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统编版语文八上第4单元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1教材单元内容剖析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这四篇课文或写人记事,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背影》这篇叙事散文运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特定角度——背影去写父子间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相怜相爱的感情。《白杨礼赞》这篇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抒发了对西北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散文二篇》属于哲理散文。《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然后分别展开,文章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有许多语句都值得认真揣摩。《昆明的雨》这篇叙事散文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文本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梳理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2、对照课标

  (1)对照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

  聚焦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内涵、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要求(“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等。l

2)对照“课标”中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要求。

比如:识字与写字

  “课标中相关的内容有: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写字姿势正确,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册书本大单元目标。如本册书:需要识记注音汉字170个,读写字词236本单元需要识记注音汉字19个,读、写词语56个。

比如:阅读与鉴赏

  “课标中相关的内容有: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6.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7.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8.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9.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本册书需要背诵优秀诗文28篇(首、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4万字(阅读速度不少于371-405字∕分钟)

  本单元背诵《白杨礼赞》第678段,阅读5个“补白”内容,完成本单元承担的不少于9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阅读速度不少于389-395字∕分钟)。

表达与交流

  “课标中相关的内容有:4.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5.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7.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本册书写作练习17次左右

  本单元写作练习3次,练习重点是写清楚所做事情的过程,语言要其前后连贯。

梳理与探究

  “课标中相关的内容有:4.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本单元一是分类梳理注音汉字和读写的字、词语,提升写字能力;二是梳理各类散文的特点;三是围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完成三个活动任务。

3)对照“课标”中与本大单元相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2020年修订)》按照学习任务群的功能与使用范围,把18个学习任务群分成了两大类,即“贯串性”学习任务群和“专项性”学习任务群。比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4个学习任务群的适用范围是“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适用范围是“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

  温儒敏教授曾经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顺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既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是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顺移过来的,那这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必定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就属于“贯串性”的学习任务群,是任何一个单元都必须要运用的;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则属于“专项性”的学习任务群,需要根据单元内容的特征进行选择运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需要运用的学习任务群有: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3、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之前,学生学习过多篇叙事和写景散文,对散文文体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和阅读分析能力,尤其是感知、梳理课文内容,并且能够对语言、形象和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但是,对哲理性散文读得不多,了解较少;在写作方面,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能力比较弱,语言表现力较差。

本单元教学措施:一是在多读、读熟课文和梳理鉴赏课文语言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赏析中感受和体会不同散文类型的特点,并且自行总结梳理概括;三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聚焦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这两类学生相对陌生的散文类型,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类型”特点,利用课堂练笔以便强化其对这两种散文类型的认识。

4、大单元学习主题

  遵循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根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本大单元的学习主题确定为:“鉴赏不同类型的散文,学写语言连贯的文章”。

5、大单元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的大单元学习,学生需要运用四个学习任务群,经历学习语文的的全过程,自主、合作完成“课标”规定的基本目标与教材中的主要学习任务。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包括:

1阅读4篇课文5个补白文本,认识19个注音汉字,完成56个字词的读写任务并进行梳理,积累课文的精彩语句,背诵相关段落。

2梳理不同类型散文的结构特点,品味、鉴赏作品的语言,领会、梳理贯穿课文的主要线索

3阅读《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能够举例说明句子的成分和主干。

4完成不少于9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师生建立《个人阅读书籍登记表》)。

5完成写作实践一、二、三(师生建立《个人作品集》)。

6完成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中的“任务三”

6、学业质量达成评价

  学业质量评价运用“逆向设计”思路来呈现突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密切结合,尝试增值性评价,有助于在记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对知识及其本质的透彻理解。

本大单元学业评价的主要措施包括:

1阅读4篇课文,读准19个注音汉字的字音,完成56个字词的读写任务并进行梳理,积累课文的精彩语句,背诵相关段落。

2梳理不同类型散文的结构特点,品味、鉴赏作品的语言,领会、梳理贯穿课文的情思。

3阅读《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能够举例说明句子的成分和主干。

4完成不少于9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师生建立并且填写《个人阅读书籍登记表》)。

