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气管镜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200年前,内镜就已经出现了......
——早在200年前,人们就开始探讨用内镜检查和治疗腔内疾病。1806年Bozzinl借助蜡烛光用铜管来治疗肛门和子宫等腔内疾病,此后在1867年Desormeauk用酒精和松节油燃烧所发的光,制造出检查尿道的内镜。其后的科学家也曾用镁灯经反射镜作为照明,进行内镜检查。
直到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后,内镜的照明设备才有了显著的进步。Nitze于1879年先后制成膀胱镜、食管镜和胃镜。1881年Mikuliez第一次用所制造的胃镜成功地诊断胃幽门癌,1889年von Hacker第一次用硬质食管镜诊断食管癌并成功地用它取出食管中的骨性异物。
气管内镜检查迟于其他内镜检查,因内镜检查需要通过咽喉部有一定的难度。1828年Green发现喉部能耐受异物,经过多年的努力,21年后他报道了喉、气管导管插入的方法。1897年德国科学家Killian首先报道用长25cm、直径8mm的食管镜,第一次从气管内取出骨性异物,开创了硬质窥镜插入气管和支气管进行内镜操作的历史。
1907年Jackson将微型电灯泡装在镜管的尖端,增加了亮度和视野,克服了后照明亮度不够的缺点。同时他还发明了各式各样的钳子来钳夹组织和异物,用于诊断和治疗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疾病,完善了硬质气管内镜。
硬质气管镜可检查气管支气管的肿瘤、结核、炎症、出血、异物、分泌物阻塞或腔外压迫性改变,对明确病因、解除梗阻、控制炎症和止血凝血都有积极意义。但是硬质气管镜的检查范围有限,且需要在全麻下操作,临床应用曾一度受限。
随着光导纤维的发展,变硬质不可曲的内镜为可曲性的内镜提供了基础。纤维光导学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应用于医学领域,历经近100年。纤维光学的透光系统有许多特殊优点,如可在弯曲的条件下导光且导光性能强,受外界干扰小,装置灵活等。
在医学上利用这些特点,将其制成软性可弯曲的内镜,可向任何方向导光,进入硬质内镜不能达到的地方或角度,进行检查、观察正常形态和辨别异常病变,加之它照明度好,可以看清微小的病变。
早在1870年,英国科学家Tymdall研制成玻璃纤维,能保持透光特性。1930年德国学者Lamm提出利用此种玻璃纤维制造可曲式胃镜,经过20多年的研究,到1950年荷兰的Heel和美国的Brien才相继将玻璃纤维制成束状,并使光线能通过每根纤维向前透射。
美国学者Hirschwitz等于1957年首先介绍用作检查胃肠道的胃十二指肠纤维镜,5年后日本的町田(Machida)厂对此种纤维镜进行了改造,1964年日本OLYMPUS厂又对之进一步改进,增添了照相机,池田(Ikeda)设计了进入肺叶各分段的支气管内镜,制成标准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使它能直接进入所要检查的病灶部位,采取病理组织和做细胞学检查。
1967年池田正式将其命名为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 。1970年池田又在美国内镜学会上介绍了安装有摄像机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及支气管镜的动态记录,后来又安装有摄像机和微电脑控制的电子纤支镜。通过屏幕显示和对有意义的病变做摄影和录像,进一步供研究和资料保存。自1964年以后的30多年来,纤维支气管镜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较硬质镜显示出许多优点:
■ 镜体较软,病人容易耐受在病人自然仰卧位或坐位时均可检查。
纤支镜通过口或鼻腔插入气管,一般不需全麻,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可在门诊进行,病人易接受。
■ 扩大了适应证
由于纤支镜柔软,故对颈部疾病、牙关紧闭、脊椎疾病的病人本来不能接受硬支气管镜检查的,也能用纤维支气管镜完成支气管一肺部疾病的检查。病重和老年体弱者也能耐受操作。即使危重病人或在施行人工呼吸机治疗的病人,也可在床边通过气管插管或经气管套管口插入纤支镜,进行局部检查或治疗。
可视范围扩大,可以进入任何一段支气管看到亚段支气管,超细支气管镜可见7级以下的亚亚段支气管,对病灶进行细致的检查,完成内镜下的摄影、取活体组织和细胞学标本,或做局部支气管造影和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等。镜下还可引导各种治疗,大大拓宽了适应证。
■ 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的阳性率高
由于可视范围增大,扩大了在直视下取得细胞学和组织学的诊断标本,如果病灶位于肺的周边,超越了纤支镜的可视能力,可将毛刷、小刮匙、活检钳等通过纤支镜的顶端沿x线胸片、CT定位或支气管造影证实的部位方向插进,或在x线电视透视下夹取病变标本或刷取标本。
■ 纤支镜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是操作简单,易掌握,较安全,并发症少。
但是纤支镜也存在着许多缺点:由于纤支镜比硬质镜的直径小而细,作为早期诊断获取小的病变标本是足够,或在简单的治疗中如抽吸痰液和摘除微小的息肉和小异物,但对较大的异物或清除大量的积血块就不够,或不如硬质窥镜;术中通气不如硬质镜,易发生低氧等并发症;出血较多时还易污染镜面,致视野不清,使操作变得困难;目镜观察范围小,操作者易疲劳,其他人也无法同时观察。
近几年由于数字成像技术的进步,纤维内镜操作也可以在内镜图像电视系统监视下进行操作。在纤维内镜的目镜处连接一微型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接口,可将图像转变为数字信号,再在电视系统显示,如Panasonic松下内镜图像电视系统、SONY全数码内镜图像电视系统、EVIS CV一200/230内镜图像电视系统等,能够提供适时图像捕捉、录像、编辑等功能。
