是当时的政治文化军事活动的区域中心。

平乡县古村落在文献中记载中,以大时村较为古老,大时村位于平乡县城东南部3公里处。北临李河东村、西至前后官庄村、东依魏家庄村、怀抱铺上村。是一个近3000人的大村,村中主要姓氏为时、孙、尹、杨、周、郑、丁、张(按人口数量排列)。时村最早称干禾庄,东汉献帝十七年,时苗以孝廉任寿春县令。村人贪图虚名改村名为“官庄”。时苗回乡后很不高兴,就带家人到旁边庄子居住,并以姓氏命名为大时村。

大时村是一人杰地灵的地方,近代又涌现出两位英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尹文英。

平乡县属古黄河泛滥区,历史上多次遭遇水灾,一些村落至今淹没在地下。2005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平乡镇遗址发掘中发现这里为战国和唐代的村落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生活遗物。

董家村位于平乡县河古庙镇,《平乡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相传,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董诚一家于此定居,称高阜镇后街,清康熙年间命名为董家村,沿用至今。2004年,当地群众在此发现了村落寺庙遗址,出土罗汉像5尊和大量的砖、板瓦及生活使用的陶器。文物专家研究,据记载这里在魏景初元年(237)七月和北宋治平二年(1065),因漳河决口被淹。“根据勘探和出土砖瓦石造像综合分析,这是一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寺庙遗址,该寺庙应为一道教活动场所,建制应为底层砖砌,其上为土坯墙瓦房顶,基址西侧有砖室墓分布。北部、东部文化层较厚包含物丰富,应为一古村落遗址。”2008年,董家村寺庙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县北柴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候已经建村,由于村中多数人姓柴,故名“柴村”,后村落发展形成南北两个居民点,居南者称南柴村,居北者称北柴村。靖难之役时,柴氏族人被屠戮殆尽;现村民多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村移民的后裔。姓氏有郑氏、刘氏,约占村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此外还有柳、王、李、狄、张等姓氏。

北柴村西有福胜寺遗址,保存有“北柴村造像碑”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刻于北齐天统元年(565),碑通高2.3米,宽0.84米,厚0.2米。青石质,龟趺座,半园形碑首刻浮雕蟠螭图案,圭形佛龛内刻一佛二菩萨。碑阳分上下两层佛龛,上层券拱形佛龛,下层凸形佛龛,内刻佛像均遭毁坏。碑阴圭形额,内刻灵芝树。碑阴上半部刻长方形佛龛,阴刻隶书,下部刻有碑文因剥蚀严重、已无法辩认。碑两侧上部约050米刻有龙头花纹图案、下部刻柴氏官宦40余人姓名一心向佛,祈求上天保佑的发愿文。

据《平乡县志》记载,柴村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冀州刺史柴诞的故里。柴诞曾封“开国任城侯,随官爵士国,封广平。”死后葬于他的封地(今南和县)西任城村西。北齐时柴氏一门发展为名门望族,当时持笏为官者数十人,有“柴半朝”之说。

大里村属河古庙镇管辖,《平乡县地名志》记载:据宋代元祐二年十六罗汉庙碑文载,该村为邢州大李村,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曲沃县东陈村迁丁孝言,张生两家定居于此,更名为大里村,沿用到今。

1986年在平乡县河古庙镇大里村出土大里村造像碑,为东魏武定四年(546)碑刻。碑青石质,方式台座,通高1.70米,宽0.60米。碑阳上部浮雕释迦多宝佛,下雕文殊与普贤二菩萨、护法韦驮及侍者。碑阴呈三层台阶状,中层为束腰式须弥座,中雕双狮及力士,下层刊碑文“武定四年岁次丙寅五月十五日,李舍和法义两百人等敬造释迦多宝佛区……”;上层和两侧有线刻图画。碑左侧有碑文为“少皇天子赵王改后,咸平元年岁次戊戌桃月丁已朔二十二日戊寅,信士长老、邑及村众等,邑长薛柞飞邑官郭荣)邑录李从……都维郍头贾珉书名人赵化造功德手高习右件重修功德释迦多宝佛共计一十事,并已□蒲合村永充供养。”碑阴为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所刻,其构图呈三层台阶状,中层为束腰须弥座,上雕双狮、力士,上层刻线描图画,似佛传故事,下层为铭文,碑身刻满供养人的姓名和愿文,但字迹漫沥,难以卒读。

根据碑文,东魏武定时该村称薄合村,什么时间改为大李村今无考。

平乡县村落建筑十分特殊,在平乡县周边县域以平顶房为主,而平乡境内以起脊瓦房为主。平乡瓦房建筑可说是独树一帜,有明显的历史传承,大量的考古资料也可证实,平乡县自秦、汉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建筑均为瓦房。从构造布局上姜有四合院、三合院,也有二合院。结构上有“立人式”、“斜跨式”,屋脊装饰“五脊六兽”,“五脊”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融,汇聚了仁、义、礼、智、信五德;“六兽”包括了天上、地下、水中之动物,有去邪避灾、招财纳福之意。瓦房建设时通常在屋脊上按吻,即在正脊两头按上张嘴兽、和平鸽,中间按上吉星楼,上有“吉星高照”门向东南开的,吉星在中间,在西南开的,吉星高照要在龙虎日按,而什么时候是五龙五虎日,要进行推算。

平乡瓦房文化胜存不衰,除美观实用外,它蕴含了传统文化的信息,是不可多得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当前平乡屋脊现象(正房)占总建筑的95%以上。平乡瓦房有传说与刘罗锅在此建房有关。

平乡瓦房是平乡村落的特色,当地至今还流传建设时的上梁歌。

上梁歌之一:

一个瓦刀七寸长,盖了北房盖南房。北房盖的阁老府,南房盖得状元堂。东房盖得金银库,西房盖得是仓房。金银库里有元宝(宝贝),仓房里面有余粮。大梁好比一条龙,要头摆尾向上行。行到空中微微不动,单等主人来持红。将红持在九龙头,能出公子和王侯。将红持在九龙腰,能出状元和阁老。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大吉大利。

上梁歌之二:

一进大门观四方,檩是好檩梁是好梁。这梁生在何地,长在何方,生在兴隆宝地,长在卧龙岗上。老师傅从此路过,看这树有些贵样,家下银钱太大,将它卖到家下,差些五虎少将,发些大车小辆,将树刨倒,稳稳当当,裁头去尾,茬口鲜亮,大伙一齐使(吃)劲,将树装在车上,老师傅车上一坐,得打哦喝,拉到老师傅坐堂,一齐使(吃)劲,放在一旁,老师傅放线,小工子帮忙,头一锛下去,越锛朝天登,第二锛下去,锛渣一飞,好象展翅凤凰,不多一时,将梁做起,上在房上,大梁好比一条龙,要头摆尾向上行。行到空中微微不动,单等主人来持红。将红持在九龙头,能出公子和王侯。将红持在九龙腰,能出状元和阁老。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大吉大利。

平乡窦冯马村为传统瓦房建筑保护最具有规模的村庄,现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邢台平乡千年古村落《北柴村》、古称《柴半朝》的辉煌历史
大观圣作之碑”
稀有姓氏-佗氏村落
冀南抗战第一役的见证
​国内已知现存的十一通《大观圣作之碑》的相关资料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15:亟待拯救的平乡文庙大成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