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的主要空间形态:多核心组团状城市重庆和星形放射状城市合肥
城市是聚落的一种,聚落是指人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道路、公共设施等,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形态。城市是人类非农产业高度集中的场所,人类活动密集,城市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最为深刻的影响区域。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城市内多是建设用地,而且城市的建成区在空间上还具有一定的形态。
组团状和放射状城市形态
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也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几类常见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两种城市空间结构,分别是集中团聚状城市和线性带状城市,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两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分别是多核心组团状城市和星形放射状城市。
城市空间形态
多核心组团状城市通常是指一个城市有多个核心,每一个核心都辐射周边一片区域形成一个小的团聚型空间形态,多个核心组合形成了整体的组团状城市空间结构。此类城市的各个组团之间往往在空间上并不直接相连,也就是彼此通常分开一段距离,而是通过相对便捷的交通来实现组团之间的交流来往。城市空间布局最高效的结构就是团聚式,这种各个组团相互分离的方式并不经济,所以通常是受到了地形条件的限制,只能以组团方式发展城市。
重庆市
因此,多核心组团状城市多出现在地形相对崎岖的山地地区,此类形态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山城重庆市。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重庆北部为大巴山、东部为巫山、南部为大娄山,东南部为武陵山,山地面积占了全市总面积的76%。从地形条件来看,重庆实在不是城市建设的首选,但是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水运交通十分便利,河流交汇处的地理位置促成了重庆的发展,随着重庆规模越来越大,多核心组团状的城市布局更加明显,形成了渝中组团、大渡口组团、沙坪坝组团等多个组团。
山城重庆
星形放射状城市其实也是团聚状城市的一种,只不过其形态不像标准的团聚状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多向四周郊区同步扩展,而是沿一定的放射线向外发展,就像是五角星向外突出的一个个角。此类城市之所以不是同步向外扩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地形、河流等;二是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往外拓展的方向往往是重要的交通线延伸的方向。
合肥市
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市,是星形放射状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代表,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区,地势相对低平,城市建设受地形限制较少,但是合肥并没有发展成一个标准的团聚状形态,而是形成了一个网东南、西南和北部地区突出的星形放射状城市形态。其主要原因是合肥是一个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包括京九高铁、合福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都在合肥交汇,形成了“米”字型高铁网络和放射状城市空间格局。
交通枢纽:合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书推荐 |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低碳城市规划
【文章导读】步行优先的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及更新路径——英国百年更新实践研究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空间句法:多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涌现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图片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