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行记:波黑的美丽与哀愁

莫斯塔尔多元建筑各呈异彩

遭内战炮火摧毁的百年酒店

内雷特瓦河畔风光美丽如油画

宛如童话世界的亚伊采古镇瀑布

萨拉热窝灯火辉煌的天主教堂

欧洲网专稿(彭飞/图文)一切都得从历史名词“南斯拉夫”说起。1945年二战结束,来自克罗地亚的抗法西斯战争英雄铁托(Tito)筹组南斯拉夫联盟,包括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尔(波黑)、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斯洛文尼亚等地,成为中南欧最大的社会主义联邦。

巴尔干地区向被称为“欧洲火药库”,民族、宗教、语言、文化极其复杂,加上长期遭受四周列强侵占,西方与中东势力较劲,数百年来血泪斑斑。铁托以个人威望与强势统治,将南斯拉夫创建成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范儿,政治经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1980年铁托逝世,塞尔维亚族掌权,逐渐偏离民族平等政策,1990年前后苏联解体,东欧变色,南斯拉夫各盟国的矛盾即刻引爆,相继争取独立,展开了二战后欧洲最惨烈的区域战争。

而波黑正是这场战争的热点,数年间20万军民丧命,百万计黎民流离失所。20年过去了,这块布满历史伤痕的土地仍在缓慢地重建,许多战火废墟逐步恢复生机,我们沉默地走在波黑烽火故地,感受这个童话般美丽国度下隐隐作痛的历史沧桑。

血染的“萨拉热窝玫瑰”

波黑经历1991-1995年残酷内战后终获独立,首都萨拉热窝向有“欧洲的耶路撒冷”美称,以宗教多元性享誉欧陆,千百年来回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在此和谐并存,留下许多珍贵而华美的宗教性建筑。这种欧陆文明与中东文明的巧妙糅合,在欧洲极为罕见,成了波黑独特的美丽风景线。

记载说,萨拉热窝是本地区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既有巴黎般繁华,又充满异国风情,曾是欧洲人向往的度假胜地。造访萨拉热窝,距内战结束已20年,但战争留下的破坏痕迹仍清晰可见,与传说中的美丽国度有极大反差。

我们沿内战后重建的市政厅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拉丁桥,处处一片惨淡,山坡上人家开始亮起灯火,却毫无生气,给人格外阴森感觉。最热闹的商业步行街,不见圣诞佳节购物人潮,炫丽灯火映照的街道上散布着触目惊心的“萨拉热窝玫瑰”——人们将内战期间迫击炮弹在地面炸开的凹痕涂上红色树脂,远观如一朵朵血红的玫瑰。据报道,萨拉热窝内战最剧烈时,城里每日平均遭受400次炮击,建筑与设施几乎全毁,伤亡难以计数。

战火虽已熄灭,战争带给人们的绝望与伤痛却几乎是永恒的。原本熙来攘往的商业大街偶尔三几个行人低头匆匆走过,品牌橱窗常被宣泄愤懑的涂鸦覆盖,美食餐馆前的桌椅不见人影。而教堂仍是热闹的,活过来的幸存者更祈求精神上的慰藉。天主教大教堂外教皇塑像下有个女孩枯坐了半个小时,老树下一个满脸愁苦的青年仿佛在寒夜里冻成石像,他们面前便是一幅仍在滴血的“萨拉热窝玫瑰”。

深深感受这座城市的伤痛与彷徨,游览萨拉热窝,你不能只做一个兴冲冲的观光客。此后数日,游览了科尼茨(Konjic)、布拉加伊(Blagaj)、莫斯塔尔(Mostar)和波契泰利(Pocitelj),沿途最常见的是墓地,几乎每隔一段车程便见到一片白色石柱指向蓝天的新辟墓园。市区观光时,经常就在繁华闹市街头,惊见壁上弹孔累累如蜂巢,自动步枪与重型机枪留下各类型恐怖狰狞的窟窿。有些房屋重建或翻新了,有些仍停留在20年前的那一刻。当地人不再驻足注视这些战争遗迹,似乎都已如常地生活,我们只能好奇如此生活常态,却不忍掀动那一页人们刻意以冷漠去回避的历史。

南斯拉夫曾是理想主义的亮眼标签,多元民族、文化与宗教组建的祥和社会,没有极端化,也不存在歧视。作为无神论社会主义者的铁托去世时,怀抱《可兰经》下葬,始终秉持包容与相互尊重的理念,举世共赞。然而,传奇并未延续,民族主义与宗教偏执撕裂了这个联邦,一场内战将巴尔干打回一战前混沌状况,而回教徒过半的波黑更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波黑正在努力重建与恢复独特的多元色彩,向游客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欧洲。在萨拉热窝、莫斯塔尔等大城市,各种宗教的建筑是共生并存的。刚穿过犹太教堂,拐个弯便见到歌德式天主教大教堂,不远处可瞧见深蓝圆穹的东正教堂;而继续前行,却是奥图曼帝国修建的土耳其社区,矗立着尖塔古老回教堂。世代共同生活在同一城市里,喝同一条河的水,尝同一条街的咖啡与面包,而战争与屠杀就在邻里间残酷展开,确实令人感到不解与沉痛。

各宗教共生并存

莫斯塔尔有座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桥(Stari Most),衔接内雷特瓦河(Neretva)两岸,左岸是回教社区,右岸则属克罗地亚族群的天主教教区。这座建于16世纪的美丽拱桥不仅连接两岸人民,也是一种文化互通与交流的象征,多年来几乎成为波黑的标志。然而,古桥于1993年内战期间遭炸毁,战后人们从河里打捞桥墩石块,努力将古桥恢复原貌。夜里特到古老回教堂眺望古桥,它散发出一股瑞丽而祥和的柔光,让两岸不同层次的灯火链接成一道美丽的彩带。

古桥边堆放着一些炸毁的古桥石块,有人在废墟上立了一块石碑“Don't forget '93”,乍看以为是一种仇恨的宣泄,但它其实是沉痛的警世之言。不可忘记的并非民族间的杀戮,而是对一个和谐社会的破坏,一种美好生活的沉沦,人性阴暗面在偏执障目时将乐土化为炼狱,这场悲剧人人都得牢牢记住!

