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曲故乡

“戏曲故乡”序厅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它与古代祭祀酬神的歌舞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北宋末年,中国戏曲开始形成,宋杂剧乃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中国的戏曲艺术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山西南部的平阳地区素有“中国戏曲摇篮地”之称,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戏台就是仿照山西临汾牛王庙元代戏台建造的。牛王庙戏台是目前国内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元代戏台。而作为宋金杂剧的发源地之一,山西境内的戏台和戏曲文物远不止这些,它们充分展示了戏曲故里往日的繁荣景象。




陶埙

原始先民们在祭祀天地鬼神的时候,把对大自然的恐惧,对鬼神的敬畏,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寄情于歌舞,于是,戏曲的雏形出现了。先秦“傩”戏,汉魏“优”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社火表演及竹马戏等,都为戏曲的发展、成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件陶埙是山西万荣县荆村出土的,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有单孔埙、双孔埙、三孔埙,它可以通过几个小孔发出几个简单的音阶。新石器遗址多出土陶埙、石埙和骨埙,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乐器和音乐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俳优是“优”的一种。优是中国古代宫廷或贵族豢养的职业演职人员,主要供贵族娱乐。表演者多为男性侏儒,称为“优人”。这四件青铜镇以俳优为主要造型,身形矮小,神情夸张,姿态各异,似作表演状。这组俳优俑铜镇反映了汉代优戏的受欢迎程度,为后世中国戏曲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宋金墓葬砖雕

在宋、金墓葬砖雕中,多有表现音乐舞蹈的“伎乐俑”。伎为舞伎,乐指乐工。从文献记载可知,唐代参军戏已有鼓及弦管乐器伴奏。宋、金杂剧的伴奏乐器无明确记载,而金代墓葬砖雕中伴奏乐队的出现,为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从金墓砖雕中可见,根据乐器组合的不同,散乐可以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以男子为主,有大鼓1、腰鼓1或2、笛1、筚篥1、拍板1及舞者2人,其声激越,称为大乐。演奏者的衣冠服饰一模一样,皆为宽袖长袍,幞头上插“高簇花枝”;另一种以笙、排箫、筚篥、嵇琴和方响为伍,其音清美,称为细乐,演奏者与舞蹈者皆为妙龄少女,其头饰及衣着较为秀美。




砖雕末泥色


砖雕人物头戴展脚幞头,穿圆领宽袖袍,双手秉笏,为末泥色。末泥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男主角,常为穿袍秉笏官家装束。后来渐渐消失,融合于现代戏曲中的生角。




砖雕舞蹈俑


砖雕中,舞者头戴花幞头,上身着紧身衣,下身着裙,腰系革带,上悬鸾铃。挥动双臂,正在翩翩起舞。

宋金墓葬砖雕

砖雕吹笛俑


表演者为一名长髯飘飘的老者,颇具仙风道骨。老者头戴花幞头,身着广袖长袍,腰束带,手持横笛,鼓动腮帮,正在吹奏,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砖雕拍板俑


表演者头戴花幞头,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持拍板于胸前左侧,正在演奏。


拍板,为节乐之器,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唐代已广为流传,但只在民间流行的“散乐”中使用。拍板有大小之分,大者九块板,小者六块板。宋金时期,拍板在民间说唱中普遍应用,是民间器乐组合“鼓板”中的主要乐器。今天所见的金代拍板形象,多为六块板的小拍板。

宋金墓葬砖雕

砖雕腰鼓俑


鼓手头戴花幞头,腰跨腰鼓,肩系帛带,一手抚一侧鼓面,一手正欲击鼓,神情专注。


砖雕方响俑


表演者正在演奏方响。方响是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铁板、铜片或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

社火表演砖雕

社火表演,是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一种娱乐喜庆表演。它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表演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形式有跑旱船、舞狮子、踩高跷、背棍、扭秧歌等。展柜中展示的正是民间进行社火表演的砖雕。金代社火表演的主要内容有“乔妇人”、“变阵子”、“扑旗子”、“瓜田乐”等,反映了古代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景象。戏曲艺术就是从包括社火在内的各种表演形式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成分,不断发展成熟的。


这组社火砖雕于1965年侯马市金代墓葬中出土,墓中出土社火砖雕六幅,分别雕于六块砖上。表演者以儿童为主,男童装束或额前垂髫,或戴花脚幞头;女童则头扎双髻彩结蝴蝶,衣着除少数赤膊者颈戴项圈,腕戴手镯外,其他皆为短衫,窄裤,着裤裙,服饰比较整齐划一。内容有蛮牌舞、乔妇人、瓜田乐、变阵子、扑旗子。


乔妇人:前面有一乔装妇人,头皮长发(或披巾),身着窄袖衫,下系长裙,屈膝甩裙,翩翩而舞。周围有四个童子,其左一人撑伞,右边三人一个拍板,一个摇拨浪鼓,一个肩扛“方牌”,围绕乔妇嬉戏耍闹。乔装人物故事,是宋代舞队中经常出现的节目。这种砖雕在新绛县南范庄金元墓中也有发现,可见乔装妇人,以图笑乐的舞蹈在民间是很盛行的。


