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棺材里面陪葬了一块裹尸布,孙殿英随手把它扔了,几十年后为何卖1.3亿?
之所以被拍出高价,那是因为这块布并不是一块普普通通的裹尸布。而是当时随乾隆一起下葬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有眼不识金镶玉,天价孤品被随意丢弃

近代有名的军阀盗墓贼孙殿英,在抗日期间肆意破坏洗劫了慈禧、乾隆和康熙等人的陵墓,抢走了无数珍宝,致使许多重要文物被破坏和流落海内外。

这里所说的“遮布”正是当时覆盖在乾隆尸身上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彼时,孙殿英一群强盗炸开了墓室,将金银财宝尽数拿走。却把具有收藏价值的字画撕毁的所剩无几,而经被在他们眼里更是一块破布。

在把经被上面缝制的珍珠金线拆走后,他们就将被子随意丢在了一旁。后来在前清遗老遗少闻讯前往重修入殓时,看见了这个只闻其名的经被,这才得以留了下来。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陀罗尼经被都配得上“天价”二字。其实孙殿英洗劫过程中该经被有两条,一个是慈禧的陪葬,一个就是乾隆的这个。

不过后来有专家说,慈禧那件是明黄色,而乾隆这件是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正黄色,二者的等级规制不能相提并论。

该经被长2米,宽1.38米。颜色呈古铜正黄色,由藏羚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缂丝而成。工艺十分复杂,是乾隆的私人高级定制。

工艺上讲,缂丝自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资料显示,缂丝最早存在于汉魏时期。织造方法上讲究“通经断纬”,唐朝时期就已达到了顶峰。

不过到了元明清时期,缂丝制品就成了皇室御用之物,彻底被皇室垄断。朝野民间难以得见。

其制作流程也是相当复杂,通常一条经被需要一位技师耗时几年完成。缂丝成品强度高,韧性好,可长期保存不褪色,不腐烂。

从文化价值上来讲,陀罗尼经被更是宗教和皇室的双重结合。缂丝工艺应用于经被最早起源于明代,由藏地入传。

当时,密宗盛行于世,金刚上师将72种咒语用梵语或藏文印于经被,以达到慈悲救世的愿望。每一个咒语都是在赞美功德,超度往生,所以用于皇帝下葬也是有让其早登极乐之意。

最后就是这收藏价值。什么是最好的藏品?除了必须要有的欣赏价值外,那当然得是能升值且有价有市。

乾隆的这条缂丝陀罗尼经被,前虽有古人,但不及这个规格大工艺精。较有名的康熙那条如今在私人藏家手里,慈禧的也是属于国家,现位于慈禧地宫用于展示。

而“后”则更是再无来者,缂丝工艺本就复杂,一度失传,所以难以复刻。该工艺现也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于缂丝陀罗尼经被的鸿篇巨制恐怕难以超越。

传奇拍卖经历,从9万到1.3亿的华丽蜕变。

这条经被此前具体经历了什么已经无人说清。它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则是在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

因为史料对其记载较少,且此前一直被皇室垄断,所以鲜少有人熟知。当它出现在拍卖会上时,众人对它并没有多大兴趣。

但是一位业余收藏家秦先生,在看到这条标价8万元的“清末黄缎子袈裟”时,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他看这条被子暗纹精致,隐约还有字符,觉得非同小可。凭着直觉,秦先生在拍卖结束后找到了拍卖公司,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它。

虽说9万元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事实证明秦先生赚大发了。在买到之后,秦先生走访了多位文物专家帮忙鉴定。

看过的专家都表示,无论是缂丝还是宗教经文,都显示着此物非同寻常。

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院张淑芬告诉记者,该被最终被鉴定为清中期的陀罗尼经被。但由于当时资料有限,来历并没有下定论。

在后来的多方会审和大量史料传说的研究中,最终确定这是西藏大活佛在乾隆八十大寿上送给乾隆的贡品。目的是用来陪葬往生,因孙殿英而流落民间。

2008年,秦先生收藏的这条经被以6550万元的价格被一位年轻女士拍走。不过秦先生的预期成交价本该是9000万元,对此他很不满意。

直到2010年,该经被以1.3亿元的价格成交,轰动一时。也不知那位秦先生面对如此大的差价是否心有不甘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殿英扔掉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亿,为何值如此天价?
用来给乾隆皇帝包裹遗体的裹尸布,为何能拍出1.3亿的天价?
孙殿英扔掉的乾隆裹尸布,居然拍出1.3亿天价,到底贵在哪里呢
微头条
孙殿英扔掉的乾隆“裹尸布”,拍出了1.3亿天价!网友:贵在哪?
孙殿英扔掉的乾隆“原味”裹尸布,被拍出1.3亿,它值这个价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