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质课能否成为教师的指路明灯

时下,所谓优质课在各地备受推崇,它甚至成为教师评职晋级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客观而言,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各有所长,或许都不是等闲之辈。另一方面,我们听过一些所谓的语文优质课后,也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样的课是真正的优质课?是不是所有的优质课都能对教师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优质课中还潜藏哪些问题?

优质课真的优质吗

什么样的课是真正的优质课?许多语文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一些所谓的优质课我们不能说它不优质,但如果说优质课都十分优质,我们也不敢苟同。目前一些语文优质课中存在以下问题:

华而不实。这是很多优质课的通病,花哨、华丽的外衣下,鲜见实在的内容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上声、光、电立体交织,仿佛一场视觉的盛宴。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卖力而又吃力地表现自己,目的在于取悦学生和评委,仿佛演员在取悦观众。妙语连珠也好,废话连篇也罢,活跃的气氛成了唯一的标准。华丽过度的包装下,是苍白空洞的内容,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标新立异。这是优质课的第二个通病,因为是赛课,教师通常不按传统套路出牌。比如,能开门见山的,却要来个曲径通幽;能戛然而止的,非要处理得“回味无穷”;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却要学生合作探究……总之,标新立异成了优质课的主流。但真理是朴素的,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

贪多求全。课堂时间与教学容量是有限的,但教师常常以量为目标,追求所谓高效,于是课堂被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环节挤得满满的。教师生怕因教学内容不全或者知识深度不够而被人找到漏洞,教学中恨不能把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教学目标都是从三维目标入手,总想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似乎不能全部达成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从课程标准角度来看,三维目标的实现应该因课而定,因需而定。在一堂课中过分追求完满是不可能的,有过分形式化之嫌。

静动难和。在某些优质课上,教师极不愿意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安静地与文本接触,静静地思考,因为这样很难展现教师的功力。在优质课上教师最怕的是冷场,冷场的标志就是静,所以,优质课的表象常常是动,甚至是热闹非凡,课堂在躁动中推进,学生此起彼伏地争相发言,尽管有时讲得很肤浅。其实,“动以养身,静能养心”。学生需要在动中质疑、争论、表达;同样,学生也需要在静中思考、品味、体悟。一堂好课应当张驰有度,动静结合。

优质课对教师的导向正确吗

优质课对教师的益处或许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教师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此为契机提高对语文教学的钻研兴趣。二是知名度的提高。优质课奖项带来的平台和社会效益,将某些教师推到一个更好、更能展现自己的位置。除此以外,其他帮助不大。优质课确确实实造就了一些优秀教师,但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要么泯然众人,要么走上了歧路,最为典型的是染上了优质课情结。听过一些在市县优质课比赛中获得过较好奖项的教师的课,发现他们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上课就想出彩,这对于常规教学而言是致命的。朴实的常规教学哪来那么多的精彩?有这样情结的教师往往比一般教师少了几分平和与实在,多了一些浮躁和虚荣。更可怕的是,这些教师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和症结所在,让他们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受到严重制约,一些人甚至最终迷失了自我,丢失了教学中最可贵的平常心,就像总是幻想轰轰烈烈浪漫爱情的人没法去过普通的婚姻生活一样。

从这个角度说,优质课对教师的导向并不一定好。其一,所谓优质课提升的并不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综合的教学能力,反倒是作秀的本事和弄虚作假的表现能力。华而不实的教学设计对其他教师误导严重。其二,教师的关注点和着眼点通常不在学生,而在所谓的精彩课堂设计和流畅教学过程。一些教师为了展现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时甚至竟如T型台上表演的模特,只想全方位展现自己的美。这种不关注学生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也是没有价值的课堂。其三,促使教师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思想。优质课评选时很多教师心里想,只要上好这一堂课就可以了,把所有的着眼点和精力只放在这一堂课上,课前、课后相关教学安排都被忽略了。然而,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课,成在课堂,功夫却在课外。有效链接课前与课后,才是课堂真正优质高效的关键所在,而这些要素在优质课的评奖体系中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综上所述,语文优质课对教师的导向是有偏差的。优质课与常态教学宛若“两张皮”,优质课成了教学中的“贵族”,而常态教学则是“平民”,贵族难以融入平民的生活,平民也难以接受贵族的高高在上。这或许是语文优质课难以在整体上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并引领常态教学的主要原因。

优质课的出路在哪里

在笔者看来,优质课的出路在脚下,而不是在云端,要学会向下看,要脚踏实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要把握好定位。优质课的定位要依据教学内容并最终服务于教学。主办者要有主题意识,一次围绕一个主题,一次解决一个大的问题。这个主题应当确实源自区域教学现阶段发展的迫切需求。要有沿续传承的意识,举办优质课活动应当循序渐进,每一次活动应该是前一次活动的提高与发展,是有目的的改进,更是有价值的充实。要有全局和合作意识,每一次活动应该是一个大的整体目标的一部分。

其二要设定好标准。评价是风向标,评价是催化剂,评价是推进器,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很重要。要办好优质课比赛,必须有恰当、导向明确、清晰简洁的评价标准。执行标准的评委也十分重要,评委的水准优劣决定比赛的最终走向和结果。

其三要监管好过程。主办者应该关注在比赛的过程中,或是通过这次比赛提倡了什么,摒弃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改进了什么,成就了什么。而不是颁了多少奖,或是发掘了几个优秀教师。

其四要注意应用推广。优质课要真正有助于广大教师的常态教学,应用推广是关键。如何通过优质课来影响参赛的以及未参赛的教师,用优质课来推广成功的、有价值的、有创新的教学理念、举措和方法,对整体的课堂教学改革非常重要。优质的课程资源要充分运用,赛是为了用,而不是颁完奖后就烟消云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安阳市局直初中初中语文优质课决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运用
“生本化·课标化·常态化”
从嘉兴市小学英语优质课中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学习任务群进课堂有难度?来听听语文特级教师褚树荣的观点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