5完成写作实践一、二、三(师生建立并且把写就的作品纳入《个人作品集》)。

6完成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中的“任务三”

7、大单元教学实施思路

遵循2022年版“课标”要求,本大单元需要运用“贯串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专项性”学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4个学习任务群。

按照常规,本学期共有20个工作周,16个教学周。每个教学周5语文课时,共有80个课时。

本大单元可以规划13个课时,其中“积累与梳理课”1课时,“阅读与鉴赏课3课时,“整本书阅读课”3课时,“写作与交流课”5课时,“跨学科学习课”1课时。

8、八上第4单元“鉴赏不同类型的散文,学写语言连贯的文章”大单元教学结构图

统编版语文年级4单元13个课时教学规划

1.1课时“积累与梳理课”(对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通读4篇课文、2个补白材料;②认识19个注音汉字;③鉴赏、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句;④完成56个词语的读写任务并进行梳理。

2)学业评价:①阅读课文+2个补白材料;②读准19个注音汉字的字音;③划出或抄写课文中的精彩语句;④完成56个词语的读写任务并进行梳理。

3)学习任务:①阅读课文+2个补白材料;②读准19个注音汉字的字音;③划出或抄写课文中的精彩语句;④完成56个词语的读写任务并进行梳理。

4)学习内容:课文+2个补白材料。

5)基本教学环节:

①自主阅读《背影》《朱自清父亲读“背影”》,9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4分钟,自主积累、书写14个字词3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②自主阅读《白杨礼赞》《题白杨图》,10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自主积累词句、书写18个词语4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③结合注释、批注,自主阅读《散文二篇》,7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3分钟,自主积累词句、书写12个词语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④结合注释,自主阅读《昆明的雨》,9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5分钟,自主积累词句、书写读写12个字词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⑤班级展示10个四字词语的书写成果,4分钟左右(指生展示书写成果,生师鉴赏,不少于3人次)。

说明: ①课文、文本篇幅:《背影》1322字;《朱自清父亲读“背影”》192字;《白杨礼赞》1202字;《题白杨图》118字;《散文二篇》1171字;《昆明的雨》1971字。这4篇课文+2个补白共计5976字。 ②阅读时间:课文+2个补白5976字,按照八上第4单元每分钟不少于389字的默读速度,读完这8篇文本材料需要15.37分钟左右,即需要在16分钟之内读完这些文本材料。

(6)课时作业:①通读4篇课文,思考其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情感;②自主积累陌生的字词,并且进行梳理。

2、第2课时“阅读与鉴赏课”(对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通读4篇课文+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②梳理课文所写内容及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并填写相关表格。

2)学业评价:①通读4篇课文+《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②完成相关表格内容的填写。

3)学习任务:①通读4篇课文+《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②梳理课文所写内容及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并填写相关表格。

4)学习内容:4篇课文+《句子的成分》+《句子的主干》

5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明确目标,1分钟左右;

②自主阅读《背影》,8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③自主阅读《白杨礼赞》,8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④结合批注,自主阅读《散文二篇》,7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3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⑤结合注释,自主阅读《昆明的雨》,9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5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⑥自主阅读《句子的成分》,3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2分钟,同位交流1分钟)

⑦班级展示学习成果,4分钟左右(指生展示学习成果,生师鉴赏)。

(6)课时作业:①再读《句子的成分》,并且尝试在课文中找一句话,标示出其主要充分。②自主阅读《句子的主干》,并且完成相关任务。

3、第34课时“整本书阅读课”(对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生师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②阅读速度不少于389字∕分钟,阅读量不少于3.34万字(教师的阅读量不少于4.3万字)。

2学业评价:①生师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3.34万字(教师的阅读量不少于4.3万字)。

3)学习任务:生师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3.34万字(教师的阅读量不少于4.3万字)。

4学习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

5时长:两课时连排

6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明确目标,1分钟左右;

②生师自主阅读自选的整本书(或续读没有读完的),86分钟左右;

.教师小结,表扬认真阅读或进步较大的同学,3分钟左右;

7)课时作业:生师续读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教师不少于1万字)。

4.5课时“写作与交流课”(对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生师自主完成重写《爸爸》的短文,字数不少于200字;②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作品,赏析点评.

