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智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主问题·关键词”阅读课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陈智峰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永遇乐》被誉为“辛词第一”,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定篇”。但是由于此词用典过多,故与当代高中生之间产生了不小的隔阂。如何引导学生体味辛稼轩隐藏在诸多典故之后的复杂情感呢?笔者认为对文中出现的典故人物的“称呼”是破译此词的一把金钥匙① 。因而,引导学生关注并比较“称呼”背后情感的异同,逐层解读词中隐含的切实感受与生命共鸣(叶嘉莹先生语),乃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所在。
一、导入,谈初读感受
师:(请一位男生上台板书全词)同学们,你们第一次读这首词有什么感觉?
生1:有点难懂。
生2:感觉很豪放。
师:嗯,你读出了这首词的风格,它的确是一首豪放词。
生3:作者胸怀大志。
师:更进一步了,读出了词人胸怀大志。
生4:一开始没怎么读懂,多读几遍就体会到词人的心情了。
师问:什么心情?
生4:胸怀大志,但没有地方来施展他的志向。
师:用一个成语来说说看?
生4:壮志难酬。
师:好个壮志难酬!那你们喜欢这首词吗?
生5:还可以。
生6:不喜欢。
师:我当年念高中的时候也不喜欢这首词,但是后来我慢慢地喜欢上它了。注释已经讲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请思考一下这首词最大的特点,等会儿请同学来讲讲。
二、诵读,读对节奏和停顿
师:我们先请一位男生读一读这首词吧。(一男生起立诵读)请同桌点评几句。
生1:读得感情很到位,很有气势。
师: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生1:几处停顿和断句还可以改进。比如,上下阕之间需要一个比较明显的间隔,“封狼居胥”,“封”和“狼居胥”中间也需要停顿。
师:为什么“封”和“狼居胥”中间需要一个停顿?为什么不是“封狼”“居胥”呢?二二停顿不是更朗朗上口吗?
生1:狼居胥是一座山。
师:对,所以我们不能把山名拆开。那“封狼居胥”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生1:一个和霍去病有关的故事,注释中有解释。
师:很好,你关注了注释。下面我们全班齐读一下这首词。(生齐诵读)大家读得意气风发,豪放词是不是都应该读得这么激昂?请大家再默读一遍,看看它和以往读过的豪放词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全体学生默读)板书的同学写好了,我们掌声送给他。(生鼓掌)我们看黑板,这首词有几个字比较难写,所以我找同学上来写,大家看,有写错的吗?
生2:“廉颇”的“廉”少了一横。
生3:“佛狸祠”的“祠”写成“衣”字旁了。
三、品读,找出词的最大写作特点
师: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停顿和韵脚,这首词押的是什么韵?
生:U韵。
师:对。(生齐读)节奏和停顿都比刚才好多了,韵脚也重读了。请这位男生说一说,这首词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主问题之一)
生1:用了很多典故。
师:很好,用典,请坐。这首词共用了几个典故?(板书“用典”)生2:五个。
师:分别是哪几个?
生2: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四、细读,发现典故中的异同点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五个典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主问题之二)
生1:所有典故都表达壮志难酬,这是共同点。
生2:共同点都是怀古。
师:是的,用典就是用古人或古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一起来看题目,“永遇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而这首词的题目是?
生(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师:这首词的五个典故中有四个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和京口北固亭这个地点有关,除了谁?
生(齐):廉颇。
师:对,其他四个人都和京口北固亭有关。(板书“仲谋、寄奴、元嘉、佛狸、廉颇”)你们能通过板书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吗?
生3:前四个是帝王,最后一个是将。
师:嗯,还能发现其他不同吗?
