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特产之广东汕头 | “汕头,你好大的口气!”
有句话说:“客到汕头不愁吃。”这口气不是一般的大。为什么汕头敢这么说呢?
今天,初食带你走进潮汕地区之一的汕头。

广东省汕头市,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名气响当当,不过之所以说:你来到汕头,不愁吃喝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美食特产多、精而美。
这不是吹牛,是真的,因为汕头是潮菜烹饪之乡,以烹制海鲜出名。50年代,当义乌人挑着货单卖百货,汕头人却是挑着箩筐买特色小吃的。
接下来,我们直接上菜。

汕头美食特产一箩筐

1、粿(音“果”)

粿是汕头乃至潮汕地区传统的一类地方小食。本是指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后引申为糕点、点心的统称。
粿的品种繁多,美味爽口,成为食文化的一个缩影,堪称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的喜爱。粿是真正亲民的美食,并且深入汕头人骨髓,融于节庆文化中。

2、粿汁

粿汁在最近拍摄的《早餐中国》第一季中又火了一把。
它是潮汕地区大众化的传统民间小食,属于潮菜。在潮汕头街上,随处可见卖粿汁的小食摊,叫一碗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这就是粿汁了,粿汁要趁热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3、鲳鱼......鼻

汕头人有两句名言,足以证明他们对于鲳鱼的热爱和情有独钟:

“食鱼欲食马鲛鲳,看戏欲看苏六娘。”

第二句是说:“卖田卖地,欲食鲳鱼鼻”。

卖田卖地,也要吃个鲳鱼鼻,你会说,至于吗?

当然,这就体现了汕头人对于海鲜的精益求精。

鲳鱼鼻在哪?它和鱼眼、鱼嘴形成一个三角,鱼眼睛和嘴巴间的那个孔就是。它没有鸡脆骨,猪脆骨的硬度,软中带脆,脆的有弹性,让人爽爽地吞下。
而且吃鲳鱼,还有讲究:鱼头都要让给长辈吃的,吃完鲳鱼鼻、鲳鱼头,要吃鱼尾,而且首尾给同一个人吃,寓意有头有尾,如同做事有始有终一样。

4、薄壳米

薄壳米就是薄壳的肉。在潮汕地区,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几乎每日要吃的家常小鲜,炒菜,下粥,煮面煮粉均可,没有小型贝类常有的泥沙气,却饱含着鲜甜的汁水,而且肉质更有嚼劲。
在潮汕地区,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几乎每日要吃的家常小鲜,炒菜,下粥,煮面煮粉均可。

5、西胪乌酥杨梅

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早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杨梅,种类主要以乌梅和红梅两大类为主,品种主要有乌酥、凹蒂酥、凸蒂酥和流涎酥等。其中,乌酥杨梅被看作是杨梅中的“极品”。

6、姜薯

俗称小淮山,煮出来的汤粘稠,入口滑,味甘香,因而受到老少喜爱。主要盛产于潮汕的潮阳和惠来地区,其中,最出名的是潮阳区西胪镇内八乡岩前村的姜薯。
岩前村含砂土较多,姜薯皮薄光滑,薯大肉白,粉泥沾连,品上质优。

7、金玉三捻橄榄

盛产于汕头潮阳区西北部的金灶镇金灶镇的三棱橄榄果形椭圆细长,因其端有三棱而得名。其果品果色金黄,肉质爽脆,口感甘甜,嚼后满口流香,回味良久,是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

8、月浦狮头鹅

潮汕的狮头鹅历来闻名遐迩,甚至被誉为“世界鹅王”,其中又以汕头市郊月浦村的狮头鹅最为出名。月浦狮头鹅荣获了1958年12月颁发的、由周恩来总理签字的嘉奖状,成为潮汕狮头鹅的佼佼者。

9、达濠鱼丸

汕头市濠江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达濠鱼丸色泽呈白色或灰白色,形态呈圆球状,形态完整、均匀,组织结构紧密,富有弹性,滋味、气味鱼香浓郁、味道鲜美。

10、糖葱薄饼

起源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福潭村,把三张薄饼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也可以加上一些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报道过糖葱薄饼这一潮汕特有的风味小吃。

11、束砂

状如雪砂,是一种具有广东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属于潮式甜点。它以花生仁和白糖为主要原料,经过手工工艺制作,做成颗粒状,经过包装,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它有分甜、咸口味。是潮汕人配茶和节日送客礼物的佳品。
好了,关于汕头的美食就介绍到这。记得,去汕头一定要吃海鲜哦!

来源:今日头条、初食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菜
中国地理:广东省(汕头篇)
【家乡特产】舌尖上的饶平
中国水产第一大省的这座城,海鲜吃得有多生猛?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潮汕狮头鹅有多厉害?看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