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犹太、盎萨残酷肮脏的资本积累手段!

在二战后的世界舞台上,英国人曾几何时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然而,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遭受了重创,国力消耗殆尽。与此同时,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使得英国在全球事务上的话语权显得微不足道。

雪上加霜的是,在战争期间,英国曾承诺让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被誉为“英王的奶牛”的印度斯坦独立。战后,这个承诺成为了现实,印度获得了自治。对于英国人来说,印度不仅仅是一个殖民地,更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在英国称霸世界的历程中,印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片土地丰富的物产和税收供养着大英帝国,被英国人称为“英王王冠上最大的钻石”。

而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人类史上最强大、最血腥的商业组织——英国东印度公司应运而生。这个组织虽然名为“公司”,但其职能几乎等同于一个国家。它不仅可以制造货币,还拥有外交权,甚至可以购买枪支训练私军,发动一场战争。

诞生于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本土的剥削可谓残酷至极。它的手上沾满了印度人民的鲜血,甚至被欧洲人视为资本主义最残酷一面的代表。马克思曾指出:“他们在印度只想赚钱,对待手下的人民,还不如对待美洲的奴隶。”

让我们回到近代史的开端。提起近代史,人们首先会想到西方国家如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这些白肤色人种在亚欧大陆的一角仿佛一夜之间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他们通过残酷的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随后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崛起。

然而,欧洲人的崛起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起初,欧洲人离开欧洲大陆去远航,目的是为了获取东方的丝绸、瓷器、香料和茶叶等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17世纪以后,许多国家都在印度设立了所谓的“东印度公司”,主要从事上述商品的贸易活动。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东印度”的概念。实际上,“东印度”是与“西印度”相对而言的。哥伦布在15世纪末发现新大陆后,误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将美洲中部加勒比海的群岛地区命名为“印度”。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不是真正的印度,但这个名称已经为人们所习惯,所以就把真正的亚洲印度半岛称为“东印度”。

渐渐地,欧洲人发现无论是西印度还是东印度,都是非常适合殖民的地方。这些地方虽然文明较为落后,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在这些地方中,东印度因为盛产丝绸、茶叶和香料等欧洲贸易所需商品而显得尤为重要。从东亚起航的船只需要在东印度进行补给,否则很难完成接下来的航线。

从16世纪开始,最早的殖民者如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纷纷来到亚洲并打下了一些殖民地。16世纪后期,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几乎控制了全部的大宗贸易,尤其是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几乎垄断了整个亚洲到欧洲的贸易渠道。此时英国还在国际贸易领域苦苦挣扎,经济上受制于人。

1599年,欧洲的胡椒价格突然大涨,伦敦市场的胡椒价格甚至翻了两倍。贵族和富人苦不堪言,商人们也是心急如焚。贵族老爷们做饭离不开胡椒,而商人提高价格销量却大幅减少收入也大大减少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伦敦的进口商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最终发现是荷兰人在哄抬价格获取暴利。当时英国刚刚打败西班牙成为新的海上强国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于是伦敦商人联合贵族们决定打破荷兰人的封锁共同筹资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伦敦商人于东印度的贸易公司。

这个公司得到了王室的支持获得了在印度洋地区独家贸易的权利;次年春天三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便出海前往印度购买香料等物资。

两年多后这些商船满载而归当初的投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股东们筹资68000多英镑2年时间却翻了三倍报酬超过20万英镑。

此后东印度公司开始每年派出1到2个船队前往东方进行贸易英国与亚洲之间的贸易活动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在17世纪末,英国打破了荷兰对亚洲商品的垄断地位,荷兰人因此感到威胁,并采取了积极的进攻态度,试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东亚地区,将英国人和葡萄牙人赶出这片财富之地。

