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烈推荐 | 2021年高考历史考前回扣——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第一公号
2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夏商周上古时期(公元前2070~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经济:生产力落后,集体生产(农耕经济兴起、奴隶制经济)石器锄耕→集体生产:“千耦其耘”;“工商食官”→井田制
政治:家国同构,有集权趋势但尚未高度集权夏:王位世袭制商:内外服制度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世卿世禄制
文化:(1)青铜文化繁荣;(2)民本思想出现,礼乐文化影响深远青铜文化: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思想:神权色彩→“敬天保民”文字成熟:甲骨文礼乐文化:以周礼为核心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奠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经济:小农经济形成铁器牛耕→小农经济形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按亩纳税(初税亩)私商成为主体;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产生
政治:(1)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一、社会变革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诸侯争霸,变法图强,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逐步建立二、民族融合华夏族发展,华夷观形成
文化: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私学兴盛,士人崛起思想:百家争鸣科技:司南和《甘石星经》文艺:《诗经》《离骚》(古代诗歌两大源头)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前202年~25年~220年):中华文明的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政治:“大一统”;官僚政治初步形成统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长城;西通西域、设都护府。加强皇权:(1)皇帝制度:秦始皇确立,,后朝沿袭;特征: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2)中央机构:(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度中央集权:(秦)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 “推恩令”、设刺史监督地方选官制度:(先秦)世卿世禄制→(秦)军功授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监察制度:(秦)御史大夫→(汉)御史大夫、刺史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农业:发明犁壁,牛耕逐渐普及,出现耧车、耦耕法;兴修漕渠等水利工程,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汉初休养生息,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水排鼓风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之称;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汉五铢、汉收回地方铸币权)、车轨和驰道,促进经济交流;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大力推行抑制商业的政策,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制度、算缗告缗、平准均输法等。
文化:思想“大一统”思想专制:(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统一文字:小篆成为官方文字,隶书出现。科技: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古代数学体系形成)、《黄帝内经》(中医学理论基础)、“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华佗发明 “麻沸散”和“五禽戏”。哲史文艺: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司马迁《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班固《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赋;兵马俑。教育: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创建
魏晋时期(公元220~266年~316年~429年~589年):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裂时期。政治:(1)国家分裂,民族融合(2)制度建设承上启下政权更替: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强大。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汉化;胡汉互化。中央机构: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形成士族门阀政治。
经济: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状况:北方经济曲折发展,南方初步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农业:曹魏“屯田”、北魏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曹魏翻车用于灌溉。手工业:南北朝发明灌钢法;北朝烧制白瓷。商业:衰落,以物易物大量出现。
文化:士人群体影响文化发展儒学危机:佛教盛行,佛教中国化,三教合一出现;魏晋玄学兴起,科技:祖冲之;《齐民要术》书画:自觉书法艺术出现,东晋书圣王羲之;文人画兴起,顾恺之和“以形写神”;石窟艺术兴起。文学:曹魏建安文学、东晋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风格各异
隋唐时期(公元581~618年~316年~755年~907年):中华文明的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政治:(1)国家统一(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中枢机构: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地方制度:道州县三级制度;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选官制度:科举制形成并完善,扩大统治基础军事制度:府兵制,唐玄宗建立募兵制
经济:(1)封建经济持续繁荣发展(2)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格局: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农业:出现曲辕犁,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出现筒车;唐前期均田制、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手工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远销欧洲;唐三彩;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雇募制。商业: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柜坊和飞钱问世;市坊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中唐以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容并蓄,中外交流思想: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科技: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僧一行测算子午线程度、孙思邈完成《千金方》、官绣药典《唐本草》;隋朝赵州桥。文学:诗歌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传奇小说,由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发展而来。书画: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张旭、怀素等;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创制法度、盛唐气象,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和“吴带当风”。中外交流: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
五代宋元时期(公元907-960~1127年~1272年~1368年):中华文明的高峰,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政治:(1)从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政权更替:五代十国→北宋辽夏→南宋金夏一→元,宋完成南方相对统一到元再度形成大一统。重要改革:王安石变法,经济上富国之法、军事上强兵之法、政治上取士之法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中枢机构:宋代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一省二院一台,中书省掌握行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御史台负责监察。地方制度:宋代将军权(杯酒释兵权、编练禁军)和财权(转运使)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选官制度:宋代重文轻武,文官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谏议制度: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经济:(1)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状况::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封建生产方式向边地扩展;商品经济显著发展农业:江南地区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占城稻的引种不抑兼并,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手工业:北宋制瓷业兴盛,五大名窑、瓷都景德镇,元代进入彩瓷时代;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以煤冶铁相当普遍,开始用焦炭冶铁商业:抑商政策松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集镇、夜市兴盛;官方设置榷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兴盛,出现大港口。元朝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文化:(1)儒家思想哲学化、世俗化(2)世俗文化繁荣(3)科技成就向外传播(4)教育发达(5)民族文化交融思想:理学兴起,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元代郭守敬《授时历》;元代王祯《农书》。文学戏曲:宋词繁荣,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宋话本出现发展;元散曲和元杂剧盛行。书画:宋四家,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清明上河图》。教育:书院兴起。史学:《资治通鉴》
明清时期(公元1368~1644年~1840年):中华文明的鼎盛与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政治:(1)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2)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反击侵略:戚继光平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经略边疆:明重筑长城;明朝与俺答汗的修好,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改土归流、五大将军辖区、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设台湾府中枢机构: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地方制度:明废行省,设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选官制度:科举制僵化,八股取士监察制度:“科道”;东厂西厂、锦衣卫
经济:(1)传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农业:双季稻大面积扩种,引进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永佃制和押租制发展,佃农对田主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一些行业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瓷器与丝绸一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明斗彩五彩、清粉彩珐琅彩。商业: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四大名镇;农产品商品化;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商帮”出现;对外贸易出超。
文化:(1)文化专制、僵化(2)承古萌新思想:理学僵化,出现了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进步思想;文字狱科技:出现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和文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四库全书》;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文艺:带有浓厚的反封建色彩,市民文化兴起。小说蓬勃发展,《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明“百戏之祖”昆曲、清“国粹”京剧、地方剧种流行;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郑板桥;木刻版画、小说插图、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
360pskdocImg_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史部分基本线索
2014年高考励志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答题术语汇总---中国通史整合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
2020年高考考点考前梳理(三)
中国古代史总结
【阶段特征】李小琴:高中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史特征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