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零一三年三月廿八日《证券红周刊》采访原始笔录和二零一三年四月三日《证券红周刊》采访原始笔录(阅)

成败银行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引领此次行情上涨的银行股由于监管新政给股指带来了重创。单从盘面来看很不妙,多数银行股的价格走势图的底边被击穿。如果沪指未来几天收不回来的话,就只能看2150点了。多次强调过,2150点是理论上多头的最后一个防守线,希望它别破,否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股票市场将告别系统做多的机会。而大多数公众交易者似乎并没适应做空时代,也无法接受股指期货,那将是一段很难熬的时光。

本次监管新政是监管层正视由来已久的金融风险的一个表态。依我了解的银行风险程度,如果调控非常坚决与彻底,那么银行股的行情完全可能是从哪里来再回哪里去。故需密切关注监管执行过程中的力度。

回到市场上,周四重大利空,短期空头形成,开盘追空,盘中打到前期阻滞位不再创新低,获利止盈,不留隔夜仓。这是简单而清晰的交易手法。而几天前在上海的内部交流中我反复强调交易其实就是在“交易思想”。交易思想形了交易策略,最终落实到交易的手法上。如果每次大家都只盯着我说到的交易手法,而不知晓其背后的交易思想,最终很容易迷失在单纯的交易之中。

监管力度很强

李永宏:上周聊到,“需密切关注监管在执行过程中的力度”,本周就已经接到通知,暂停券商大集合及信托产品的销售。依这样的力度,除非发生预料之外的重大利好,否则,行情短期之内是没戏了。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出来观望。

本轮上涨做多的主线是银行股,目前已找不到可以替代它的爆发点了。银行监管突然收紧,无论是集合理财、地方债、还是信托等“影子”银行,其巨大的隐性风险立现。如果监管层能真正的重视金融系统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那么银行股短期内就失去了上涨的外部条件。潜在的风险有多大?专业机构都心中有数。不明白的,可以去看看一汽集团那神秘消失的200亿的相关报导,那是一个很好的个案。

商品期货市场再次“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懂得的人自然会懂得,不懂的人说了也没有用。股票市场勉强维持着极弱的横盘态势,如果外部条件不改善,后市不容乐观。

《红周刊》:虽连遭突发利空,银行股跳空大跌,但是否存在修复的可能性呢?地产指数似乎就存在某种“修复”的迹象。

李永宏:业界确有“修复”这么一说,但修复是需要外部条件配合的。地产的调控暂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为地产板块的修复提供了时间及可能性。现在看,银行的情况要更加明确一些后再去定夺才好,所以这里并不建议去赌什么修复。

从盘口观察到,银行股并没有出现恐慌盘的大量涌出,局部的后退也还是有秩序的。我们经常说“市势不明,则立刻停止操作,待等到市势明朗后再进场不迟”。所以,不恐慌并不构成进场做多的理由。

况且,即便是修复,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地产股修复了一个月也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好转,这次再加上银行股的“落井下石”。就是修复一说成立的话,股指也将面临一个极为曲折复杂的自我修复的过程,除非是有什么重大利好的出现。而此时,先退出来看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交易策略。

《红周刊》:之前咱们聊过,两小板股票潜在的风险。现在风险已经显现,我想问的是,一旦下跌两个小板指数,是否存在类似于沪指2150点这样的支撑关口呢?

李永宏:不存在。这类股票的盘子比较小,只要充分激活,出货会很快。一旦出货完毕,中途就不存在理论上的任何支撑了。而且做这些股票的多以游资为主,不存在类似于大盘股这样的“进退有序,杀代有度”的现象。鸡毛已经开始欲飘欲落了,未来一旦击穿两小板指数的底边颈线,我们以前聊过的“满天鸡毛”的壮丽影像就该出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零一二年六月廿九日《证券红周刊》采访原始笔录
看报告不如听市场的话 中国股指期货第一批交易者那90%都牺牲了。——下图是吴国平的照片 国...
华尔街投行之死-证券频道
证券市场红周刊: 金融股与他的影子武士 ◎策划:红周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林中 编者按...
大佬调仓了
死扛个股策略从此失效-2012-9-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