电脑纤支镜图文处理系统是最新的电脑科技和临床医学相互结合的产品,操作简单,改变多年来依靠手工书写检查报告的惯例,使检查报告焕然一新。
但纤维内镜体内玻璃纤维常过度弯曲而易折断,失去导光性能,维修和保养较复杂;在消毒方面,因它不耐高温,也不能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往往不够彻底,用气体消毒所需的时间长,实际应用困难。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可曲式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应运而生,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完善。1983年美国的Welch Allyn公司率先将电荷耦合器(CCD)安装在内镜前端,类似一微型摄像机样装置来代替原来的内镜头,由电缆代替纤维束传像,而非通过棱镜或导光纤维传导。
这种CCD能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视频处理,即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加工处理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图像储存和再生,并最终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具有影像清晰,色彩逼真,分辨率高,还有放大、照像、录像、微机处理、资料储存、易于操作、更为安全及便于消毒等优点。经过反复技术改进,1987年2月,日本Asahi PENTAX公司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可弯曲式支气管镜。
此后,日本的OLYMPUS、Machida公司及德国的Wolf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子支气管镜产品。
但目前仍然以日本OLYMPUS、PENTAX和FUJINON公司的产品规格齐全,性能好,质量优,占领先地位。电子支气管镜的操作部和成像原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操作时术者不再对着内镜目镜进行,而是对着电视屏幕,更加舒适、方便,图像更加清晰,持久耐用,易于消毒,成为未来气管镜检查的主流镜种。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将纤支镜检查技术引入床,近年来电子内镜也逐渐普及,但尚缺乏这方面的专著,如何使用、保养和消毒,与纤支镜比较又有哪些不同,是我们初学者应尽快掌握的问题。
电子内镜的使用范围与纤支镜相似,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镜种不断问世,如超声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等,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了解这些新动向,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虚拟导航支气管镜(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VBN)是一种可以显示到达外围病变的支气管路径的虚拟图像并导航支气管镜。
目前研究报道了 VBN 联合支气管超声检查引导鞘(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with a guide sheath,EBUS-GS)在外周肺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有研究指出 VBN 联合 EBUS-GS 可以明显增加诊断率。
鉴于此,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的 Ikezawa 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探讨 VBN 联合 EBUS-GS 在外周肺部孤立性周围型毛玻璃样(ground-glass opacity,GGO)为主病变中的诊断作用及与诊断率有关的临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Ann Thorac Surg 杂志上。
研究介绍
研究纳入 2004 年 5 月至 2015 年 9 月于该机构行 VBN 联合 EBUS-GS 经支气管活组织检查的 169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 GGO 为主病变。
GGO 为主病变的定义为 CT 纵隔窗最大肿瘤面积比肺窗中减少 50% 或更高,没有实性成分病变的 GGO 为纯 GGO,而具有非均质衰减和实性成分的病变为混合 GGO。
169 例患者病变平均直径为 23±8 mm,31 例为纯 GGO 为主病变,138 例为混合 GGO 为主病变。74 例位于右肺上叶,10 例右肺中叶,34 例右肺下叶,39 例左肺上叶,12 例左肺下叶。
在行 EBUS-GS 的 169 例患者中,20 例纯 GGO 为主病变和 96 例混合 GGO 为主病变成功诊断。而在 156 例支气管内超声下可以显像病变的患者中,17 例纯 GGO 为主病变和 94 例混合 GGO 为主病变成功地得到诊断。而且,其中有 2 例患者发生了气胸。
经 EBUS-GS 成功诊断的 116 例患者中,114 例病变证实为肺腺癌,2 例为炎症。其中,99 例行手术治疗,12 例行放射治疗,剩下 2 例临床随访。
在经 EBUS-GS 未成功诊断的 53 例患者中,40 例行手术治疗,3 例行放射治疗,10 例临床随访。术后最终诊断共发现肺腺癌 138 例及黏膜相关淋巴瘤 1 例。
