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第一春联”杂谈


徐润群

每当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必做的一件事便是贴门神、贴对联。一进腊月门,家家户户都要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则自己铺纸泼墨挥毫写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扮一新,以迎新年。

其实,早在秦汉时,我国民间过年就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大字,驱鬼镇邪。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唐代以后又出现了秦琼、尉迟恭为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两块木板,桃木质地细腻,有清香。传说夸父逐日,渴死前将神杖抛下化成了一片桃林。桃木就有了镇灾避邪之说,被喻之为神木。

《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就成了传说中的最早的一幅春联,有天下第一春联之称。谁知这一幅春联也成为后蜀亡国的谶语。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孟昶被俘后被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居汴京(今开封)。次年即965年,孟昶郁郁而终(一说被宋太宗赵匡义毒死)。

历史上朝代更迭乃自身规律,后蜀亡国亦非奇事,奇的是宋灭后蜀的两个人皆出现在“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中。后蜀亡,一个人奉宋太祖旨去做成都(后蜀的都城)知成都府事。此人竟然是姓吕名余庆,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人。吕端之兄,赵匡胤登基前重要幕僚,吕余庆胸怀大度,忠直无私。开宝六年赵普罢相时,只有他为其上辩疏。

更奇的是,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孟昶降宋之时,正应了新年纳余庆,孟昶以亡国之君、宋臣的身份过了宋太祖的长春节,佳节号长春。这怎不令人匪夷所思呢?不管如何说,真的是一语成谶。

天下第一春联还有另一联,我听年逾九旬做过塾师的大舅父曾谈过,大舅父后半生数十年都在种田,奇怪的是时至今日,方圆数里的人仍亲切地称他:大先生。种田归种田,貌相与老农无异,然开口却谈吐不凡,四书五经,习俗民风无所不通。大舅父说:天下第一春联是:“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上联写眼前景,看似平平,下联则以景结情,天下皆春四个字端的字字千钧,誉其天下第一春联实不为过也!”当时都听呆了!我暗自思量:自己也苦心浸淫诗词数十年,不知此天下第一联亦端的汗颜啊!

此联作者佚名,太可惜了!

对联,雅称楹联,春节时贴称春联,俗称对子。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从春联的格律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长”字是平声,此处应用仄声字,不合乎对的规则的,亦叫失对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则不失对。不单不失对,且口语入联,以最通俗的民间口语入联,初看朴实无华,联意浅露,细品则淡而有味,言近旨远,自然流畅,气象雄浑。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古人云:文章自天成,妙手偶得之。古往今来,大凡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佳作大都明白如话,琅琅上口。刘熙载云: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春联并未远去,讲究春联似乎是渐行渐远了。

2012.1.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贴了这么多年的春联,关于贴春联习俗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
对联第一课,我会先讲『对联发展史』(暨『白藏阁对联学堂』详情)
古代春联趣谈
【诗联学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的来历和其中的趣事
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贴春联的?
【赣雩文艺】作者:陈守印《陈守印话联(一)——对联的由来》总第984期③2021年第190期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