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的“五过”
                                     家庭教育的“五过”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更新的产品很快,那么作为家长是否想过更新你的教育观念,是否想过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否去深入的了解孩子。是否想过你的爱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一大推的问题,要不断的反思来改变作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的孩子是独生女子,所以我们担心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唯一所以急躁的使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说,我们是爱孩子的,是的,所有的家长都是爱孩子,但不要伤害到孩子。你的教育方式太过,走了极端。

家长过分的溺爱。独生子女的唯一性,让我们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却让我们的爱泛滥成灾,爱要科学,不是一味的给予就是爱,看到邻居家的小宝宝每天都六个大人围着转,俨然一个公主,只要一个大人批评,就会引来五个人的攻击,就这样宠着,惯着,这样养成孩子任性,不懂是否,自私自利等,我真的很担心,孩子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爱并不是惯着。

家长过分的保护由于独生子女,让家长倍加小心,恐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可是你的保护,让孩子不能体验生活,不能感知社会,成了生活的弱智,能力的失调者。班级的一个男孩子,由于家长的保护过度,都初中生了,还不会生活,所有的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些劳动任务奶奶来替完成,你的过度保护,让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你现在帮助他,可是他的未来怎么去独立。

家长过度的干涉。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除了接受你的抚育,还要自己慢慢感知社会,体验自己的成长过程。现在的家长干涉太多,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活着,也让孩子苦恼每天为大人而活,所以孩子和大人都很累。放手一些,让孩子自己去成长,很多家长什么都想替孩子出主意,都想干涉,可是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少了创造力,就做不了他自己。

家长过度的指责。说实话,家长的指责我真的无法恭维。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走极端,心情好了,就惯着宠着,当孩子出了一点问题,就是指责,一下子就把孩子数落的一无是处,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和勇气,你的指责就是图自己一些心情痛快,但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心灵折磨。对孩子的评价就是给孩子努力的动力。不要动不动你就把孩子的缺点放在嘴上,我时常会问,你做孩子的榜样了吗?你在指责孩子缺点时,反思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

家长过度的期望。我们的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天才,都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未成的梦想,接触了三年的家长,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们根本不去了解孩子,用自己的意愿来给孩子规划未来。孩子是你的,但最主要的是孩子要做他自己,你的期望过高,造成你对孩子的满意度低,影响你们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找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幸福,他们的成长空间被挤压的无法喘息。

  孩子是我们的,但不要做我们。我们有责任教育他,做回他自己,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他自己,学会生活,用你的爱唤醒孩子飞翔的梦想。只要我们科学的爱,科学的教育,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奇迹。


 

                  教育孩子,打?不打?


 
     一位妈妈说:“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话。每次我都会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家就痛打一顿,但是,打完以后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岁,虽说不听话,但总归是心疼的。”

妈妈还说:“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后悔,生怕打孩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到底该不该打孩子?打了孩子后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打骂孩子时,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新时代的父母,已经没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让自己不打孩子。这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支招】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总是不听话,家长该怎么教育呢
中华家庭教育免费家长学堂 第四十七讲:不当的方法
学会“正面管教”,让孩子生命之花绽放
我家教故事征文(家长篇)
家庭教育:孩子叛逆期不听话,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学会与孩子和谐共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