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三辑出版发行

(《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三辑,作家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学者丁帆、王尧先生担任总主编,明哲文化策划的《大家读大家》丛书包含着这样两层涵义: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一般的普通阅读者)来共同分享大家(在某个领域内的专家)的阅读经验。让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来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 就是想让两个“大家”来合力推动当下的“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能轻松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

丛书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7位作者毕飞宇、苏童、叶兆言、王家新、马原、张炜、李欧梵都是当代文学领域的大家,他们在解读经典的同时,呈现自身阅读和创作中的切身感受,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丛书第二辑(译林出版社出版)8位作者夏志清、孙康宜、白先勇、宇文所安、田晓菲、王德威、张小虹、胡晓真均来自海外,或为著名华语作家,或为汉学研究大家,他们不仅在作品中从另一个“维度”和“视角”解读中外文学经典,并且向广大读者推介了一批优秀海外华文作家及作品。

丛书第三辑(作家出版社出版)10位作者为陈众议、高兴、刘文飞、林丰民、程巍、郭宏安、童道明、黄燎宇、王中忱、戴锦华,主要聚焦解读外国经典文学中文翻译作品,由丁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陈众议所长担任本辑主编。本辑特色在于,稿件作者们不仅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且大多是国内通行的世界文学名著中文译本的译者,这种集“研究者”“作者”“译者”的多重视角,使稿件既具有理性思考的学术价值,又具有感性创作的文学色彩,同时,“译者”的独特“身份”还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文译本的同时,深入到其外语原本中,体味这些经典名著的“原汁原味”。

丛书在选题策划阶段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地向读者介绍外国经典著作,以作品或作家的地区特征进行主题区分,分别涉及欧洲、俄罗斯、阿拉伯、英美、法国、德国、拉美、日本文学等主题,同时遴选了最适合这些主题的作家、翻译家担任作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者大多是国内通行的世界文学名著中文译本的译者,这种集“研究者”“作者”“译者”的多重视角,使稿件既具有理性思考的学术价值,又具有感性创作的文学色彩。

本辑丛书风格深入浅出、言之有味、言之有物,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全面了解、品读外国文学作品的通识读物佳作。丛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助项目。


《孤独者走进梦幻共和国》

高兴,诗人,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世界文学》主编。曾以作家、学者和外交官身份在欧美数十个国家访问、生活和工作。著有《米兰·昆德拉传》《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东欧文学大花园》等专著和随笔集;主编《诗歌中的诗歌》《小说中的小说》等大型外国文学图书;译有《凡高》《黛西·米勒》《雅克和他的主人》《安娜·布兰迪亚娜诗选》《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水的空白 : 索雷斯库诗选》等,以及诗歌和译诗合集《忧伤的恋歌》。除文学研究和翻译外,还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散文和诗歌近百篇,作品曾被收入几十种选本,并被译成英语、俄语、波斯语等十余种语言。曾获得中国当代诗歌奖翻译奖、蔡文姬文学奖、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等奖项。

本书主要讲述东欧各国的文学。东欧很多国家虽是小国,但在文学上却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在高兴先生看来,东欧文学俨然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共和国,其中既有捷克的幽默、阿尔巴尼亚的阴郁,又有罗马尼亚人的呼喊、波兰文学民族性的探索。高兴先生借着自己的阅读和研究经历,以一位阅读的“孤独者”的身份,为读者指明了一条走进这片梦幻的文学领域的路径。






《和经典保持接触》

郭宏安,学者,翻译家,文学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重建阅读空间》《从蒙田到加缪》《论〈恶之花〉》《论波德莱尔》等;文学随笔集《同剖诗心》《雪泥鸿爪》《完整的碎片》等;译有《红与黑》《墓中回忆录(选)》《大西岛》《波德莱尔作品集(五卷本)》《加缪文集(三卷本)》《批评意识》等。遵循“不苟作”的原则,研究、翻译和写作三驾马车永远在路上。

文学批评重在对于作品的整体的审美把握:首先是作品,首先是阅读,首先是体味。郭宏安先生的这部读法国文学的文集就是对这一文学批评理论的实践。全书十余篇文章分析和评论了读者们耳熟能详的法国文学经典作品——从人文主义的觉醒到浪漫主义的激情,从现实主义的丰碑到象征派的浅唱低吟,乃至于多元时代的传奇,作者以批评家的视角展示了阅读的厚重,将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真正的阅读之法。






《捡拾足迹

——电影课堂与激变世界》

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以及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电影、大众文化、女性文学的研究。论著有《浮出历史地表》《镜与世俗神话》《犹在镜中》《雾中风景》《电影批评》《沙漏之痕》等作品,专著与论文被译为多种语言出版。其中《浮出历史地表》获得北京市高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94年获日本“笹川良一优秀青年奖学基金”等奖励。

后冷战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对此人们各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以怀旧之情沉湎在乡愁和历史之中,有的以对抗的姿态凝视着新的苦难。电影如何呈现、揭示、批判这个激变的世界呢?戴锦华教授的这本《捡拾足迹》通过对影片的深刻解读,展示了光影世界怎样关注、讨论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议题,同时记录了自己学术研究历程中的一段思想转型之旅。本书一共解读了四部影片:《天使爱美丽》《打开心门向蓝天》《花样年华》《罗塞塔》,借助电影文本,实现了幻象与现实之间的一次缝合,直抵后冷战时代、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存在命运。






