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爸爸妈妈重回“课堂” 学习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

(李昊现在专心做正面管教培训,课堂上他和家长们做体验游戏。)

捧着“毕业证书”,周青媛有些激动。尽管这本“毕业证书”对她来说或许没有任何实际功用,但她觉得:“这本毕业证比我的硕士毕业证还珍贵。”因为在她看来,这让她改变了对孩子,甚至对生活的态度。

周青媛是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一个多月前,她参加了一个名为“正面管教”的家长培训班,培训班教授家长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

(“家长培训班”老师李昊。)

这样的家长培训班,在贵阳虽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在国内一些一线城市,已经颇为热门。从送孩子去辅导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家长自己参加培训班“补课”,折射的是家庭教育理念的更迭。在正面管教讲师李昊看来,家长将养育孩子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并没有什么奇怪。“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现在养猪都讲究‘科学养猪’了,更何况养育孩子。这样的比喻虽然有些夸张,但是道理没错。养育孩子确实是一门学问,不能想当然。而现在大多数的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家长的肩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好。”相对于管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周青媛认为从家长班“毕业”,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心态,“不去苛求养育一个完美的孩子。”当然,“毕业”并不代表她已经在养育孩子方面“修成正果”,“这只是个开始,与孩子相处,改善自己,是一生的修行。”她说。

(李昊在实验二中给家长们做正面管教讲座,家长们的热情很高,咨询育儿问题的家长很多。)

家有“熊孩子” 家长很“挫败”

●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经由你生 与你相守

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像大多数家有青春期儿女的家长一样,一年前,李昊也从上初中的儿子身上,感受到了叛逆。在此之前,他扮演的是“严父角色”,“以前我一直觉得教育挺简单的,就是我说你做就行。”李昊对于这套从父母那里沿袭而来的教育方式,从未产生过质疑。自从儿子上初二以后,他发现,自己的话渐渐变得不那么“灵光”了。“从那时开始,我们之间不只有分歧,甚至会有冲突,儿子的成绩也直线下降。”父子之间的冲突,在儿子14岁生日那天达到了顶峰。

为了给儿子庆祝生日,李昊在饭店订了一桌饭菜请全家人吃饭。但是到了饭点时间,全家人都到齐了,儿子却还没出门。李昊只有从饭店跑回家找儿子,可是任凭李昊怎么说,儿子就是不愿意去吃饭。“威逼利诱,生拉硬拽都不行。”气急败坏下,李昊打了儿子几下,儿子仍旧不妥协。最终,这个精心准备的生日晚宴,不得不在小寿星缺席的情况下,不欢而散。

廖焱有着跟李昊相似的苦恼,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麻烦制造者”。“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不听你话,甚至跟你对着干。”廖焱说,有时候孩子把她逼急了,她还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廖焱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是个女强人,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时常会有一种挫败感,“拿孩子没办法,有时候孩子的一句话就会让我很崩溃,我会觉得自己超级失败。”

与李昊和廖焱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周青媛采取的是宽松养育方式。“我很少打骂儿子,有什么事情都是商量着来。”但她发现,这种养育方式的后果是,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变得有些自由散漫,不懂得遵守规则。“比如学校布置的作业,他总是不愿意完成。”儿子的班主任也会经常因为作业问题打电话给周青媛。

(家长模拟孩子犯错时的场景。)

“丛林”扮演游戏 感受孩子恐惧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见地

跟儿子产生冲突后,李昊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他一口气买来四五十本与青春期有关的书籍学习。同时,他又从朋友那里得知了一种名为“正面管教”的理念。

他发现,这本书里不只有案例,更有方法。正面管教的理念,倡导和善而坚定的对待孩子。与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连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这样的理念让一直是家长作风的李昊,觉得很新颖。

比如两个孩子玩闹时,打碎了家里的一只花瓶。传统的妈妈大多会生气地问,“谁打碎了花瓶?”两个孩子害怕妈妈生气,可能会相互推诿,不说实话。然后妈妈进一步地责罚孩子。而正面管教的妈妈会首先问有没有人受伤?这会让孩子感到“妈妈爱我们,优于那只花瓶”。然后妈妈会问,刚刚发生了什么?孩子就会描述事情经过,妈妈也自然能从中知道是谁打碎了花瓶。最后妈妈再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意识到,应该把碎片打扫干净。

“所以,正面管教的家长和善而坚定地解决了问题,也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了经验。”李昊觉得,他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教养方式。于是,他和妻子报名参加了正面管教家长班的学习。

家长班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多体验游戏,最让李昊感到震撼的是“丛林”扮演游戏。在游戏中,一位家长扮演一个孩子,另外一位家长扮演家长站在桌子上。扮演家长的人就用平时对待孩子犯错时的样子,在居高临下的角度,用批评、惩罚甚至侮辱性的话语指责犯错误的“孩子”。

这就像当下中国教育中,家长与孩子关系的隐喻:一方高高在上,拥有力量;一方只能仰望,弱小无助。前者拥有对后者绝对的支配权。

李昊扮演孩子的时候,他也站在居高临下的“家长”脚下,听着他们的指责,像孩子一样祈求,“妈妈不要对我生气,不要骂我了,我还小。”但是家长根本听不进这样的呼唤。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的无力和孤独、恐惧。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用责备或者惩罚的语气指责过孩子。”参加家长班后,李昊还专门参加了正面管教讲师班的学习,成为了一名正面管教讲师。“因为想把这样的养育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家长。”

(家长课堂上的“丛林”体验,这像极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一方高高在上,另一方弱小在下。)