2)学业评价:①师生现场按要求《爸爸》的短文;②个人阅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作品,赏析点评。

3)写作任务:完成题为《爸爸》作文的重写,不少于200字。

4)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学生自读教材“写作实践一”,明确写作目标要求并思考;2分钟左右。

②师生同写;15分钟左右(生师互不干扰;教师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进行巡视)。

③学生自读作品,同位互读;2分钟左右。

④小组推选最佳作品(聚焦语言连贯);5分钟左右。

⑤班级展示各小组优秀作品,师生赏析(聚焦语言连贯);12分钟左右。

⑥教师作品展示,学生、教师赏析(聚焦语言连贯);3分钟左右。

⑦指导建立个人作品集(活页形式;师生同建,填写相关内容);1分钟左右。

5)课时作业:①自主完善作品。②自主续读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

5、第6课时“阅读与鉴赏课”(对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通读4篇课文;②梳理课文中贯通全文的基本线索,并且填写相关表格。

2)学业评价:①通读4篇课文;②梳理课文中贯通全文的基本线索,并且填写相关表格。

3)学习任务:①通读4篇课文;②梳理课文中贯通全文的基本线索,并且填写相关表格。

4)学习内容:4篇课文。

5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明确目标,1分钟左右;

②自主阅读《背影》,8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③自主阅读《白杨礼赞》,8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④结合批注,自主阅读《散文二篇》,7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3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⑤自主阅读《昆明的雨》,9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5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⑥班级展示学习成果,7分钟左右(指生展示学习成果,生师鉴赏,不少于3人次)。

6)课时作业:同位互查背诵作业的完成情况。

6、第7课时“阅读与鉴赏课”(对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通读4篇课文;②梳理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修辞),并填写相关表格。

2)学业评价:①通读4篇课文;②梳理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修辞),并填写相关表格。

3)学习任务:①通读4篇课文;②梳理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修辞),并填写相关表格。

4)学习内容:4篇课文。

5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明确目标,1分钟左右;

②自主阅读《背影》,8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③自主阅读《白杨礼赞》,8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4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④结合批注,自主阅读《散文二7》,7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3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⑤自主阅读《昆明的雨》,9分钟左右(其中自主阅读课文5分钟,完成目标②2分钟,同位交流2分钟);

⑥班级展示学习成果,7分钟左右(指生展示学习成果,生师鉴赏,不少于3人次)。

6)课时作业:自主背诵《白杨礼赞》第678自然段。

7.8课时“整本书阅读课”(对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1)学习目标:①生师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

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②阅读速度不少于392字∕分钟,阅读量不少于1.48万字(教师的阅读量不少于1.9万字)。

2学业评价:①生师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1.4万字(教师的阅读量不少于1.85万字)。

3)学习任务:生师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1.47万字(教师的阅读量不少于1.9万字)。

4学习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或《飞向太空港》等整本书。

5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明确目标,1分钟左右;

②生师自主阅读自选的整本书(或续读没有读完的),38分钟左右;

.教师小结,表扬认真阅读或进步较大的同学,1分钟左右;

6)课时作业:生师续读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教师不少于1万字)。

8.910课时“写作与交流课”(对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生师自主完成题为《节日》的散文,字数500字以上;②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作品,赏析点评.