《句子的手艺》

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等;译有《疾病的隐喻》《反对阐释》等。

如何阅读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自然各有各的看法或者经验。程巍先生认为,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分为“文学阅读”和“专业阅读”。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大多数进行的都是文学阅读。那么专业阅读是什么样的呢?程巍先生的这部作品就是专业阅读的代表,通过专业阅读的视角,读者能够发现大家“句子的手艺”,勤加练习,你的“句子的技艺”将会显著增长。






《启蒙与艺术的心灵史》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德语现当代文学和德国问题研究。著有《思想者的语言》《托马斯·曼》等;译有《死于威尼斯》《雷曼先生》《批评家之死》《恋爱中的男人》《艺术社会史》等。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鲁迅文学翻译奖以及“2016书业年度评选社科翻译奖”。

德语文学是世界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大多作品包含深刻的思想,具有形而上的哲学品质。这种“高冷”的气质使得德语文学作品余韵悠长,往往令人说也“说不尽”。如何评说这种文学特性?黄燎宇教授的千言万语化为这本《启蒙与艺术的心灵史》,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道出德语文学的独特性。本书从启蒙与艺术等主题入手,从莱辛一直评说到20世纪的文学大师,回顾了这个思想民族的心灵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最后详细地解读了铁凝的《大浴女》和余华的《第七天》,在比较中更能凸显不同国家的文学特殊性。






《日谈天方夜谭》

林丰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阿曼卡布斯国王讲席项目研究教授、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大中东研究》集刊主编。著有《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文化转型中的阿拉伯现代文学》等;译有《女儿桥》《埃米尔之书》《爱的诗篇》《无岸的女人》《最后的宝剑》和《致电祖国》等多部阿拉伯长篇小说和诗集。

阿拉伯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成就的文学之一。《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颗明珠。然而对于普通中国读者,阿拉伯文学仿佛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本书中林丰民先生通过古老神秘的《一千零一夜》,盛世诗人努瓦斯、阿拉伯文学巨子纪伯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哈福兹等优秀的阿拉伯文学作品与文学家,为我们揭开了面纱的一角,引领读者了解阿拉伯文学之美。






《说不尽的经典》

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20 世纪墨西哥文学史》《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等;长篇小说《玻璃之死》《风醉月迷》等。2003 年获国家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

人的一生经历有限,但文学经典的多姿多彩赋予人们无数“亲历”的可能——童年的神话、少年的史诗、青年的戏剧、中年的小说、老年的传记。沿此逻辑,陈众议先生精选了他阅读里程中的一个个站点,从中国古代经典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到现代的莫言、贾平凹、格非;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到南美的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略萨。本书既是作者本人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回味与推演,亦是作者与读者分享关于阅读的感动和欢愉。






《现代文学路上的迷途羔羊》

王中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编委、《国际理论空间》编委、中国丁玲学会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东亚近现代文化交流史。著有《越界与想象——20 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译有《个人的体验》,曾获《世界文学》翻译奖。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也逐渐走上了帝国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不仅仅表现为军事、经济的扩张,也表现为价值、思想、知识和情感、想象体系的建构,在此过程中,“现代”文学并不仅仅处于追随的位置,也表现出质疑和批判。本书集中讨论日本受到这一过程影响的现代作家们及其作品——所谓“迷途之羊”的意象,不仅仅是在隐喻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更是对日益走向迷途的日本社会提出的警示。






《樱桃园记》

童道明,中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尤以研究契诃夫为长。曾赴莫斯科大学留学,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了多部有价值的文学评论作品、翻译作品以及戏剧作品,其中以学术散文写作尤为著名。代表作品有论文集《他山集》《论契诃夫》,散文集《惜别樱桃园》《潘家园随笔》《一只大雁飞过去了》等,剧本集《塞纳河少女的面模》和《爱恋·契诃夫》;译有《契诃夫小说选》和多部契诃夫剧作,以及《梅耶荷德谈话录》等译作。

《樱桃园记》是一部阅读俄罗斯文学的读书随笔。所选文章皆是童道明先生评述俄罗斯文学,尤其是评述契诃夫的重要篇目,按照俄罗斯作家的精神气象和俄罗斯文学的特质,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学术散文化的书写,既有深刻的洞见,又有绵长的抒情。阅读此书,读者或许会发现,这些饱含感情的散文既记录了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也是深入俄罗斯文学广阔世界的绝佳路径。契诃夫的忧郁、俄罗斯片片白桦林的粗狂与苍凉,无不流露在作者诗意般的文字中。






《追寻大师的足迹》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主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俄罗斯利哈乔夫院士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大奖、“莱蒙托夫奖”、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著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红场漫步》《明亮的忧伤》《阅读普希金》《布罗茨基传》等;译有《普希金诗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侨民文学史》《三诗人书简》《俄国文学史》《悲伤与理智》等。译著《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悲伤与理智》先后入选“年度十大好书”。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是一条从未间断的丰饶长河,孕育出了大量伟大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从作为源头的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到19世纪黄金时代群星闪耀的大师,从20世纪苏联文学的巨匠们到刚刚去世的诗人叶夫图申科,当代著名翻译家刘文飞先生围绕俄罗斯文学的大师及其佳作娓娓道来,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都信手拈来。一册小书,却可谓是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捷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丝路 共谱新章
纪念|余中先:柳鸣九是个五指张开,很冲的老先生
译研人物 | 米拉·艾哈迈德:我译故我在
91岁翻译家高莽去世,一生执着于俄罗斯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诞辰纪念 | 在思想的沙漠寻求包罗万象的真理
文学翻译“忠于原著”成为“走出去”绊脚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