“解放”孩子 重视家庭教育

● 给他一个栖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

你无从闯入 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为找到突破口,廖焱和周青媛也去上了家长班。廖焱说,她曾在深圳工作,类似的家长培训并不罕见。而在贵阳,虽说专业培训没有那么热门,但是家长们也开始认识到,育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这一点,正面管教讲师熊玺深有体会。熊玺平时会有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每次只能容纳六七十人的讲座场地,常常挤满一百多人。“这些听讲座的家长,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愿望,希望你帮他解决育儿问题。”

李昊介绍,虽然贵阳上家长班的人不多,但是他组织的三个关于正面管教的贵州读书群,每个群都有400多人。在李昊看来,这种育儿观念的更迭,有深层的历史原因。

“中国是一个传统非常强大的国家,强调的是层级,上下不同。家庭结构也是如此,女人服从于男人,孩子服从于家长。”李昊认为,这样的层级关系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男人从神权里解放出来,后来妻子又从丈夫的控制中解放出来。现在,到了将孩子从家庭的控制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说家庭成员,包括孩子,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于是,在这样一个“解放孩子”的时期,家长的困惑就产生了。“不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该用什么方式养孩子?所以包括正面管教在内的一系列育儿观念,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

另一方面,李昊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重大问题。比如社会上很多犯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这些犯罪嫌疑人原生家庭的教养出了问题。”另外,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性格上的弱点,如嫉妒心强、怯懦、缺乏责任感等,也都跟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关。

(时光倒流,这些孩子的家长又重回“课堂”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

改善关系 建立情感连接

● 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

昨天已经过去

生命向前奔涌

无法回头 川流不息

在真正理解了和善而坚定的教养理念之后,李昊发现,他和儿子的关系真的有所改善。

从家长班回来后,李昊就一直尝试跟儿子建立情感连接,要对孩子真心地说出“我爱你”。虽然说出这句话难免有点“难为情”,但李昊觉得,自己对待儿子态度的转变,也是表达“我爱你”很好的方式。

以前,李昊送儿子上学的40分钟路上,父子俩基本上是一路沉默,而现在,他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现在,李昊再次成为儿子那个最愿意听他话的人,但是这种听话,不再是源于父亲的权威,而是因为“只有爸爸能理解我。”儿子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不过对于李昊来讲,现在儿子的学习成绩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是我最看重的。”

理解了什么是和善而坚定,什么是对孩子的尊重,李昊发现,一些过去可能让他焦虑的棘手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不久前,儿子以跟同学出去做作业为由,去网吧打游戏。奶奶发现后,着急地打电话给李昊,让他把儿子找回来。但李昊告诉奶奶,谁都不要去找儿子,让他自己回来,并且大家都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随后,儿子回家后,李昊什么都没有问,只是看了看儿子的作业本,半开玩笑地说了句,“没做多少啊,看来你和同学一起出去学习的效率也不高嘛!以我的建议,下周你们不要出去做作业了,因为也快中考了,你的同学可能也不愿意出来了。”出乎意料,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

换回以前,家里一定会发生一场“暴风雨”,李昊会去网吧把儿子揪回来,然后严厉地批评,让儿子自己反省。“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谁的责任。作为家长,你惩罚了自己的孩子,心里也会不舒服。”

(贵州正面管教联盟向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室捐赠“正面管教”图书。)

成为更好的家长 享受当下

●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

送往无际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实际上,对于很多学习了正面管教理念的家长来说,他们更大的收获,与其说是改变了孩子,还不如说是改变了自己。

“过去我很焦虑,是因为我的潜意识里希望儿子是个完美的孩子。他不好好写作业,我会觉得这会影响他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是现在我学会了接受不完美,他是我的孩子,我应该尊重他。”周青媛说。

而在学习包括正面管教在内的一系列育儿理念的过程中,熊玺学会了与自己对话。“我从小喜欢听故事,也幻想过有一天自己成为故事大王,给大家讲故事听。但因为性格内向,这个愿望一直没有达成。”熊玺说,之后她学会剖析自己,这给了她一种改变的力量。

有一天,她趁着女儿去洗澡,用手机录了一段平时经常讲给女儿听的故事,发到朋友圈中。没想到,收到的反响非常好。“很多朋友留言说自己的宝宝很喜欢听,让我多录点。”从这个故事开始,熊玺便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半年时间,她的故事播放量已经超过十几万次。现在,她的微信公众号毛妈故事屋,已成为贵州电台新闻中心新媒体小组的一个项目。

廖焱也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你就像一面镜子。家长对孩子做的事情,孩子都会原原本本地还给你。你如果是个暴躁的人,那么孩子的脾气也不会好。所以我发现,自己改变后,孩子自然就改变了。”

李昊则走得更远,他辞去了杂志总编辑的职务,专心做正面管教的培训和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在他看来,过去的自己太苛求完美,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了层层目标。他说,懂得了接受不完美,以前的那些目标都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当下。”

不久前,李昊儿子的15岁生日。这一次,他送给儿子的礼物是一套有关生物学的书,因为儿子是一个生物迷,立志学生物学。在其中一本讲述生物声音的书的扉页上,他给儿子写下:“我从没想到关于声音可以写成这么杰出的著作。”落款是那句酝酿了很久的话:“永远爱你的老爸”。

(注:文中诗歌引用自《你的孩子》 作者:纪伯伦)(文/本报记者 李盈图/本报记者 刘婷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教育,就是生活中遇到事情好好说话~
当正面管教讲师作为家长接到学校老师投诉电话以后……
正面管教理念:决定你将做什么
52张《正面管教工具卡》,每天一张卡片,52天让你成为和善而坚定的育儿高手
正面管教之实践篇
2014年首次新生家长课——如何正面的管教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