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夕有哪些好的古诗词?

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日”,除日的晚上叫“除夕”,除夕又是跨年的临界点,子时即夜晚的十一点已进入新年了,辞旧迎新之际,古代诗人总会挥毫泼墨,记述一些民风民俗、新春气象,抒发感想愿望。


一、《守岁》宋 ·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以“如蛇蜕皮”来形容时间的推移,思想极之前卫,和“时光隧道”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吗?除夕不睡觉,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谓“守岁”。宋朝守岁的习俗,跟后来不同,当时的宋朝人只要求小孩子守岁,大人们却要早早地上床休息睡觉。所以诗人夸赞少年人的努力、孝道和惜时,意在勉励弟弟苏辙,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苏洵,苏轼希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结句含有积极奋发的意味,为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二、《除夜》唐·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徐铉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这首诗作结点出了诗人拟作诗春节送给知己朋友的意图,但待到天亮,这首诗已成为上一年的旧作了。这就是除夕如百驹过隙、年度交接的特点,也正是诗人羡慕儿子青春年少大好时光的感触,希望能引起知己共鸣。

三、《除夕口占》 明·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诗人以卖画为生,经常陷于贫困潦倒的境地,逢除夕,不禁写诗自嘲,反映落魄文人的无奈与悲哀。结句婉转淡泊,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与其哀怨不如豁达,“梅花香自苦寒来”,诗人轻描淡写却点出了自喻梅之傲骨的清高。


四、《鹧鸪天·丁已除夕》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爆竹起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源于祭祀驱邪仪式,燃放爆竹的习俗反映出古人渴求新年安泰吉祥的美好愿望。诗人以爆竹声声表达出除夕跨年时刻已经到来,并且展望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寰宇景象,除旧迎新,饮酒赏景,花开富贵,还有比此更惬意的时刻吗?难怪诗人自得其乐了。

从除夕的古诗中,令人感悟顺景当惜时、逆景须乐观的人生态度,年轻人更应当有始有终,在新的一年奋发进取,才不至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便是诗人对未来的寄望与希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与诗人
2016年9月23日一日一诗莫卧儿:《苏轼》(读诗版)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苏轼: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10首孤独诗词:十年无梦得还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