瓜田乐:中间有一男子,戴花脚幞头,肩扛大瓜,居中跳跃,以示丰收。左右两边各有两童子,一个吹笛,一个打腰鼓,两个敲小锣,围绕中间扛瓜者欢快的舞蹈,表达了农民丰收后喜悦与欢乐的心情。在宋代舞队中,以农村生活、生产为题材的歌舞,史籍多有记载。此幅以肩扛大瓜者为主的舞蹈场面,表现了农民喜庆丰收的欢乐场景。


变阵子:画面中有四个童子,其中一人戴花脚幞头,双手执钺,其余三人,一人肩扛罗伞,一个持棹刀,另一个走在前面,边敲小锣,边回首跷盼示意,这可能是舞蹈中的“变阵子”。


扑旗子:左边有一童子双手各执一面三角旗子,上下摆动,跳跃而舞。中间有二童子各一手持剑,一手执盾,相背而舞。右边有一童子身携腰鼓,回头招手示意。这可能是社火表演中的“扑旗子”。

竹马戏砖雕

竹马,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纸扎工艺和歌舞表演相结合的舞蹈形式,距今约有两千年的历史。竹马戏砖雕,共计四组,分别雕于四块砖上,属舞队组成部分。


这批竹马戏砖雕,其画面皆作两军交战图。每组有四个童子,胯骑竹马,翩翩起舞。竹马精刻细致,鞍勒俱全,胫系缨穗,项带串铃,竖耳扎尾,神态机敏,形象生动逼真。竹马骑士,皆为儿童所扮,有的头裹巾,有的挽髻,个别的戴“瓦楞盔”,身着紧袖衫,盘领打结。竹马腹下缀围裙,舞蹈者下身藏于其中,马肋部雕假肢着高筒靴。一个个戎装裹束,宛若小将。他们一手持武器,刀、枪、剑、槊不一,另一手持盾牌,形状长、圆有别。双方皆两人为伍,互相格斗,有的短兵相接,迎面厮杀;有的一面调转马头,回首抵挡作败退状,而另一方策马加鞭,紧追不舍。这一组竹马砖雕,具体而生动的再现竹马演出的精彩场面,说明竹马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趋于成熟阶段,对古代戏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十四孝 出土于稷山马村金墓

发展到宋金时期,戏曲的表现内容已经由最初的祀天娱神,驱病去灾,逐渐演变为教化民众,反映社会百态的艺术形式。受宋代理学的影响,孝子故事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还选择了二十四个典型的尽孝故事汇编成册,广为流传。这一组山西稷山县金墓出土的雕塑,表现的就是当时流传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其中,许多故事至今还在一些剧种中演出。比如,单衣顺母的故事现在仍在山西蒲剧中上演。




闵损单衣顺母


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母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后悔恨知错,从此待他如亲子。这幅雕塑可能表现得是闵损敬父友弟的情景。




杨香搤虎


晋朝人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杨丰到田间收稻谷。父亲被忽然跑来的一只猛虎扑倒叼走。当时杨香手无寸铁,没有任何武器,只想救父亲而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猛扑到老虎跟前,扼住猛虎的脖子不放。猛虎竟颓然地放下杨父跑掉了,父亲终于捡回了性命,没有受到伤害。




刘明达卖子孝母


刘明达家里非常穷困,没有能力养活母亲和孩子,看着母亲一天天消瘦,为了侍奉老母,在无奈之举下,就将自己的孩子卖给了路过的王将军。他的妻子见儿子被卖,连声呼唤,肝肠寸断,自尽而亡。雕塑表现的情节就是刘明达将孩子送到了王将军的手上,妻子赶来,痛不欲生,刘明达转身拦住妻子,安慰她。




王武子妻割股奉亲


王武子,河阳人,唐开元年间征涉湖州,十年不归。家里非常贫穷,他的妻子每天以织履作为生计,但是对婆婆却是非常孝顺。有一天婆婆生了病,听说想让婆婆的病情好转,非要吃人肉才能治好,王武子妻就将自己大腿之肉割下来做成羹汤给婆婆吃,婆婆吃了羹汤后病情立即痊愈。雕塑表现的是故事的主题:割股奉亲的情景。


八仙砖雕

这组出土于侯马市金代墓葬中的八仙砖雕,八仙分别雕于八块梯形砖上,是墓内藻井部分的主要装饰物。八个人物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八仙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神仙题材,起源于唐宋时期,寄托了百姓向往吉祥长寿和逍遥自在的美好愿望。金元时期,其成员构成尚未固定。这套砖雕是较早的八仙人物形象资料。其中有“徐神翁”而无“何仙姑”,徐神翁原名徐守信,是宋代有名的道士,因为他行为奇异,讥讽蔡京为祸人间,被称为“神翁”。宋金时期民间百姓奉徐神翁为最尊贵的仙人和偶像。何仙姑的形象是明代中后期才出现的,以固定的组合流传到今天。八位神仙,象征的是“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八种不同的形象。