生4:前四个不是用真名,分别是字、小名、年号、小名,廉颇直呼其名。
(师分别在五人的称呼之后板书“字、小名、年号、小名、名”)
五、研读,探讨称呼背后的情感
师:除了字数和平仄的原因之外,请思考在词人这样的处理背后隐藏着的情感密码。(主问题之三)大家不妨小组讨论一下。(生热烈讨论6分钟)师:好,声音小下来了,看来大家已经讨论好了,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
生1:仲谋是字,字表示对一个人的尊重。
生2:而且辛弃疾当时也想找到像孙仲谋这样的明主。
师:那当时有明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3:没有,从“英雄无觅”可以看出来。还有“舞榭歌台”,是吴国留下来的,而现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说明当年他建立的功业已经不在了。有一种惋惜之感。
师:非常好,大家把写孙仲谋的这两句好好读一读,读出这种“尊敬”和“惋惜”之感。(生齐读,师板书“尊敬、惋惜”)
生4:刘裕从小寄住在舅舅家里,所以有这个小名。
师:对,那作者想借这个小名表达什么呢?
生5:表达对寄奴北伐成功的仰慕。
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6: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
师:那还是仰慕之情啊,还有其他情感吗?大家像刚才一样抓关键词。我们先读一读与“寄奴”相关的这几句词。(生齐读)
生7: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场景很震撼,写出了辛弃疾还是有收复中原的那份雄心,并表达了对刘裕的崇敬之情。
师:崇敬和仰慕也比较接近,还有其他的情感吗?
生8:我觉得还有惆怅,因为只能“想当年”了,因为刘裕那样的人已经没有了,英雄已经不在了。
师:很好!我们一起怀着尊敬和惋惜、仰慕和惆怅的复杂情感把上阕读一读。(板书“仰慕、惆怅”)(生齐读上阕)
生9:作者想借“元嘉草草”这个历史事件提醒当权者,有告诫的意思。告诫当权者北伐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很到位!告诫。还有别的补充吗?能再提炼一个关键词出来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生10:还有忧虑,影射当时的韩侂胄的北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板书“告诫、忧虑”)
师:请“佛狸组”代表来说一说。
生11:这个称呼显得亲切,但是又带着一点耻辱感。
师:为什么又亲切又耻辱呢?这不是听起来有一点矛盾吗?
生11:亲切是因为拓跋焘和南朝宋的关系密切,他打败了宋文帝,而现在佛狸祠却被人们当作神庙在祭拜,所以对于宋人来说是一种耻辱。
师:拓跋焘的身份是什么?
生11:他是一个外来的入侵者。
师:除了耻辱大家还读到什么?
生12:还有对人们的愤懑。
师:是的,因为当时很多人已经把这件事忘记了,所以作者感到愤懑,才感叹“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里的“可堪”是什么意思?
生(齐):不堪。
师:对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板书“愤懑、耻辱”)
师:请“廉颇组”代表来说一说。
生13:自比,希望自己像廉颇一样被重用。
师:廉颇被重用了吗?你从哪个词里读出来?
生13:“尚能饭否”,他后来并没有受重用。
师:那么作者有没有受到重用?
生13:没有,只是虚职,借他来当一个棋子,所以他觉得悲愤。
师:大家把最后一句再读一读。(生齐读)
师:廉颇尚且有赵王去问,那辛弃疾呢?有人来问吗?
生14:没有。
师:那大家觉得他的情感除了悲愤外,还有什么?
生15:无奈。
师:哪个关键词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15:“凭谁问”。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阕。(板书“悲愤、无奈”)(生齐读下阕)
六、小结,归纳词风并布置作业
师:我们请“总结组”的同学来做一下小结。
生:辛弃疾这首词里的五个典故,借助四种不同的称呼蕴含着多种不同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读再读。
师:是的,后人对辛弃疾这种词风有一个评价叫作“沉郁顿挫、潜气内转”(板书)。接下来,让我们试着背一背这首词。(生齐背全词)
师: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以“辛弃疾,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200字左右,好吗?
下课。(生鼓掌)
摘自《中国教师》20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方案及课堂实录
郑州一中侯巍市公开课一等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教案+精品课件(可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旧课新教】称呼不同,情感各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实录
公开课 | 部编版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