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道吗 百无一用是书生 也许你理解错了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经常犯的错误。看到一段文字凭自己的直觉想当然,这叫望文生义。喜欢不顾上下文以及全文意思,从中截取一段就使用,这叫断章取义。

你是否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无论是否会犯,今天就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都读过或者听过这样一句诗“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不知道是有些人是怎么想的,总是对比自己文化高的人存在偏见,特别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最受影响。学生嘛!刚毕业,可以说什么都还不怎么会。学校教的都是理论知识,所以动手能力相对来讲要差一点。当他们做错了,上司或者同事都会说,真是白读了几年的大学,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是古话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好像只有这样他们的心里才会舒服一点。

可是他们就只光顾着过嘴瘾,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真正意思。

要了解它的意思,我们要先找到它的出处。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流传至今的名句,它道出了古今多少学子的辛酸。作者写出此诗更多的是自嘲,但同时也寄寓了极大悲愤力量。

诗人生活在清朝的全盛时期,即史书所称的“乾隆盛世”俗话说:“乱世习武,盛世习文。”本来是属于书生的大好时代,而诗人却有志难升。感慨世间薄凉,在世人眼里,书生就是“百无一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傻瓜。

结合诗人所在的时代,以及诗的意思。就可以看出,“百无一用是书生”实际上反语,是愤世嫉俗的话语。

作者作为当时诗坛翘楚,一时不得志的感慨,“百无一用是书生”竟然被后人拿来当做对读书人的鄙薄,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更是一个乌龙。

前代先贤无一不是饱读诗书,而且中国人习惯自谦,文人更是如此。偶尔说几句“情绪话”更何况还是反语。人家还不是照样著书立说。而当下的人们却断章取义,曲解先贤的话。话有说回来,当下又有多少人称得上是饱读诗书的书生呢!我等皆升斗小民,不过是上过几天学,从小学到大学。读过的书也没有多少。又有什么资格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告诉你们一个小小秘密,曾经有人用“百无一用是书生”说花颜,我只是微微一笑,他们还说我脸皮厚。哈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原来都是出自这里,最后一个简直醉了···
他是清代著名诗人,却写出“百无一用是书生”,道尽读书人的辛酸
很多人都听过“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上半句更让人心酸
世人皆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上一句更令人心寒
你只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却不知更令人心寒的上一句
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上一句同样经典,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