《河中府万全县新建后土圣母庙记》碑

此碑原立于山西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庙中。碑阴《后序》中,有“修舞亭都维那头李庭训等”的记载,记述北宋天禧四年(1020)新建后土圣母庙及修舞亭之事。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舞亭的记载。


戏台是戏曲演出的专门场地,它的出现与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戏曲艺术的兴起与演变。最早出现的是“露台”,有陈献祭品和献演歌舞技艺两种功能,其中包括歌舞百戏和杂剧。露台的出现,使艺术与生活在空间上产生了距离,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一场革命。尔后出现的舞厅、舞楼等,只是在其上加盖遮风避雨的顶盖,实际功能并无变化。金代,这种四面观的舞厅在其后部砌墙,出现了三面观的戏台,到元代,戏台分前、后场已是非常普遍的现场,这是戏曲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



金墓砖雕

这座金代砖雕墓是在侯马晋光制药厂发现的。其墓室结构和装饰很有代表性。墓室四壁的砖雕体现出中国北方四合院南厅北堂,东西厢房的布局思想。北壁堂屋墓主人夫妇端坐,男主人头戴幞帽,身穿长袍,手捻佛珠;女主人头挽双髻,外罩长衣,手捧经卷。旁边站有男女侍童,他们目光对着前方,注视着对面的这幅砖雕。在南壁的直棂窗下雕有护宅狮子两个,两狮中间雕有表演杂剧的戏俑五个。这座墓葬真实的再现了金代杂剧演出的真实场景。墓葬是人类比照现实生活,刻意经营的未来长眠之地,是定格的历史。戏曲表演在墓葬中的出现反映出戏曲在当时的繁荣程度。

戏曲剧本

宋金戏曲,表演形式多样,造成表演群体多样化。各种不同的表演者,或口耳相传,或依本传曲。这些剧本虽然多是民间表演者的参考物,但大都保有了戏曲应有的戏份,为后代研究戏曲的传授、表演技巧、表演训练等细节提供了参考。


《红罗宝卷》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印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明成化二年(1466年)抄本,极为珍贵。


乐舞壁画

墓室四壁白灰面上均彩绘壁画,色彩主要有红、黄、蓝、黑色,画法为单线平涂。东、西两壁绘奏乐、戏剧图。


东壁为乐队,自左至右:小儿扛丁字杆;男子右手举竿;女子弹琵琶;男子吹笛;男子敲胸鼓;女子拍板。


西壁为戏剧图。一字排开,为正在演出的五位角色,自左向右第一人头戴黑色候头,身着橙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红色带,足部已剥蚀难辨。身微左侧,双手持戏折展开于胸前。戏折右首楷书“风雪奇”三字,其后随意点划。此人身后藏一男童,头束双髻,身着红色背心及红色裤探身向外窥视。


第二人头戴黑色巾,面蓄三绺胡须,身着红色圆领镶黑边窄袖长袍,两袖近肩处有黑色方块,腰束白色带,足穿黑色靴。身微左侧,右手持一小扇举于胸前,左手置于腹部。


第三人面部已脱落。头戴黑色展脚幞头,身着暗红色圆领宽袖长袍。腰束红色带,足穿黑色鞋。头略偏左,双手持笏板置于胸前。


第四人头顶梳勃绞辩,额部扎红色带,从左额至左脸颊斜抹一墨道,蓄八字胡,身着白地黑色方格纹长袍,腰束红色带,袒露胸腹,锁骨附近对称地刺两条龙纹,肚脐处刺一火焰状纹饰,小腿赤裸,足穿黄色鞋。头向右视,右手指向左起第三人,左手背于身后,右脚向左迈步。


第五人为女性。头梳双髻,身着土黄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红色带,袍襟掖起露出袍内所系之红裙。身微左侧,右手持一黄色卷形物,左手折其上部。


皮影戏

皮影戏把传统的说书讲史曲艺,发展演变成“形声并茂”的特殊戏剧形式。尤其适合于观众不多的山乡野村。演出时,表演艺人操纵着由驴皮或牛羊皮制成的“影人”表演,再以灯光透射到白幕布上。随着活动影像动作,配以人物念白和唱腔及乐器伴奏,构成栩栩如生的戏剧表演形式。


皮影戏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山西皮影分晋南和晋中两路,表演风格,各有千秋。制作精美,色彩艳丽的“影人”,亦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戏曲故乡·结语


从史前陶埙到伎乐砖雕,从最古老的原始伴奏乐器到宋金戏曲的繁盛,一件件千年瑰宝,彰显了山西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里程碑式地昭示了三晋大地这一名不虚传的“中国戏曲摇篮”之无愧美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金代“小尧舜”:市井烟火中的生死同乐
宋金元砖雕杂剧人物带来的信息
山西金代戏曲砖雕展赴美再现失传“战争百戏”
陶瓷枕与宋金元戏曲
【河朔记•三晋风度】娱神娱人到娱亡
《戏剧》2019年第4期丨延保全、邓弟蛟:陕西渭南靳尚村金墓杂剧壁画考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