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备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结构④:世界近代史

一、课程标准(必修部分)

1.17 全球联系的建立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1.18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19 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21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选必部分)

(一)选必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1 政治体制

了解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1.3 法律与教化

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1.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道(近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二)选必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2.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2.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2.3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2.4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了解近代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5 交通与社会变迁

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2.6 医疗与公共卫生

了解近代西医的成就;

(三)选必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3.3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通过了解(世界近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3.4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了解(世界近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5 战争与文化碰撞

通过了解(世界近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3.6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了解(世界近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结构(必修部分)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

2.新航路开辟: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

3.其他航路的开辟: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3.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欧洲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了人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作为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3.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4.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逐渐形成的条件下,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制度

3.资本主义的扩展: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背景: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

2.工业革命的进程:两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3.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引发了早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正确途径。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3.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重要启示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

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西方列强瓜分非洲:西方列强对非洲的殖民始于15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

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2.亚洲的觉醒: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非洲的抗争: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四、教材结构(选必部分)

(一)选必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1.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相建立了文官制度。后来,西方各国纷纷效仿。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与影响: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考试录用、中立、常任等,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独立,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

3.宗教伦理与教化: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2.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7—19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并得到发展,外交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货币体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强化了美国的经济霸权。(近代西方各国的主要货币,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二)选必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经贸和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2.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和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的演进: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

2.居住条件的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3.基础设施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

4.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2.全球航路的建立:航海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让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全球航路得以建立。

3.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

4.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的改进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了城市格局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西医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选必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 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

2.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替代性变化

3.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

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元性

2.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拿破仑战争后,民族、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普遍的政治诉求。

3.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但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行的多样性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印刷书的诞生:印刷书的诞生,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3.图书馆的成长: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4.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物估计得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3.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上历史5-7单元核心考点
人·岳*必修II*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外历史纲要》(下)高效背诵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历史复习(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
【期末特刊】九上历史期末复习基础知识过关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