通过对成功诊断和未成功诊断病变的患者比较发现,诊断成功组的患者病变较大(22 cm vs. 18 cm)且主要表现为 1 型 CT 征象(支气管可以直接到达病变部位)。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较大和 1 型 CT 征象是诊断率的重要预测因素。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只有 1 型 CT 征象为重要预测因素。
结果评价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IIIB/IV 期肺癌患者的 5 年存活率低于 5%,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部孤立性周围型 GGO 为主的病变检出率明显增加。EBUS-GS 对于外周肺部 GGO 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VBN 联合 EBUS-GS 对于外周肺部 GGO 为主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性,而且病变较大及其 CT 征象是诊断率的重要预测因素。
随着CT技术的普及,以肺癌为首的肺外周小型病变的发现率非常高。但遗憾的是,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率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支气管镜和附件顺利到达目标病变的难度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日本岐阜县综合医疗中心的浅野文祐教授提倡使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开展支气管镜检查,本期内容中,浅野教授将针对虚拟导航“DirectPath”展开讲解。
DirectPath的有用性
根据2004年到2013年间发表的13篇VBN相关论文结果,使用VBN系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整体的诊断率为74%,2cm以下病变的诊断率为67%。与ACCP指南报告的数值(整体:57%,2cm以下:34%)相比,诊断率有显著提高。同时,浅野教授团队还和多家医院共同开展了以下两组随机对照试验(RCT):
试验1的结果显示:使用VBN组的诊断率为80.4%,未使用VBN组为67%,使用VBN组的诊断率更高,并且整体检查时间以及实施活检前所需时间都显著缩短。
试验2中两组均使用1.2mm钳道的超细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由于钳道直径的限制,未使用超声探头和引导鞘。最终结果显示:对于右肺上叶病变、肺外周病变以及X光图像观察不到的病变,在使用VBN后,诊断率均有显著提高。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虚拟导航的优势在于,通过模拟路径引导支气管镜到达病变,提高诊断率的同时缩短检查时间。
DirectPath如何应用
那么该如何应用呢,新型支气管导航系统“DirectPath”,只要设定目标就可以自动生成支气管路径,并生成沿该路径的虚拟内镜图像,为了配合实际内镜图像,还能够转动虚拟图像进行显示。在检查中显示的导航图像,除了虚拟图像以外……
EBUS简介
超声支气管镜(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是一种将超声探头与支气管镜相结合的检查设备,可以实现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搭载的彩色能量多普勒扫描可以观察病灶血流及血管,增加了穿刺的安全性。
适应症
1、肺癌的诊断及TNM分期;
2、肺内及纵隔肿瘤的诊断;
3、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
优势
1、与普通纤支镜相比
EBUS可以借助超声探头观察气道外的结构,就像是呼吸内科医生带了透视眼镜一样,明察秋毫,具有敏感性高,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
同时借助多普勒超声功能,还能够分辨出肺部支气管外的血管,能够实现超声引导下的管腔外精确穿刺,使得过去出血的风险大大降低,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2、与纵隔镜相比
EBUS不仅能覆盖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临近的肺组织,还可以应用于纵隔淋巴结、肺门或纵隔肿块的活检,与纵隔镜相比,创伤更小,花费更少,更易被接受。
什么是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               EBUS-TBNA的概念是超声支气管镜(EBUS)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超声探头的设备,结合吸引活检针,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搭载的电子凸阵扫描的彩色能量多普勒,同时可帮助确认血管的位置,防止误穿血管。
EBUS能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的病变的具体位置,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导下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
——普通的支气管镜检查,只能看到支气管腔内的病变,腔外面的病变是看不到的。气管超声引导下的针吸活检术(EBUS-TBNA) 和传统的纵隔镜相比更加微创安全,无需全麻气管插管,操作更简便,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相比,EBUS可清楚地显示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有效的解决了传统TBNA 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纵膈疾病的诊断率。该技术目前国内仅少数大型医院开展,在省内属领先水平。这项技术的引进将会使我院病变的诊断水平大幅度提高。
