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超明丨游记灵应寺

走进灵应寺,沿着十几层台级而上,古息新寺,古朴典雅,传承千年的佛教文化,留下清净之地,让游人和朝拜者生起恭敬之心。

因慕名拜防李林博士,我走进息县灵应寺,去拜访这位灵应寺的兴建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学者,也是诗词书画名人,可这次我没能见到李林老师,只能从他的书法和诗词作品中,走近这位中国文化传播人,清华大学科技园文化总监。

我想见李林博士,因他兴建"天下第一县”的灵应寺,才有机会。首次见到他,就如朋友一般,握手言好,却没时间交谈,他匆匆返回北京。工作几十年后,我才有缘来到灵应寺,首见佛学经典,那唐玄奘西行取回译出的佛经,不就在眼前。我在此还读到李林博士新出的一本诗词书画作品集,他把国学文化融入诗词书画艺术,我被那种人文精神感染着,他的国学修为深厚,精通儒释道,并潜心研究,成了国学大师。

他在家乡兴建寺院,传播佛家文化,融入古息文化,把道德文化植入这"天下第一县”。这位息县的大才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也是河南省息县佛教协会会长。他的《德配天地---中国人的生命境界》专题讲座,讲道德文化,把人生分为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道德”为根本的文化才是中国人生命的最高境界,君子必修成道德。

先贤圣人敬天地,集大智慧,大德之人聚经典,后人感恩诵读。人们修身修心于社会,不在深山老林,也可以随处读经诵典。佛家经典和儒家经典一样,需要挖掘,传承,让儒释道文化,共同汇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厚德精神。五千年来的中国灿烂文化,因唐玄奘取回佛经,而丰富了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沉淀千年的结晶。文学经典《西游记》,已让文学和文化,同时扎根在人们心中,在孩童时代,就记住“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训。

步入到寺内,听到《大悲咒》的雅乐妙音,心灵就有回家的感觉,让我心底透彻。我走进灵应寺,到这里感受国学文化,与寺中的那位师父结缘。那位从佛学院走出来的高僧,出家为普度众生,境界也非一般。

那天,我与那位不知法名的师父交谈着,我们谈了一个中午,他慈善可敬,是江苏一大寺院的师父,这次为息县建灵应寺募捐而来。他风尘仆仆,素食简装,慈悲为怀,奔波至此,令人感动。我们聆听着一种智慧,净化尘世中的污垢,在国学文化的洗礼中,做有道德的人,这也是儒释道文化的初心!我看到这么多僧人,为建好息县的这座寺院,不辞劳苦,勤做佛事,筹建新寺。

在这里,我见到了一群义工,多是退休的女职工。她们不求回报,心存善念,只求日行一善。大家默默为建寺捐款,早来晚归,义工精神不就是最好的修行!那位一生清㾾的老支书说:“我现在剧团工作,再退了,我就带着孙子,到这里做义工。”

让我欣喜的是,国务院已作出决策,今后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小学读儒家经典,大学会读到道家思想和佛学概论,中断百年的传统文化将会得到复兴,中华民族正立于世界科技之林,也会以文化引领世界!

作 者 简 介

丁超明,息县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教育》特约通讯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行走文学》签约作家。近写散文集《老家清风》,几十篇发表在省市报刊和中国作家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 国学文化(儒释道) 修行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续说《道德经》,“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国学文化(儒释道) 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
为何儒释道三家都讲「中」#国学智慧 #国学 #传统文化
从国学中看儒释道的三层楼儒释道三个层次的...
谁的人生不论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