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带你破解透镜相关“魔咒”,中考难点易错点都在这里,请珍藏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和原光线相比,更向主光轴的方向靠近了,折射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如下图所示:

同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和原光线方向相比更加偏离主光轴方向,但是并不一定不相交。

不管是凹透镜还是凸透镜,下面这三条特殊光线必须要掌握,否则透镜光路图相关的习题根本没办法做。

(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或简记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3).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延长线过凹透镜异侧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或简记为: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关于透镜光路相关易错题,同学们可以试试:

易错点2.不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焦距相关问题

凸透镜解题一般思路:

(1).根据成像特点,反推出物距或像距的成像范围。

(2).将物距或像距带入数学不等式。

(3).求解不等式即可

经典例子如下:

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有:

(1).本题成像特点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由此可知物体在“2f>u>f”的范围内.

(2).将相关数据代入,物距u为30 cm,把这个物距代入上式“2f>u>f”,可得2f > 30 cm > f.

(3).用数学方法解此不等式得 30 cm > f > 15 cm.

易错点3.不能正确区分实际生活中的物距、像距及其变化。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字母u表示。

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字母v表示。

要认清物、物距、像、像距,清楚它们之间相互变化关系。

下面这四点很重要:

1.u>f(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适用于照相机、幻灯机).

2.u<f(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适用于放大镜).

3.像的变化像距定,即不管是成虚像还是实像,只要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4.对于照相机来说,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对于幻灯机来说,镜头到投影幕布的距离为像距.

熟悉了上面的知识点,这道题应该没问题了。

5.仅仅背熟了近视、远视应该带什么镜矫正,但是没有理解其物理原因,做题容易出错。

近视眼的人,成像在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使会聚点后移,选择合适的度数就能使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清楚的看到物体。如下图所示:

远视眼的人,成像在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使会聚点前移,选择合适的度数就能使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清楚的看到物体。如下图所示:

运用上面的知识,下面的这道经典题应该没有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中考难点、易错点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年级物理上册 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成像、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光路图...) 基础知识 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分析(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
2014中考复习“光”——透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提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