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 蕊《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任务群设计
  梦醒盛唐  感悟人生
——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任务群设计
王  蕊(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盛唐时期的诗 歌尤为璀璨夺目。
盛唐诗坛名家辈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李白 和杜甫。如何通过教材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体味两位伟大诗人的精神气质;如何通过  阅读伟大诗人的作品,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 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 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 情;如何通过诵读,通过声与气的传达,通过想象 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而提 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 评—— 以上三点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第八课 的教学任务所在。

【学习活动设计】
一、观教材:单元构成,基本概念
前置任务一:中国诗歌面貌请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分组合作查阅相关 资料,了解中国诗歌的简要面貌,并完成下面 表 格 。

思考与探究:

后人把建安诗歌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 骨”,唐人曾把“建安风骨”当作革新诗风的有力 口号。教材中选择了曹操的《短歌行》,同学们可 以从中感受“建安风骨”的慷慨意气,概括建安风 骨的特点。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诗 人,后代众多诗人都受到陶渊明精神品格的影响, 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韦应物、苏 轼、陆游等。同学们可以从本册书中选择的陶渊 明《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人的心境。
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 诗》等。后人称之为“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 的咏怀诗代表作:《饮酒》《杂诗》《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及不 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是这座 高峰的顶点。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 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和杜 甫。让我们通过本单元中关于李白、杜甫的诗作, 了解盛唐之音与诗人情怀。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任务主要设计为“文学阅读与写 作”。本课在单元篇目中承上启下,前有诗后有 词,是这一单元诗歌篇目的总结。因此,有必要对 中国诗歌面貌做整体观照。按照新教材的编排, 本单元篇目主要是中国古代诗词。结合“新课 标”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要求,如何带 领高中生漫步在历史长廊中,回顾中国古典诗歌 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需要教 师的引导。在对单元构成和中国古代诗歌面貌有 了宏观的概念后,通过朗读和记背增强对文本的 感受,通过把握教材释义,进一步疏通文本,有利 于理解诗歌内容。
前置任务二:朗读与记背—— 《梦游天姥吟 留别》《登高》
前置任务三:把握教材 释义诗歌设计说明:学生刚进入高一,需要对语文课程概念做整体 了解,并充分了解语文学科凝练的四个核心素养在 能力属别方面的要求。本单元属于诗歌单元,学习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写作”。第八课选择了唐代 最具代表意义的三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梦 游天姥吟留别》《登高》两首是讲读重点。在学习 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做整体把握,了解单元构成、基 本概念,并通过单元任务驱动,知人论世、吟咏诗 韵、评论鉴赏,进一步体味具有代表意义的唐代诗 歌,从而学以致用。
二、深阅读:梦醒盛唐,深味经典
任务一:知人论世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 人生的感悟。阅读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 法。课下,同学们已经翻阅了许多资料,请你读一 读这两段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
李白主要生活在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是 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贺知章称李白为“天上谪仙 人”,后人又将他尊为“诗仙”。但是,李白并不完 全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开元、天宝时期的 其他诗人往往在归隐与出仕之间徘徊,而李白却毫 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 为富贵利禄而自卑其格,故多苦闷愤激之词。他热 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 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锁入牢笼, 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又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 后人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 力量。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 主观感情色彩,想象奇丽,手法夸张。他的乐府诗 很多,取材广泛,七言古诗往往掺入杂言,雄壮、缥 缈而奇丽。他的五言、七言绝句,纯任自然,无意于 工而无不工,优游从容,闲雅超远。明代胡应麟认  为唐代五言、七言绝句,以李白为最。
杜甫的生活经历跨越了安史之乱。他以积极  入世的精神,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  程。他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 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 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史诗”。他的五言、 七言古诗,格调大变,沉郁顿挫。七言律诗在他手 中正式成立,沉着而痛快。后人认为杜甫律诗为 唐律之最,其中五律极尽声律、句法变化之能,七 律亦精练而多创造。他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清 新刻画的句子,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所以,自中唐开始,杜甫就 被称为“诗圣”,宋人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谓“杜甫 集开诗世界',后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 取所需。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为 深远的诗人。(选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示例一:李白 ——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他的诗歌是个性化的、具有主观感情色彩,想 象、夸张、雄壮、缥缈而奇丽。
