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把材料写得“实”一点?这5个方法太管用了!

一天,小明同志垂头丧气地跑到我跟前。不用他开口,我就知道又是材料上的事情。

我笑嘻嘻地问他被打回来几稿了?他比了个十字架的动作。看着他被霜打菜叶的样子,不忍再逗他,问他这次又是哪里写得不合领导心意?

原来是领导说他写的材料太空,尽是一堆大道理,不接地气,不具可操作性、可指导性,对工作推动意义不大!

说到底,就是一个问题,如何把材料写得“实”一点?

就这个重要问题,接下来我和小明同志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什么是实?

所谓实,是相对虚来说的。

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要写得实?

不是!

有时候我们写的材料,领导也会问怎么写得干巴巴的?

看来,太干了也不好。凡事都有个度,写材料同样如此。虚实结合,“干货”“水货”都要有。

何为实?何为虚?

网上一位笔杆子作了总结,一般来说,客观为实,主观为虚;任务为实,意义为虚;事例为实,道理为虚;措施、办法为实,理念、思路为虚。

要我自己说,我只能说,凭感觉!

比如,笔杆子总结的这段话我就感觉很虚。

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用身体器官去感知的为实。比如,我们要大力发展果蔬产业,这是虚。换成我们要大力发展葡萄、柚子、香蕉、白菜、萝卜等果蔬产业,这就是实,葡萄、柚子、香蕉、白菜、萝卜等果蔬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吃。

太实为什么也不好?

太实会显得很琐碎,像是简单地搞罗列,没有高度、没有灵气,材料一点也不生动,可读性不强。

什么时候该实?什么时候该虚?哪个该多一点?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动员会上的讲话要虚一点,经验总结材料要实一点,一般性讲话材料要有虚有实。

第二,如何做到实?

在讲实之前,应该不会有人问如何做到虚?

还用讲吗?我们的材料十有八九都是写得太虚、写得不够实,虚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就会的。

所以,实才是难点!

不过,也不是没有实的办法。总有一些写作大神,在他们长期的写作生涯中,找到了各种应对虚的方法,青云借花献佛,结合自己的理解,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1.写身边的事

什么是身边的事?

这个也是相对来说的。站在省级,省级层面发生的事就是身边事,站在一个单位,本单位发生的事就是身边事。

判断是不是身边事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不是本级和自己做的工作。

其实,追问材料写得太虚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你写的工作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在别人家那里借来的。

那有人就会问,领导只给了我一个题目,素材啥都没有,叫我怎么写啊?

当然能写!

如果啥都有了,还叫你写什么!?

真正的材料高手,都是会无中生有的,而且最擅长的也是无中生有。

这道题目咱放到以后讨论。

所以,要想把材料写得实,熟悉工作是不二选择。这就涉及到一项重要的工作,收集素材。

在公文写作界,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观点,我们不生产材料,只是材料的搬运工。

大家别误会,不是说抄写,抄写是绝对没有前途的。而是说,公文写作,素材永远是第一位的,一篇好的材料,永远是站在全面丰富的素材基础上的。

2.写新近发生的事

对于这点,杜甫老同志早就提出来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产品都是有期限的,没有人愿意买过期产品。

同样,领导只会关注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上面提得最响的工作就是最当紧的工作。

所以,每当上面开了一些重要的会议,我们都会把相关领导的讲话稿拿来学习学习,其中一些新的提法就是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比如,你现在还提科学发展观,而不提新发展理念,可能就是一个大问题!

在一些迎检工作中,因材料问题被问责的情形,往往也是因为材料中出现了不合时宜的词汇,马上立刻断定,是作假、是抄写,工作不认真,态度有问题。

所以,写材料的人,热点一定是要关注的,国家大事一定是要了解的。

特别是领导最近关注的事情,也一定是你要关注的重点事情。

3.数据是个好东西

数字不会说话,却最有说服力。

人对数字天生有种信任感。

比如,一加一等于二,实际上一加一也不一定等于二,但我们就是相信它。

写材料,能够在适当的位置,加点数据,一定不会错。而且,有些材料是一定要有数字的。比如,发改、财政等一些业务部门的总结性材料,没有数据根本就没法总结。

无数据不成文。

也有不少人怕用数据?一怕用错,二怕用不准确,三怕没有数据。

关于如何用好数据,也是一道题目,放在以后再说。

4.案例不能少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领导讲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企业的人爱讲故事,通过以事说理;体制内的人喜欢讲道理,通过道理讲道理。

实际上,真正的高手,都是相通的,都擅长以事说理。

道理谁都懂,谁都会说。如何让道理钻进观众的耳朵,如何让观众愿意听,这也是一道题目。

故事人人都爱听。所以,一篇好的材料,肯定少不了实实在在的案例。

不过,公文写作的案例力求简短,毕竟开会是为了安排工作,不是听讲故事的,所以在叙述上跟讲故事有本质区别。

案例来自哪里?

当然是来自基层,来自一线。

这就需要平时收集。比如,新闻媒体的报道,就是一条重要的素材来源渠道。

案例的选择上要有代表性,有典型性,有特殊性,不能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写进来,这样就达不到目的。

5.怎么做

材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安排推动工作,必须具有指导性。

也就是要教别人怎么做?

比如,要教育小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讲道理,但是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所以,还得分一二三四五,给他所具体的方法、步骤、途径、时间安排等等。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下课要认真完成作业。讲得越细、越具体越好。

所以,要研究每项工作的具体方法、步骤、要求,也就是时间表、路线图。

这些东西从哪儿来?

要从业务部门来。

这里又涉及到了素材收集的问题。

所以,现实无数次地验证了,写材料就是写素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文写作:建立三种素材库,让你文思泉涌
领导会议发言稿#写材料 #公文写作 #笔杆子素材库 #公务员
不经此坎,难成大器——如何撰写工作报告(四)
写材料掌握这个5个步骤,快速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爱看
掌握这些公文写作技巧,从此写材料不再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