与传统的纵隔镜手术相比,支气管腔内超声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可清楚地看到支气管腔外周围4厘米范围的病灶,显示出气道外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与占位性病变的关系,解决了传统气管镜穿刺只能进行“盲穿”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有效避免了对周围大血管的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
据悉,此项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微创新技术,其在肺癌诊断和纵隔淋巴结分期、气管外肿物的穿刺、肺外周小结节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认可。尤其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支气管腔内超声还可结合使用吸引活检针,直接取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及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肺癌诊断、纵膈淋巴结及纵膈疑难病的诊断,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率。
为什么要开展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
过去相当一部分患者行胸部CT检查发现胸部肿块或者纵膈淋巴结肿大,但是病变位置在纵膈内或者支气管管壁外,这些部位的病变诊断困难,部分患者需要纵膈镜外科手术 (如图1:胸骨旁第2肋间做皮肤横切口;图2:切开骨膜,自胸骨向纵膈游离;图3:放入纵膈镜进行观察),较为痛苦,所以要开展更为先进的EBUS-TBNA技术。
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好处
EBUS-TBNA可清楚地显示气道外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在超声图像的实时监测下进行经气管支气管针吸活检,彻底解决了传统TBNA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对周围大血管的损伤,提高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与纵隔镜检查术相比,EBUS-TBNA无需气管插管,微创且安全,操作更简便,医疗费用也更低。
同时,EBUS-TBNA具有微创、安全、诊断率高等特点,在判断纵膈、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及评估肺癌纵膈淋巴结分期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能够显著降低现有技术的风险和创伤。除了上述优点外,EBUS-TBNA能够获取足够多的组织用于EGFR、ALK、ROS1、C-MET等分子检测,可以更好地指导肺癌等分子靶向个体化治疗。
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范围
该项技术使纤支镜的应用范围由腔内病灶扩展至腔外,可用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下病灶,表面黏膜正常而疑有管壁或管外浸润性病变者,周围支气管小结节病灶,纵隔内病变(包括肿大淋巴结等的鉴别),纵隔、气管、支气管病变需穿刺定位者,气管、支气管病变治疗后诊断与疗效评估,以及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诊断和指导价值。
EBUS-TBNA适应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肺癌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评估● 术前淋巴结分期● 术后淋巴结转移评估● 化疗后纵隔再分期2),纵隔肿瘤的诊断3),淋巴瘤的诊断4),结节病的诊断5),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6),纵隔囊肿的诊断7),其他
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预防与救治
——由支气管镜诊断或治疗性操作所引起的下呼吸道单次出血量≥100 ml的急性大量出血,即称为“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是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最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其发生突然,并可迅速造成患者气道阻塞,引发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甚至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死亡。
1病因及流行病学      我国33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呼吸内镜中心的回顾性调查(2001--2013)结果显示,498 053例次接受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的患者中,发生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194例次,其发生率为39.0/10万;其中死亡21例,死亡率为4.2/10万,而针对这一并发症的病死率则高达10.8%(21/194)。