示例二:杜甫——诗圣,他的诗是“史诗” 沉郁顿挫他积极入世,用诗歌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描 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设计说明: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  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其所生活的环境  和时代,与诗人心灵相通。这便是“知人论世”的 欣赏方法。同时,在信息化浪潮汹涌的今天,知  识、信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开放的,因此,有必要 建立一种师生共享信息、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教 学模式。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诗歌有关的  一系列知识与信息,并且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信息、 加工信息、分析信息,逐步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以  及解读诗歌的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有效的 学习支持,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
任务二:阅读品鉴活动
1.诵读感悟 吟咏诗韵这两首诗体式不同,抒发的情感和创作手法 也不相同,诵读时要细加体会。
设计说明:语言建构与运用处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首要 位置。语言是鲜活的,需要建构,需要感知。如  何走入语言之境,这就需要“读”。“读”书,可以  默读、朗读、听读、演读,长时间积累便可以熟读  成诵、出口成章,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去。事实 上,对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熟读进而精研、玩  味,再到复述、引用都是有助于语感的生成和改造 的。这也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要求。其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新教材 中的任务驱动,通过任务群的设定,在活动中呈 现,在趣味或活跃的情境中,和学生一起入场、登台,学生会自然融入语言建构的情境之中。 
活动2.交流分享  深味经典
(1)在李白笔下,会有怎样的仙境?请同学 们从诗歌中找寻相关诗句。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梦 中还是梦醒?梦醒-—原来美好只是在梦中。光怪陆离的 梦境中的神仙世界象征了人间世界。
梦境实际上是对诗人现实生活境况的一种投 影,用神仙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 人在神仙世界的自由翱翔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 意和碰壁。通过鲜明的对比,曲折地表现了他对 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对自由、光明和个性 解放的渴望与追求。
(3)杜甫是诗圣,他的《登高》沉郁顿挫,为唐 律之最。你最欣赏哪一句?资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 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 八意,而对偶又精确。(罗大经《鹤林玉露》)(结句)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 外。(胡应麟《诗薮》)设计说明:两首诗歌,前者之诗记梦境、写游仙,是浪漫 瑰丽的想象,是迷离悄恍的梦境,是驰骋想象,是 蔑视权贵,是追求自由的心声;后者登高望远,忧 国伤时、悲秋苦病、沉郁顿挫。前者是梦幻醒来, 仙境到人间;后者品人间疾苦,写尽人世苍凉。本 部分任务意在通过精读文本,并根据诗歌独特的 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  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 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同时学生可 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 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活动3 . 梦醒盛唐  感悟 人生
请学生结合阅读材料,站在 时间和空间的交点,关注李白与 杜甫的人生交集点:天宝三载 (744);并结合材料,通过诗歌 体味诗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 想、多样的人生,并通过诗歌加 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 感悟。
阅读材料1:李白(701—762),《梦游天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55(2020)03-0012-03姥吟留别》是天宝四载(745) 写的。李白于天宝元年(742) 奉召二入长安,他以为机遇已 到,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 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  是蓬蒿人。”李白入京后供奉翰  林,是其一生最得意的时期,但 不久就因其狂放的性格和行为 触怒了朝中权贵,遭到谗毁。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饱受  权贵的打击和排斥下,以“赐金 放还'之名被放还出京。于是 他寄情于求仙访道,然而政治 上遭受失败的怨愤始终郁积于 怀。这首诗就是他的“发愤之 作'。
杜甫(712—770),《登高》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重  阳节。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  俗。杜甫从48 岁开始, 一直到  58 岁去世,11年间, 一直在外 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在外第  八个年头了。
阅读材料2:天宝三载(744)夏天,李白 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 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 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 李白已名扬海内,却饱受权贵 打击,被赐金放还;而杜甫风华 正茂,却困守洛阳。
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 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 面,访道求仙。同年秋天,两人  如约到了梁宋。二人在此抒怀  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  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  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  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  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  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正值壮年。这年的 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
天宝四载(745)秋天,李 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面。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 相约,三次会面,知交之情不 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 高人,也偕同去济州拜访过当  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 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再 次分别。
阅读材料3:请关注几个时间点:李白比杜甫年长11 岁[李 白(701),杜甫(712)];天宝三 载(744)夏天,李白44岁,杜甫 33岁;李杜正值壮年。
此时李白已名扬海内,却饱 受权贵打击,被赐金放还;杜甫 风华正茂,却困守洛阳。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李白杜 甫两次相约,三次会面,知交之情不断加深。这一年他们评文 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 的隐患而担忧。
阅读材料4:《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天 宝四载(745),这是45岁的李 白所作。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 (767),这是56岁的杜甫所作。
