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的阳光”散文有奖征文】母亲的端午/李兴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6月18日粽叶飘香的时候。端午节也就在这粽香中带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带着喧腾的节日气氛,欣喜走来。

小时候,身为农家子弟,不知道端午节这个称谓,只知道五月节。沈阳乡下(于洪、辽中、新民)的端午节,没有什么龙舟赛,也没有喝雄黄酒等民俗。只有吃粽子、拴五彩线、吃鸡蛋、插艾蒿等民俗。

无论再怎么忙碌,也不能怠慢了端午节,包粽子就是迎接端午节的隆重而简朴的方式。

母亲把头一天泡好的大黄米或糯米淘洗干净,直到把米粒泡得发软了,把苇子叶清洗干净,挑选叶片宽厚无虫斑的。之后就是包粽子。取出二三片苇叶,折成漏斗状,装入糯米,将多余的苇叶折回,扣在其余三个角上,攥紧,最后右手拿出一根马蔺,从中间一缠一绕系个活扣。

那个时代,乡下人包粽子是没有馅的,一是没钱买馅料,二是当地没有种植的,三是没有掏弄的渠道。

母亲包粽子的“本事”是从小练就的,还是小姑娘时,她就跟大人学习包粽子。母亲说:“那时的小姑娘都要学会做家务,不然嫁出去会被婆家人小看”。她还说:“最容易漏米就是尖角,所以包粽子时一定要勒紧,保证一粒米也不能漏出来。如果粽子中漏出米,水也会从棱角处进去,这样煮出粽子不饱满,还有一股水渍味”。

上世纪六十年代煮粽子乡下都是用大铁锅,先把粽子放进锅里一个个码好,锅里的水要没过粽子,往灶坑烧火一两个小时。热气腾腾的水蒸气,从锅盖旁边不断溢出,周身盈满一阵阵粽叶清香。

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当锅盖被揭开的刹那,团团水蒸气升腾弥漫,我禁不住吞咽口水,馋虫都快从嘴里跳出来了。待母亲用筷子夹起煮熟粽子放在冷水中浸泡,以免烫嘴。解开马蔺扣,剥开粽子叶,只见白皙皙的粽子,粘点白糖,张开大嘴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爽爽滑滑,甜香顿时溢满口。

满族人讲究房檐下插艾蒿以防病。端午节这一天,东方刚露鱼肚白,耳边响起母亲柔和的呼唤:“快起来,去拔艾蒿”。我一骨碌坐起来,穿上衣裤和鞋,向浑河大堤走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去野外采回带有露水的艾蒿,传说带有露水灵气的艾蒿才好用。是因为五月份采艾蒿叶比六月份的药用价值高。艾蒿单杆独立,叶面青色,叶背发白,散发着浓浓的药香。

房檐下插进一排艾蒿,被风一吹,艾蒿的气味顺着敞开窗户吹进屋内立刻满屋清香。

余下的艾蒿要放在炕席底下,老人说是为了防蚊蝇,阻止蝎子、蜈蚣、壁虎、蜘蛛、蛇等的侵扰。

母亲在拔回的艾蒿中,用手掐掉一小嫩枝,顺手别在头后发上,认为这样可以避邪除秽祛毒,图个吉利。

童年时,还在农村的老家,每到端午节前一天的晚上,我们兴奋得睡不着觉,期待母亲给我们绑五彩线的时刻。第二天大早起来,母亲给我们的手腕上,脚脖子上绑了五彩线。母亲是针线活的高手,五彩线显示喜庆之气。门框上也挂上了母亲用红布缝制的小人儿,脑袋小,肚子大,右手拿着用青麻扎成的小笤帚,通体一副乖模样。传说小红人能扫走病灾,能打跑瘟神的。我们都相信,小红人会将浊气扫地出门,保佑全家人健康平安。

绑五彩线要叨咕一套顺口溜“五月节,五彩线,五家凑齐系五脖(两手脖。两脚脖、大脖子),小孩系上好养活,大孩系上五登科”。

绑五彩线时禁止说话。五彩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弃在河里。据说,五彩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戴五彩线可保儿童长命。五彩线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把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保安康。

人们都说露水是天上降下的“甘露”,用端午节这一天的露水洗脸,不得眼病。于是,大人、小孩都怀着虔诚的心态到野外,双手在青草上抹来抹去,露水格外清凉,抹在脸上凉丝丝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沁人肺腑,顿感清爽无比。

端午节必须吃鸡蛋。初夏时,每当母鸡从鸡篓子(下蛋地方)里钻出,高扬脖子叫着报告产蛋的消息时,母亲总是小心地拿出鸡蛋,放进葫芦头儿里装着。平时家人绝对吃不到鸡蛋,主要用处卖钱或换取生活日用品。见我死盯鸡蛋,母亲就安慰我说:“等着吧,过五月节就有鸡蛋吃了”。于是,我就翘首等待。好不容易盼到了五月节,母亲已煮好了鸡蛋,我从冷水盆里取鸡蛋,扒皮狼吞虎咽吃了下去,好满足好享受了一回。传说这天吃鸡蛋是不被瘟神病魔缠住,顺利咕噜过去。不过,数量实在有限,每人只能得到两个。鸡蛋是那个时候的经济来源之一。所以,鸡蛋是不能随便吃的,它可以卖给供销社,可以买回作业本,可以给邻居随份子

端午节挂葫芦,是满族人比较通行的做法。满族人崇尚葫芦,是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葫芦亦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物,人们通常把它做成容器,用来装水,盛酒等。加之葫芦“蔓”与“万”字谐音,且每个成熟的葫芦里结籽众多,聪明智慧的人类就可以联想到“千孙万代繁茂吉祥”的祝福语。还有种说法,挂葫芦能招财进宝,日子越过越红火,所以端午节这天要挂上葫芦。

日月更迭,今年是母亲离开我们第6个端午节,勾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的回忆。在氤氲的香气中,又闻到了那粽香中包裹着母爱的味道……

作 者 简 介

李兴柏,满族,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于洪区文联副秘书长。作品散见《散文选刊》、《东方散文》、《佛山文艺》、《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信息报》、《中国老年报》、《法制文萃报》、《辽宁文艺》、《辽宁群众文艺》、《新农村》、《辽宁日报》、《辽宁青年》、《南方周末》、《北方时报》、《辽沈晚报》、《辽宁农民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华商晨报》等公开报刊。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从文履痕》。




本次征文设金奖二名,银奖五名,视参加征文篇数设入围奖若干名。金奖奖品为张小斗先生的嫡作高档黄龙山原矿紫砂制作的西施壶一把;银奖奖品为张小斗先生的嫡作高档黄龙山原矿紫砂制作的功夫壶一把;入围奖奖品为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行参菩提——2017年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二强》散文作品集或作者为孙春雷、贾国勇的《行参菩提》(二者任选其一)。

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289341034@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端午的阳光”散文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端午的阳光”散文有奖征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槐树街端午专题|春暖|故乡的端午
端午点粽
散文: 端午情怀 |老马不识途 主播 |岁月无痕
【微笑悦听】749期:童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专刊:散文】又是一年艾叶香/晨曦
散文诵读 | 端午情思 | 作者:阿米杰/诵读:韩秀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