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化学:“溶液”知识概要
一. 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 重点剖析
1.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而乳浊液和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氯化钠、硝酸钾、蔗糖等多种物质。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如汽油可溶解油脂,酒精可溶解碘。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就是液体,盐酸中的溶质就是氯化氢气体。溶液不一定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
2. 溶质溶解时,有时会产生明显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如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而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降低,利用NH4NO3的这一性质可制成“摇摇冰”罐装饮料。
3. 根据状态的不同,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值得注意的是,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当这些条件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物质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如海水晒盐,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可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如降温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5.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是温度。测得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绘制出溶解度曲线,反过来,应用溶解度曲线亦可查出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知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6.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有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所以在生产碳酸饮料时可通过加大压强的方式在水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
7. 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相关计算中,关键是要找准溶质及其质量,只有已溶解的部分才能算作溶质。如: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若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此时溶质的质量应是36g,显然溶液的质量为136g,溶质的质量分数=
8.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计算;(2)称量;(3)溶解。
9.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质量为m,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m1,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m2,其溶质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化学真题—溶解度与温度关系、溶液转换、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
化学(9年级).新课程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人教版).pdf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溶液》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汇编: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九单元 溶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