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培养大方、有礼貌的孩子?

晓晓说:

· 各位家长知道,不打招呼、窝里横、不合群等属于儿童社交问题吗?那该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大方、懂礼貌的小朋友呢?

·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邀请到寿国英老师——上海12355百人讲师团志愿者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解读关于儿童社交的应对问题。本文是寿老师系列音频课程中的第一节,快来听~

· 明晚7点(11月30日),寿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堂课《科学运动让学习更高效》,不仅有干货直播,还有超长现场答疑。

· 微信搜索,关注“点亮好习惯”公众号,精彩别错过,还能免费获得寿老师全套音频课,更多精品课程等你来~

1、分析:孩子不肯叫人和窝里横
晓周刊
00:0009:19

|本文共26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社交”贯穿孩子的一生,是一个大问题。

人长大之后遇到的各种社交问题和社交障碍,其实都是小时候不良的社交习惯埋下的隐患。

在这个单元里,我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儿童社交的问题。

首先,在不良的社交习惯形成之前,孩子一定会有些不良的行为产生。

我先来跟大家分析2个常见的不良行为:

1、孩子不肯“叫人”;

2、孩子窝里横,在家像条龙,在外面像条虫; 

 吃亏一辈子的坏习惯——不肯叫人 

一、越催促,越不叫人

一般来说,有些孩子天性比较热情开放,他会叫人;或者叫人的过程中,体验非常好,别人夸他:“哎呀,宝宝会叫爷爷啦,会叫奶奶啦。”

他受到的是表扬和称赞,那孩子以后打招呼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增加。

可是也有些孩子,在主动打招呼方面有一点滞后,他们羞于主动打招呼,羞于叫人。

有的时候在大人催促下会叫,有的时候越催促他越是不叫,好像卡带了一样。

对于这些情况,大人觉得有点不堪,而且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认为孩子没礼貌。

但是无论怎么说孩子,孩子还是不爱叫人。

我们都知道,嘴巴甜一点,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还是挺有好处的,所以家长就非常头疼这件事情。

其实主动打招呼,也是需要引导的,可能在引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技巧。

二、让孩子张嘴的2个引导技巧

首先,我们大人要主动和孩子打招呼。

为孩子做出榜样,让他感觉打招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很正常的,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好像很痛苦、很难做的事情。

第二,当孩子遇到一个不认识的或者见面不多的大人和小朋友的时候,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进行正式介绍,并且告诉他应该如何称呼。

这样会降低孩子叫人的难度,孩子也就比较容易接纳你的介绍,或者你的提醒。

如果孩子不肯开口,大人千万不能责怪他说:“你怎么不叫人啦!”

这种说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什么,被大人批评了,不好的体验会油然而生。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羞怯或者胆小,主动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小问题。

记住哦,是小问题,不是大问题。

等到孩子有了一次大声叫人的积极体验之后,孩子就会去尝试第二次、第三次。

如果说一开始就被批评为:“你怎么不叫人!”就等于固化他负面的行为,反而会让他更加不愿意叫人。

 现代孩子的通病——窝里横 

一、窝里横,是家长培养的

据我观察,这其实也是家长自己在不经意的时候培养出来的。

比如说,孩子吃饭的习惯培养,可能就会引起“窝里横”的问题。

在一些家庭的餐桌上,大人经常会让孩子先吃、先挑,或者把他喜欢吃的放他面前,这些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家长都得哄着他,有种众星拱月的感觉。

长此以往,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家长跟孩子的交往形式,会逐步形成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形式。

他会迁移这种模式,将来跟小朋友、老师交往时,也会这样做。

那又为什么吃饭习惯的问题,会发展成“窝里横”呢?

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只要跟孩子说,有些事情在家里可以做,在外面不可以就好了。

其实,在外面不可以的事情,在家里应该也是不可以做的。

所谓吃有吃相、站有站相,都是应该在家里培养。

如果孩子搞不清楚环境变化,他就觉得外面不好,家里好。

长此以往,他在家里就像条龙,而在外面像条虫。

窝里横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因为外面有约束、外面有规矩。

吃饭只是一个例子,其它的规矩跟吃饭也一样,需要让孩子好好遵守。

如果家长一开始松懈,觉得这些不良行为没关系,等到孩子形成坏习惯的时候,孩子受的伤可能就更多了。

如果家长强势,那孩子可能会面对更多的责骂或者唠叨。

如果家长弱势,孩子就会变得任性,无法无天,最后就变成老师不敢管、家长不舍得管、外人不方便管的窘境了。

二、孩子窝里横时,家长怎么做?

那在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不好的习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1、一定要坚持原则,冷处理

不要孩子情绪上来,大人也跟着一起上来,火被调上来,家里就变成战场了。

一般很多家庭的处理方式都是你强,我比你更强;你厉害,我比你更厉害。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原则可以去遵守,也是一个不错的好办法,就是家里只可以有一个人发火。

如果孩子已经发火了,家长怎么样也要屏住不发火,冷处理。

不过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是有难度的,有的时候家长说“我也不想发火,实在是忍不住了。”

但是效果相对来讲,我想冷处理会比双方冲撞起来“火拼”要好很多。

毕竟我们是大人,孩子是孩子。

2、就事论事,解决问题

告诉孩子不情绪化,有事好好说。

哪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不能有例外必须遵守;如果有例外,一定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3、借助外力

以前有一个孩子,在大庭广众下一直在闹腾,旁边邻座的人非常生气、恼火。

一个小伙子说:“你这孩子怎么不教育一下?”

妈妈就说了孩子几句,可是小孩子根本不拿妈妈当一回事。

于是妈妈就恳求那个小伙子说:“我谢谢你,拜托你教训他一下,好吗?”

小伙子就直接把矿泉水浇到了孩子的头上,让他知道自己影响了别人,必须受罚。

妈妈还对那个小伙子说:“谢谢你,谢谢你帮我管教这个孩子。”

如果家长愿意的话,可以请旁人来替自己适当教育一下孩子。

这一讲,我们分析了两个不良社交行为:一个是不肯叫人,一个是窝里横。

这两点,其实都和家长的引导方式和教育方式很有关系。

社交很重要,但家长不应该把孩子身上的问题放大、过度关注;

管教很重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原则。

该遵守的规矩,在家在外都一样,让孩子从小就讲文明、懂礼貌,变得有涵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无礼不能纵容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长这样教育,懂事又大方!
各年龄 礼仪习惯 学习习惯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文明礼貌素养?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多半是家长的错,赶紧改了吧!
孩子爱发脾气,冷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