  由此可见,支气管镜下的常规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以及支气管镜下的热烧灼治疗是导致大出血最常见的操作。
2预防策略一、术前评估 术中监护    1、对于所有拟行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患者,均应在术前进行评估,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心、肺功能测定,必要的实验室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2、对于拟行支气管活检或穿刺针吸活检的患者,应在术前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若患者一直在口服抗凝剂,则应在检查前至少停药5 d,或用小剂量维生素K拮抗;若患者一直口服氯吡格雷,则至少在检查前7 d停药;单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可不停药。)    3、对于有出血危险的患者(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尿毒症、肝功能不全等),即使仅行普通支气管镜检查,也应在术前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   4、对于拟行镜下介人性治疗操作的患者,均建议术前行增强胸部CT检查,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及其与周边毗邻器官(如血管等)的关系。
在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过程中,所有受检者均应进行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1、通过鼻、口或人工气道给予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2、对于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在持续给氧情况下仍不能纠正的低氧血症患者,即使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也应在术中进行心电监护。    3、预计术中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如病情需要必须紧急行支气管镜诊治,则建议在术前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发生出血时气道积血的及时清除及人工通气,可选用的方法包括气管插管、喉罩、硬质支气管镜等。
硬质支气管镜      大咯血的死亡原因通常是窒息,应用硬镜处理大咯血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硬镜可保证有效的通气,允许应用内径较大的吸引管排出积血和清除血块;通过硬镜可对出血部位进行填塞治疗,并且可在直视下应用激光或电凝等技术止血;此外,纤支镜亦可通过硬镜进入较深的气道清除积血等。
二、相关器械和药品准备    由于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发生突然,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支气管镜室必须配备相关的药品和器械,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更新,以确保抢救时的需要。需配置的器械:    (1)供氧及吸引装置;    (2)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护仪;    (3)开口器、喉镜、牙垫;    (4)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引导钢丝;    (5)可进行腔内压迫止血的球囊以及相应的导引钢丝;    (6)可进行心肺复苏和患者搬运的检查床;    (7)除颤器及人工呼吸器。需配置的药品:
(1)局部用药:
①肾上腺素:配成1∶10 000溶液(2 mg肾上腺素溶于20 ml生理盐水);
②去甲肾上腺素:配成1∶10 000溶液(2 mg去甲肾上腺素溶于20 ml生理盐水);
③凝血酶:配成50~200 U/ml稀释液(200 μg凝血酶20 ml生理盐水)。
④冰生理盐水溶液(4 ℃)。
(2)静脉用药:
①垂体后叶素:用时配成6~12 U+5%葡萄糖溶液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或10~20 U+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
②蛇毒血凝酶:用时配成1~2 kU,静脉推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均可,也可局部应用;
③环甲氨酸:500~1 000 mg,静脉推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均可,也可局部应用;
④酚妥拉明:0.17~0.40 mg/min,静脉滴注。
(3)其他抢救辅助药品。
三、操作注意事项   1.病灶区域的血供及其与周围血管之间关系的判断:    术前:胸部增强CT了解病灶的血供、病灶区域内及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    术中:镜下观察病灶血供(通常血供丰富的病灶色泽多呈暗红色,质地多松脆,部分病灶可有搏动感,遇此类病灶,有条件时可先采用支气管腔内超声、窄谱、荧光支气管镜等技术对病灶进行扫描,以进一步了解血供情况。)
2.对血供丰富病灶的活检:     可采用细胞穿刺针先行针吸活检,若出血明显时,应避免行常规活检或更换其他部位再取活检。
3.恶性气道阻塞的腔内介入治疗:     目前常用的电刀、激光及冷冻等方法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较多时可改用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的方法撑开阻塞部位。
