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言联璧》原译文(中)

《格言联璧》原译文(中)


作者:金兰生(清)

五、摄生类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译文]: 注意风寒,节制饮食,是从身体上预防疾病;减少嗜好欲念,是从心理上预防疾病。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译文]: 减少思虑烦恼以养心气,少色欲以养肾气,不乱动以养骨气,不发怒以养肝气,少吃喝以养胃气,少说话以养精神,多读书以养胆气,不逆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译文]: 忧愁使气郁结,愤怒则气受阻,恐惧则气陷逆,压抑则气闷,急速则耗气。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译文]: 行动要慢而稳重,站要直而恭敬,坐要端正,说话声音要低而温和。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译文]: 常静坐以收心,少酒色以清心,省嗜好以养心,鉴古训以警惕,悟道理以明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译文]: 宠辱不惊则肝宁,动静皆诚敬则心定,饮食有节制则脾不病,调整呼吸少说话则保肺,平淡少欲则肾水足。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译文]: 道生于安静,德见于谦让,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平和。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 天地不能一日没有和气,人心不能一日没有喜悦的神情。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译文]: 说话有分寸则少得罪人,行为有节制则少悔恨,爱慕有节制则要求少,快乐有节制则祸败少,饮食有节制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译文]: 人都知道说话可以显示自己的优点,但不知说话谨慎可以培养德性;人都知道饮食可以有益生命,却不知节制饮食可以养生。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译文]: 败坏德行的行为有许多,而酗酒必定败德;伤害生命的行为也有许多,而好色必定伤生。

六、敦品类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 人的品格最重要,有一丝污秽的心便不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品格以行事为主,若做了一件愧对良心的事,品格便不如泰山北斗般崇高。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诌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译文]: 君子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必定忠敬,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必然谦虚和气。小人则相反,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则傲慢无礼。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诉说自己的卑贱,否则他会认为要求他推荐。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贫困,否则他会认为要求他可怜。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 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已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译文]: 以平和的态度与人相处,但贵在有坚定不移的原则。对待自己须刚正,但贵在处事圆融通达而不拘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有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在别人面前受称赞,不如背后没有人说坏话。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与人长久相往而不使对方厌恶。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译文]: 到处卑躬屈膝,可笑你的头为什么有仇于天而又有恩于地而抬不起头来?终日谋尽计算,问你的心为什么轻生命而重钱财?

七、学问类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万里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里愈通而愈流。

[译文]: 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自然的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以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以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果断,待理要正直而通达。

古文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译文]: 古时的学者,得一嘉言便身体力行;现在的学者得一嘉言则希望取悦别人。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收获。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内心摒除杂念则自然清明。眼睛不看杂乱景物则自然清澈。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译文]: 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八、齐家类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译文]: 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保家的根本是谨慎;起家的根本是诗书;传家的根本是忠孝。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译文]: 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译文]: 兄弟友爱,其中自有和乐。子孙贤良,此外还有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译文]: 心术不可违背天地意志,言行举止要给子孙做榜样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译文]: 亲近的人不能受感动,就无法感化远处的人。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亲友不能联属,就不能匡正关系疏远的人,一家的生计不能照料,就不能安养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规矩,就不能教诲他人。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崇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译文]: 雨下太多,不仅不能滋润万物,反而造成渍灾。恩宠太多,超过礼仪,是臣妾的灾害。情爱多于义,则成为子孙的灾害。

安祥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译文]: 安祥恭敬是教导小孩的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父母的第一法。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译文]: 从来没有家庭和睦而不兴旺发达的,从来没有家庭不和而不衰败的。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译文]: 没有正派人交往,这个人必定是个奸诈之徒;没有穷困的亲友往来,这个家庭一定是势利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弟子规
格言联璧——(清)兰陵堂存板 金缨【译文】——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原文及译文:
格言联璧:【清】山阴金缨
古人养生格言
【国学】《格言联璧·摄生类》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