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养生 | 一叶知秋 佛在心修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立秋到来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下午3点40分。
立秋
Autumn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俗语有云“立秋不算秋,天凉白露后”,意指立秋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却没有秋天的凉爽,目前仍然是三伏天时节,高温仍未散去,而真正能凉快下来,估计要到白露节气了。
立秋到处暑,16天的过渡期,是夏秋交接很重要的时期。此时,顺应时节的变化,来调整生活习惯,可助力身体健康。顺应天时,养护好身体,可以给健康打下基础,减少秋冬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立秋后,一定要格外重视身体健康,做好身体的养护工作。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

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为预防中暑,提醒大家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防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

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

防感冒

夏季高温时,许多人或喜欢睡凉席、整夜开空调睡觉,或运动过后洗冷水浴,或习惯贪凉喝冷饮。到了初秋,由于天气仍然闷热,就还保持着这些习惯。“夏秋交替”,夜晚气温变低,这样一来,白天受热晚上又受寒,使人容易感冒。

同时初秋也是感染新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因此,初秋之际,千万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

因为疫情原因,要进入弘法寺的信众需提前1日登陆微信小程序“深圳宗教”平台,进入网上预约系统预约入场时间,入寺需凭二维码或身份证进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处暑时节的养生指南
夏季养生六节气
【节气养生】秋分至,节气养生不宜迟
芒种节气,考试季,看天气安排衣食住行
【节气/养生】小暑养生篇
寒露茶—爱茶人不容错过的日照绿茶华丽谢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