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至 唐代宗初年(755—763)]。
分析示例:站在时空交汇点  上去品读诗歌。两首相距22年  的诗歌、两位相差11岁的伟大  诗人。而这中间,便有让大唐盛  世不再的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站在《登高》书写之时的大历二 年(767)回望天宝三载(744), 两位诗人相遇之时,他们的纵谈 天下、指点大势,又怎能不令人  感慨!回望这两首诗歌,通过  诗歌感怀这两位伟大诗人,从  大唐的盛世华章到梦幻不再。通过诗歌体味古人丰富的情  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通过诗歌加深对社会的思考, 增强对人生的感悟,也是诗歌 的魅力,这便是伟大诗人带给  我们的跨越时空的思考和感悟    梦醒盛唐,深味经典。
设计说明:如何通过教材中 示例的两首诗歌体味两位伟大  诗人的精神气度;通过阅读诗人 的作品,体味诗人丰富的情感、 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在这  部分的设计中,我打破原有单篇 教学的思路,把作品放进诗人的 人生旅程,将两位伟大诗人的人 生历程拉回到历史时空当中。在时空的交汇点上,去重新感受诗歌的历史感与文学性,而诗人 也已经回归特定的历史时空,具 有历史性与人文性。这便是伟 大作品的魅力,更是伟大诗人的 魅力。
三、活课堂:读写测评  学 以致用
活动:吟咏诗韵 鉴赏短评
活动1.梦回大唐——听听 我心中的盛唐之音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小组推  举代表参加班级朗诵会。可以  为诗词配上合适的乐曲和图片, 增强朗诵效果。
活动2.品读大唐-—说说 我心中的盛唐之境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  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  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 细加品味。从本课中选择一首  诗,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  则8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
活动设计示例:时间:45分钟人员:按照教材8个单元, 平均做人员分配。即将全班学 生分成8个小组(自愿组合), 每小组5 — 6人。按照单元顺 序,由第三小组人员开展课堂诵  读展示和文学评论交流。
活动安排:
活动1.梦回大唐——听听  我心中的盛唐之音(关于李白、 杜甫)时间:10—15分钟人员:第三组 A 组(表演 组)同学做诵读展示。
诵读篇目:含必选篇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自选篇目(选择自己喜爱的李白、杜甫的其他诗作)。
形式:朗诵(独诵、合诵)、 吟诵、吟唱(可自己谱曲、借鉴 成曲)。
多媒体、服装:新技术辅助;服装、道具、美妆。
活动2.品读大唐——说说  我心中的盛唐之境(有关李白、 杜甫)
时间:25—30分钟人员:第三组 B 组(学研 组)同学做书评研读。
内容:(1)“研读书评”选自  全班学生的作业。(2)择优秀  者、特色者进行展示和分享。(3)要求:符合文学评论写作要  求、给出推介理由。
附:学写文学评论写文学评书要善于聚焦,从 “小”处切入;写文学评论主要运用叙议 结合的方式,要在适当复述、介 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 展开分析和评论。
活动3.评价评价:由学生评委按照活动 课堂和本次展示的要求对本次 任务活动的呈现者进行评分。
时间   A   B   C   D
表演  A   B   C   D
多媒体辅助 A  B  C  D
小组协作   A  B C  D
文学评论要求 A  B C  D
(评分表)
设计说明:
开展基于“新课 标”理念的围绕任务开展的“活 动课堂”——诵读活动和文学 评论。诵读展示过程中,“目视 其文”怎样传达'意会之理', “心逐其情”怎样表现“明悟之思”,这需要学习者自身的感  悟,自身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能力的储备,更需要教师的引   领。这种引领, 一方面是传统意  义上的“句读”示范,如:文字认   知、声律感受、词语体会、文脉疏   通;另一方面则是有着语文课程   独特属性的,体现语文味道的课   堂,如:艺术形象、韵味意境、奥   妙之处、神气之思。而“审美鉴  赏与创造”恰恰是在语言建构  基础上的理解运用之妙。那么  这种鉴赏之于创造、建构之于运   用,便可以通过任务群,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结合教材与能力  的互动活动,将积累的大量语言  材料结合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  移默化中形成语感,进而运用于  笔端,形成读写结合、品鉴相承、  悟用合一。
同时,“新课标”在“必修 课程学习要求'中指出,在语文 学习中养成有意识的积累写作  的习惯,尝试梳理文学作品的  基本样式和概念,了解文学鉴  赏的基本方法,在文学阅读过  程中领悟鉴赏和创作的规律;还指出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  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  文章。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  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努力学习综合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  性、有创意地表达。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学习要求'还谈到,要“尝试对  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进 行比较研究和专题研究,理解 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  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要求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 支持,做好问题设计,提供策略 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 果交流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 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 书报告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 审美体验;创造更多展示交流 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 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引导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 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等级量 表等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 生不断进步。
在运用现代技术辅助学习 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要 求“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 交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 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 成果”;并结合“诵读”对口语 表达能力提出了要求,“增强人 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 立自信,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 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 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 的感染力”。因此,通过学习进 而书写是“新课标”对学习者 提出的任务要求,也是关键能 力的体现。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2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可以说是盛唐时的巅峰,历...
“李杜”在一课中喜相逢:《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02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李白杜甫盛唐诗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