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的传说



龙王是汉族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汉族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王信仰在古代颇为普遍,龙王是非常受古代百姓欢迎的神之一。在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龙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本土文化,把水蛇翻译成龙。唐宋以来,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成为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的神,龙王治水则成为汉族民间普遍的信仰。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


道教认为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叫四海龙王。另有五方龙王、诸天龙王、江河龙王等。小说《西游记》中提到的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使四海龙王成为妇孺皆知的神。


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因此,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与土地庙一样,随处可见。如遇久旱不雨,一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求雨,如龙王还没有显灵,则把它的神像抬出来,在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为止。


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雄伟的象征,由图腾崇拜意识,后演变为祈求丰收、祈求平安的汉族民俗活动。


龙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龙的起源来自伏羲氏,据汉族神话传说,伏羲与女娲都是人首蛇身,而蛇就是龙的原型。但是实际上龙只是一种图腾,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上的由人类虚构的生物,并且是综合了许多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鱼尾、鹿角、鱼鳞。


据考证,龙图腾的由来是和原始部落不断的征战有关的。在漫长的历史中,部落与部落之间对抗、吞并、联合,并把战胜的部落图腾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图腾上。久而久之,经过不断地吸收与充实,龙的特征也越来越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庄严,最后形成了完整的龙图腾,并且成为这个汉民族所信奉崇拜的标志。



古代汉族神话中龙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在佛教中,龙是“天龙八部”的其中一部,详见“天龙八部”。
正因为龙是一种胜利者以及神一般的存在,人们就将想象的各种高超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美德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以龙为荣、为尊。龙骁勇善战,而智慧威严。


他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秋分潜伏深水,春分腾飞苍天,吞云吐雾,呼风唤雨,鸣雷闪电,变化多端,无所不能。它能预见未来,并且象征着地位、富裕与吉祥。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知道,作为龙的集合对象,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枣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煳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在古代,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君王都自称为龙之子,从而秉承了龙的高贵的地位与人品,不流于俗的高尚与威猛庄重,以及作为人类中的佼佼者的依据。在龙的身上集中了所有人们美好的愿望,世间的杰出人物被称为人中龙凤,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图片专题:迎春来龙
龙年话龙之传说:四海龙王
龙的传人,你知道龙的起源和演变吗?作为中国人,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龙的故事
拜龙王:古代人们祭拜的神龙,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
二月二引钱龙求富贵
四海龙王是应龙吗 原来四海龙王并不是最高级别的神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