4.支气管腔内高压球囊扩张治疗:     此法相对比较安全,有时也会造成狭窄段及其周围气道的撕裂,损伤严重时可造成致命性大出血。为避免应注意以下原则:   (1)球囊直径和长度:直径不宜超过气道的正常直径,长度也不宜过长以避免对远端气道的损伤;   (2)加压扩张时,初始压力一般不宜超过3个大气压,确认初次扩张后无明显出血,可逐步加压;   (3)恶性气道病变质地多较松脆,一般不宜进行腔内高压球囊扩张,以避免其组织挫伤后大出血;   (4)为避免扩张后大出血导致窒息的发生,建议术者在每次扩张后先观察,待确认无明显出血后再撤出。若发现有较多出血,可随即将球囊再度充水进而实施压迫止血(一般可持续5~10 min)。若持续压迫后创面仍有较多出血时,可再度充水压迫止血,并可适当延长时间(一般可持续20~30 min),同时考虑做好外科手术干预的准备。
3大出血后的急救    一旦发生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除操作者外,支气管镜室的相关辅助人员均应迅速赶到现场协助展开对患者的救治。    通常急救可按以下流程展开。①迅速提高吸入氧浓度     尽可能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②保持气道的开放    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在保持气道开放的同时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最迅速且简单的方法是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所选气管导管最好是7.5号的加长气管导管,必要时可辅以人工通气,以保证组织的供氧。)③调整患者体位至患侧卧位     患者取患侧卧位后,可有效防止患侧肺内的积血溢入健侧肺,同时亦可使已经残留于健侧肺内的积血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通换气效率,有效提升血氧饱和度。④紧急止血治疗局部止血:    (1)局部止血药物灌注:对镜下可见的出血区域用冰生理盐水及1∶2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局部灌注,同时还可采用200 U的凝血酶溶液灌注。(尽管此法疗效有限,但可一定程度减缓出血势头,为其他止血方法提供可能)    (2)机械性压迫止血:常用支气管镜插入部末端填塞止血叶段支气管。(硬质支气管镜:凡士林纱条或浸有止血药物的棉球局部填塞压迫止血;可弯曲支气管镜:最有效的是腔内球囊压迫止血,球囊的压力不宜过高,一般为1~2个大气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可视病损区域来说是机械性压迫止血,而对非可视的远端气道出血而言,该方法实际上是气道的填塞止血。紧急情况下,该方法是一种快速且有效的止血方法。全身药物止血:    (1)垂体后叶素:支气管镜操作相关大出血大多来自于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因此,垂体后叶素往往是最有效的止血药物,一般静脉注射后3~5 min即可起效。合并有冠心病、未控制的高血压、肺心病、心力衰竭及孕妇等慎用。(用法:垂体后叶素6~12 U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约15 min注射完毕,之后以垂体后叶素12~18 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维持。)   (2)促凝剂:蛇毒血凝酶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双重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静脉和局部均可使用。(静脉用药方法:1~2 kU静脉注射,5~10 min起效,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3)其他药物:酚妥拉明是短效的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体循环及肺循环的压力,可用于垂体后叶素无效或有禁忌者。(用法:10~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
⑤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    对于支气管循环系统来源的大出血,BAE是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即刻止血率高达73%~98%。在以下情况中可以选择BAE治疗:   (1)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无法实施的大出血,可施行紧急BAE止血;   (2)反复间断咯血;   (3)对于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出血患者,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先行BAE暂时止血,为手术争取宝贵的准备时间,从而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BAE的主要作用在于止血,而不是根治疾病。血管栓塞后再通,或者因原发疾病进展而引起新发血管破裂等均可导致BAE术后再出血。这种情况下,建议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干预。此外,非支气管动脉来源的出血采用BAE治疗往往无效。