当时的荷兰是海上第一强国,已经在亚洲经营多年,拥有广泛的商业网络。而英国人则相对谨慎,不敢轻易与荷兰人发生冲突。

早期的东印度公司仍然保留着欧洲远洋船队的传统,由一些船老大、进口商和贵族组成,共同筹集资金进行商业活动。当英国人初次来到印度半岛时,他们只是在几个港口建立了一些据点,如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

然而,英国人很快发现,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比对葡萄牙人友好得多。原来,葡萄牙人在印度已经活跃了几十年,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殖民地,但他们的统治并不受当地人的欢迎。这些葡萄牙人对待当地阿拉伯人和印度土著非常残暴,导致人们普遍对他们持敌对的态度。当更“文明”的荷兰人和英国人到来时,印度人自然表示欢迎。

然而,在印度人看不见的地方,英国人并不总是那么文明。他们察觉到葡萄牙人在当地的势力相对较弱,于是开始与荷兰人联手,准备夺取葡萄牙在亚洲的利益。

经过一系列战争和冲突,葡萄牙被迫放弃了他们在亚洲的大部分利益。随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取代了葡萄牙人在印度的地位,并开始通过垄断经营来获取巨大的利润。

为了鼓励扩张,英国王室给予了东印度公司独家贸易权,并将其权限无限期延长,除非公司连续多年亏损才会被收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了办事处,商人们带着礼物游说莫卧儿帝国的皇帝贾汉吉尔,以欧洲的珍奇货物为交换,获得了在印度的自由贸易权。最终,莫卧儿皇帝允许英国人在印度收购任何商品,允许他们自行建造建筑,甚至拥有自己的私兵。

在接下来的100年里,东印度公司主要经营茶叶、瓷器、丝绸、香料和棉布等生意,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公司每年的利润高达几百万英镑,组织结构也日益严密,欧洲分部负责筹资和组建股东会和董事会,亚洲分部则负责具体业务并将利润送回欧洲。

另一方面,由于给国家交了很多税,英国王室对东印度公司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赋予了它一系列特权。这使得东印度公司成为了英王在亚洲的代言人。在公司需要时,英王可以出面为公司的行为背书,公司甚至可以使用国王的口吻起草文件这使得他们的外交更加方便快捷当然公司也要拿出一些钱来孝敬王室甚至用来支持战争。

为了使东印度公司更好地挣钱,英王在17世纪末允许公司以英国的名义自行建立军队;随后甚至把铸币权、行政权都交给了东印度公司;让它们在亚洲自己开拓殖民地。

到了18世纪初,有枪又有钱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卸下伪装,直接用武力夺取印度的土地;它们不光跟荷兰法国这些殖民者手里抢地盘;还跟莫卧儿帝国抢地盘。

当时的莫卧儿已经到了晚期,对国土的控制不如以往英国人就左右逢源地撺掇小邦国反抗政府;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通过一系列战争,东印度公司占有了印度南部西部的部分土地;甚至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争中让东印度公司统治了孟加拉地区的几千万人;后世也以这一年为分界线将此后的东印度公司常被史学家划为有土地的国家。

在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扩张,但最初他们对印度人的态度并不恶劣。然而,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落,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野心逐渐膨胀。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从当地政府那里收取农产品,而是开始利用先进的武器和大炮,干涉印度内战,并试图通过左右逢源的方式,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动了三次马拉塔战争,最终彻底征服了印度中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分化“马拉塔帝国”的不同部分,将其各个击破。与此同时,欧洲列强也纷纷来到印度分一杯羹,但英国人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在统治了印度中部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控制莫卧儿皇室,从而统治印度北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暴露出商业公司的本性,开始以资本家的方式对印度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

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英国东印度公司强迫印度农民改种棉花和烟草、罂粟等作物,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成品。这种做法间接导致了饥荒的发生,因为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粮价高涨,农民的收入买不起粮食,很容易爆发饥荒。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一支军队,直接在印度一些地区劫掠和摧毁当地的小政府。当一个地区出现权力空白后,他们就扶持代理人来替他们控制这个地区,然后收取重税。这些野心之徒前往印度“淘金”,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则对这些亡命之徒一概照收,打造了一支残酷的掠夺军。

