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篇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霜降


常言道:“霜降杀百草”。 霜降过后,万物毕成,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然。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古有云:暮秋已至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也是祈福的好日子。



寒露三候

古代,人们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二候草木黄落
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而人的情感,也进入深沉的低谷。

三候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收获喜庆的秋,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态。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习俗


1.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吃柿子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2.霜降登高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


3.霜降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

5.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6.霜降吃牛肉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霜降养生要点


1.起居养心
古人将霜降物候描述为: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是说豺狼等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霜降开始便是衰落、是冰冻,大自然都处在一个向冬天过渡的阶段。故而在日常起居方面,人们须做好保暖工作。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

2.运动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症,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秋燥;此时因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中老年人晨练时要戴手套、口罩,在气温突降的早晨可稍晚些出门,同时运动量适宜,以微出汗即可。

3.情志养生
霜降时节,草木万物凋敝,人的情绪易受感染而低落,故而要在保持生活规律的同时,适度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例如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放之时,赏菊、赏枫叶,登高会友,游园逛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4.饮食养生
民间有谚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强调霜降进补的重要性。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仍以燥气当令,霜降属秋末时节,此时五脏属肺,肺主一身之气,要防治干燥症状,关键在于养肺润燥。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免辛辣食品刺激之外,一日三餐也可视个人症状选择滋补肺阴、清除燥热的银耳、百合、银杏、枸杞、莲藕、莲子等药材或食物入粥,以防止干燥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霜降节气养生
四时之始!没有它,这一年竟被称为“盲年”?
19-立冬节气
霜降:凄凄凉意升,绝美秋止符
今日霜降 | “霜降养得好,冬季生病少”,养生秘诀了解一下
二十四节气--霜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