⑥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支气管镜操作而引起的相关大出血,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存在有大小不等的支气管动脉分支损伤,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是因为各种镜下的诊疗操作损伤了肺动脉。    如前所述,对于支气管动脉损伤所引起的大出血,BAE是一种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方法,但即使在实施BAE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再度的出血,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如若没有手术禁忌,应考虑行病损部位的外科手术切除。既往的经验证明,外科手术的干预可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    而对于肺动脉系统损伤所致的大出血患者,外科手术往往是唯一能够降低死亡的治疗方法。
提起做支气管镜,很多人不免听而生畏,不愿意做这项检查,但是很多患者得了病又感到无奈,其实,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这项检查根本不了解造成的,随着现代医学工程学技术的进展,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发展很快,早已从过去的纤维支气管镜发展为电子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而且还有能够做各种治疗的支气管镜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在麻醉和检查技术上也有很大进步,一般人均可以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早已经成为肺科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做支气管镜不仅可以诊断肺部疾病还可以在气管内进行各种治疗。其中诊断的作用最为大众所熟知,随着技术的发展,支气管镜的直径更加细小,能够检查到更下级的支气管,检查的范围也扩大,甚至能达到肺部的边缘取活检,它不仅很直观,而且还通过支气管镜做作细胞刷片和肺泡灌洗,等相关病理的检查,找到癌细胞,早期确诊;咳血的病人可以准确的找到出血部位;肺不张的病人,可以直接看到支气管阻塞的原因;严重感染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支气管刷片细菌培养准确的找到病原菌; 对一些长期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做支气管内分泌物细胞学分析,对诊断很有意义。总之通过支气管镜刷片,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诊断许多疾病。还可以通过一些先进设备观察到早期的气管内膜病变和病变范围,如支气管镜超声、荧光支气管镜,这些都是普通X线、CT所鞭长莫及的。也因此,它的适应症越来越广泛,使得很多肺部疾病能尽快明确病因,继而得到早期治疗。
常见的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的疾病有:1、支气管和肺部的良恶性肿瘤。2、支气管内膜和肺结核。3、原因不明咳血或痰中带血者。4、CT或X线发现肺部局限性阴影性质待定时更应该积极做这项检查。5、弥漫性阴影的诊断以及对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的原因的诊断都很有意义。6、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7、原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慢性咳嗽近期性质频率发生改变者。8、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总之,我们发现,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疾病早期都是通过X线及支气管镜发现的,尤其肺癌的病人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支气管镜的治疗作用:一般患者都不很了解,实际上,支气管镜在治疗方面的作用一点都不比在诊断中来的少。简单些的,它能够吸出气管中的痰和异物等阻塞物、清除分泌物,能对肺局部进行反复吸引、冲洗、灌洗,能局部灌注药物,能引导气管插管、观察插管后的黏膜变化等。复杂些的,它可以局部电刀、氩气刀切除支气管内的肿瘤,也可直接用于止血、给各种病因引起狭窄的气管放置支架、进行局部放疗等。总之支气管镜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其他手段不能代替的。
支气管镜一般从鼻腔或口插入,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需要进行各种麻醉,并不没有太大痛苦。可以说,只要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耐受的。
另外,要提醒大家,在做支气管镜检查或之前一天,患者要身心放松,好好休息,手术前要禁食4 -6个小时,禁水2-3小时,以避免检查时水或食物反流进气管引起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领】做手术也能'GPS'导航!山东省立医院成功开展两例肺小结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术
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医邦专访: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
介入技术在呼吸内科的应用进展 - 丁香园
支气管Dieulafoy病的诊治进展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丁香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