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一场穿越千年的“砚”遇

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包括笔、墨、纸、砚,砚虽居于末位,但在文人眼中,它比其它三样更重要。北宋苏易简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可见砚分量之重。

故宫百鸟雄鸡图长方形漆砂砚

砚,既是传播文化与文明的工具,又是文化自身的载体之一。说起砚的历史,那就要追溯到几千年前。据记载,在陕西临潼姜寨一处距今5000年的原始社会遗址中,曾发掘砚台雏形。汉代是石砚发展的高峰时期。制墨技术和纸的发明,促进了砚的生产普及。汉代人们对于砚在实用性和美观有了一定的要求,开始在砚上雕刻纹饰,如汉代出土的十二峰陶砚、彩绘镶银箔漆砚等。

汉辟邪盖三熊足石砚

汉十二峰陶砚

东汉至魏晋时期,出现了长条墨锭,此时砚台淘汰研磨器出现了重大革新,并沿袭了两千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砚较为盛行,并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瓷砚。其中,以青瓷砚最为常见。

墨锭

青瓷砚

到了唐代,皇帝都非常喜爱书法,对于文房用具也极为讲究,此时砚台的品类和形制也变得非常丰富。唐代使用的以陶砚、瓦砚居多,石砚也开始受到重视。从形制上看包括椭圆形、圆形、风字形、八棱形以及当时最常见的箕形。唐砚不仅重实用,也开始演变为有审美性质的工艺品。南唐时期,朝廷还设有砚务官,在一定程度上为砚台的皇家收藏奠定了基础。

唐箕形陶砚

唐风字形砚

宋代石砚蓬勃发展,收藏达到了极盛。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为“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澄泥砚在宋代之前就已盛名,洮河砚在宋代出现。北宋文豪苏东坡就非常喜爱收藏砚台。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方鹅式澄泥砚,有“东坡”款,据说就是苏东坡的收藏。

鹅式澄泥砚

肇庆端砚

洮州歙砚

安徽歙砚

元明清三代的砚台更加丰富多样工艺精美。元代砚匠设计了可以生火加温的铜质暖砚,清代雍正皇帝对暖砚也是青睐有加。明代砚台造型崇尚自然,出现因材而制的随形砚,雕饰素雅。清代制砚十分讲究砚石的色泽、纹理、声音等,由实用转向艺术欣赏,不惜工本,各类砚台争奇斗艳。

元铜双狮戏球暖砚

元弧门青石暖砚

明随形石子砚

明随形云纹砚

明紫袍玉带祁阳石随形砚

清仿唐蓤镜砚

明端石海天浴日砚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砚盒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掐丝珐琅龙纹端石九龙暖砚

经历了几千年的砚台,以其不同的造型、材质、文化内涵,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真正做到了“传万世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留千古而永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砚文化:第一篇砚的历史
陶瓷砚台的独特风采
遗墨留香——浅谈砚台之美
砚知识大全
一部砚台发展史:盘点那些历代经典名砚(图)|砚台|四大名砚
文房四宝——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