随着大量去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人暴富回了国,更多野心之徒前往印度“淘金”,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则对这些亡命之徒一概照收,打造了一支残酷的掠夺军。这支掠夺军不仅洗劫了印度土邦,掠夺了数百万英镑以上的财富进行瓜分,还导致印度西部发生了严重的大饥荒,成千上万的人活活饿死。

这些财富被用来投资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分红也越来越多,让投资人也越来越贪心。在明知道孟加拉大旱的情况下,他们囤积粮食,哄抬粮食价格,人为加重大饥荒,导致印度西部1000万人活活饿死。这一行为造成了人类史上最惨烈的饥荒,也给公司赚取了几百万英镑的利润。

前来印度访问的英国探险家曾写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土地上,几乎一半人饿死,田野里到处是白骨。”这段文字揭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残酷行径已经习以为常。

在18世纪最后50年里,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赚走了5亿两白银的利润,让英国完成资本积累,成为世界第一富国。这些财富是通过剥削印度人民而获得的。与西班牙从银矿里挖掘白银不同,印度没有什么银矿,英国人的5亿两白银是从人的生命中榨取的。

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生产廉价工业品,拳头产品是棉布。这些商品的原料从印度获取,而产品都被倾销到了印度。此举又造成大量印度纺织工人破产,几百万人失业饿死。

在18世纪末,印度人民度过了最糟糕的一段日子。东印度公司的贪婪和剥削直接影响了印度民族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承受了无法言喻的痛苦。然而,印度人并没有坐以待毙,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行动从未停止。

尽管印度长期处于破碎状态,人民之间联系较弱,起义的规模往往很小,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抗争。其中,1857年的“印度大起义”是印度殖民史上值得称道的一次起义。

这次起义的爆发,是由于东印度公司已经行将就木,长期的贪污和经营不善让公司连年亏本。东印度公司为了弥补损失,加重了对印度人的剥削,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起义。

起义席卷了印度全境,巴克德汗、章西女王等领袖率领义军和英军作战。这些印度军人大多数是以前英国的雇佣兵,因此战斗力较强。印度人在起义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到处攻占英国的殖民据点,屠杀英国侨民,甚至屠杀在英国公司工作的印度人以及基督教徒。

这次起义造成的损伤是无法估计的,因为整个印度都陷入动乱。大约有上万英国侨民被杀,数万英军死亡。印度人的死伤更是数以百万计,许多平民死于战争和其引起的饥荒。

英军花了两年时间才平定了起义,将大量造反的义军处决,使用的刑罚包括火刑、斩首、绞刑、甚至用大炮轰杀,以震慑人心。起义结束的第二年,英国政府看印度成了一团乱麻,宣布撤销东印度公司,直接把印度归于大英政府的统治之下。

纵观东印度公司的200年历史,它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剥削。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毛孔都滴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用来形容东印度公司再恰当不过。

在20世纪独立后,印度的民族文化已经不可逆转地被驯服。在印度社会中,大量底层人民毫无自主性,而上层社会则充斥着买办思想,他们不把国家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只把它作为赚钱的工具。

鉴于其罪行,欧洲人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东印度公司代表着最纯粹的资本之恶,是资本主义的黑暗面。它以无情的剥削和压迫为手段,将人类视为廉价资源随意压榨。

在好莱坞电影中,东印度公司往往被描绘为吃肉喝血的反派角色,这足以说明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这个残酷的历史事件提醒我们,资本的力量有时可以带来巨大的破坏和苦难。我们必须时刻警惕,避免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东印度公司:剥削印度200年,手段残酷满手肮脏,欧洲都嫌狠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导学案
地理位置的优越,时间的恰到好处,印度一步一步沦为英国殖民地
寻香记:香料的历史
John Company 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衰记 4
简单历史(公元1600-公元1800):1、海上马车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