2)学业评价:①师生现场按要求完成《节日》的散文;②个人阅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作品,赏析点评。

3)写作任务:完成题为《节日》的散文,不少于500字。

4)时长:两节课连排,90分钟。

5)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学生自读教材“写作实践二”,明确写作目标要求并思考;4分钟左右。

②师生同写;40分钟左右(生师互不干扰;教师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进行巡视)。

③学生自读作品,同位互读;4分钟左右。

④小组推选最佳作品(聚焦散文的特点);15分钟左右。

⑤班级展示各小组优秀作品,师生赏析(聚焦散文的特点);20分钟左右。

⑥教师作品展示,学生、教师赏析(聚焦散文的特点);5分钟左右。

⑦指导建立个人作品集(活页形式;师生同建,填写相关内容);1分钟左右。

6)课时作业:①自主完善作品。②自主阅读《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完成学习任务三。

9、第11课时:“跨学科学习”1课时目标任务(对接“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生师交流展示《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任务三”学习成果。

2)学业评价:生师交流展示《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任务三”学习成果。

3)学习内容:生师交流展示《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任务三”学习成果。

4)基本教学环节:

①自主整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任务三”的方法策略,5分钟左右。

②小组交流、推荐出一篇最佳方案。9分钟左右

③班级展示各小组的最佳方案,学生、教师赏析,20分钟左右。

④教师作品展示,学生、教师赏析;5分钟左右。

⑤完善《个人作品集》,1分钟左右

5)课时作业:续读未读完的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

10.1213课时“写作与交流课”(对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1)学习目标:①生师自主完成题为《我的尝试》的作文,字数500字以上;②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作品,赏析点评.

2)学业评价:①师生现场按要求完成《我的尝试》的作文;②个人阅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作品,赏析点评。

3)写作任务:完成题为《我的尝试》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4)时长:两节课连排,90分钟。

5)基本教学环节:

①导入课题,学生自读教材“写作实践三”,明确写作目标要求并思考;4分钟左右。

②师生同写;40分钟左右(生师互不干扰;教师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进行巡视)。

③学生自读作品,同位互读;4分钟左右。

④小组推选最佳作品(聚焦做事的过程和叙述的连贯);15分钟左右。

⑤班级展示各小组优秀作品,师生赏析(聚焦做事的过程和叙述的连贯);20分钟左右。

⑥教师作品展示,学生、教师赏析(聚焦做事的过程和叙述的连贯);5分钟左右。

⑦指导建立个人作品集(活页形式;师生同建,填写相关内容);1分钟左右。

6)课时作业:自主阅读教材第93页的“补白”,并尝试修改自己的作品。

三、学习任务群教学是新版“课标”中确定的唯一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一直反映:课时太少,要教的内容太多,根本教不完。语文课时紧张不是一个教学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教师的教材观和教学观的问题。      

教材是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之一,但语文教材不是圣经。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套教材完全适合你的学生。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整合、调整、补充。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半自然”的特征。语文课程是母语学习没有必要拆开了、揉碎了地进行精讲细解。只要学生能够通顺地朗读课文,课文中所呈现的内容、观点、意图他就都掌握了。至于课文体现的德育因素和内容,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班会教育、社会教育、团队主题教育等内容在课文中的再现,学生早已经心知肚明。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听”来的,也不是“考”来的,而是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逐步获得的。如果教师仍要把学生很容易读懂的课文内容一股脑儿地讲给学生,课时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学生还会听得昏昏欲睡,并且对语文学习越来越没有了兴趣。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已经给课堂教学改革指出了一条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即运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实施教学。我们一线教师需要主动相应,勇于尝试,千方百计地压缩教材课文讲的内容,把课外阅读总量的大部分纳入到规定课时之内,给学生“多读、多写”提供时间保障,真正把学生从“听课”中解放出来。

学习任务群将是今后很长时期内语文教学的唯一方式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研究课标”,并且自觉提高站位,从核心素养的高度认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规范性地不折不扣地把学习任务群教学到实处,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说课评价表
第四届全国青教赛|《我与地坛》(AI课堂实录分析含课堂实录文字稿)
【张敏专栏】授人以渔,“单元阅读课”一课一得/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二)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