波黑千年来历经土耳其与欧陆占据而形成的独特多元风情,正是多年来旅行者所向往的,而内战间各种矛盾集中喷发,经常相见问好的邻人一夜之间竟举枪相向,情节宛如荒诞剧,叫人不得不深思。漫步巴尔干这块血迹已干的土地上,心情难以平静,仿佛走在崎岖历史古道上,听着周遭阵阵幽幽的长叹。

美丽河山恍若童话

此次造访波黑,取道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穿过克罗地亚都城萨格勒市,便跨界进入波斯尼亚地区。沿途群山环抱,溪流清澈,深秋里红黄绿诸色层层叠叠,汇成绚烂山水美景,让人时时感觉走在画图中。

最先抵达的亚伊采(Jajce)古镇曾为波斯尼亚古国都城,数百年的城墙、碉堡仍然屹立,走在洒满金黄落叶的百年石板古道,穿梭石块堆垒成的民房,午后阳光暖着心情,宛如一个依然徘徊人间的童话世界。尤令人惊叹的是古镇正下方便是落差达30米的普利瓦(Pliva)瀑布,从瀑布下方仰望古镇,一栋栋童话般的美丽房屋像在水上漂流,不似人间景致。

距莫斯塔尔约30公里有个布拉加伊小镇,被旅游杂志标记为40处必游的神秘景点——回教徒修道院,就在小镇深处,也就是风光明媚的布纳河源头。在小镇中心下车,沿布纳河走一段秋色缤纷山路,水声如乐相伴,心绪顿时沉静。修道院保留奥图曼时代古朴风格,由早期的商旅物资交换站演变成为回教徒向往的清修圣地,这里遗世独立,游人都自觉地静默并放轻脚步,在清脆水声伴随下走一趟洗涤心灵之旅。

波黑驱车南下至克罗地亚接壤边界,会经过原义为“休息”的小镇波契泰利,奥图曼帝国在此商旅必经而兵家必争的险要据点建造多个碉堡。在岁月与内战战火摧残下,碉堡多已坍塌,但高踞山头的雄姿依然展现无限魅力。上碉堡要爬一段石板路,不谙英语的农家大婶提着篮子兜售当季桔子与果干,半山腰有座百年回教堂,四周田家庭院深深,透过金黄葡萄藤架窥看,满园斑斓秋色扑面而来。攀登山顶视野顿然开阔,碉堡已成危楼,山下内雷特瓦河在此美丽大转弯,河畔一片橙瓦白墙民居,衬着青黄交错秋叶林,简直就是一幅重彩油画。

波黑,总在不为人知之处,散发令人惊艳魅力,而美丽不为游客而造,静静地等待你用心来发现。

带着沉重走向明天

游览萨拉热窝老城区时,我们一再惊叹其古老文明,女导游莎拉坚定回应说:“We are old, but not past.”

波黑背负着沉重历史伤痛,但人们不曾被仇恨掩埋,他们努力重建家园,将被毁建筑恢复原貌,珍惜对古老家园的记忆。沿途所见许多波黑百姓,往往一脸凝重,眼神总是若有所思,对外来游客不主动表达友善,却有一种民族自尊与对未来的自信。

莫斯塔尔的年轻导游迈克仅25岁,已大学毕业,内战时他尚年幼,家人也都说不清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他的记忆里只有一些朦胧的恐惧。迈克与同年人都努力忘记这段悲剧,他总以阳光般笑容回应我们对波黑前景的悲观:“许多事你是无法阻止其发生,但明天的路还是要乐观地去走。”

我们的旅游车司机鲁卡是克罗地亚人,内战爆发时仅8岁,父亲赴前线参战,他每天都到村口眺望,期盼父亲平安返家,也祈祷战争早日结束。鲁卡和迈克之间没有战争阴影,两个曾经敌对国家的子民相处融洽,经常以共同语言倾诉生活经历。对年轻一代而言,战争已是一个过去的记忆,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空泛的诉求,他们更期待的是明天更美好的生活愿景能够实现。

记得走出瀑声四起的布拉加伊修道院大门时,背后传来急促跑步声,那名接待处的妇女气喘吁吁地赶到面前,圆脸涨得通红,她以不流利英语说我们团员落下手机。向她一再致谢,戴着黑色头巾的她一脸的腼腆、淳朴而满足的笑容,在阳光下霎时定格成永恒的记忆。

波黑,这个在战争废墟上蹒跚起步的国家,必将因为善良而美丽的心灵,重新书写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尔干10国游6
巴尔干的耶路撒冷:萨拉热窝
第二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 消费水平非常低 月薪3000也说走就走
5月29日免签!物价堪比中国县城的波黑浓缩着整个欧洲的精华
走进萨拉热窝
波黑内战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