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球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铁虿狰狞6:猩红毒针

  在志留纪的海洋中,还诞生了一个后来的人类非常熟(kong)悉(ju)的身影:蝎子。

《Walking with monsters》中,在志留纪的海底追击头甲鱼的雷蝎(Brontoscorpio)。目前人们只发现了这种动物的一个钳子上的一根指头的化石。这根指头大约10厘米长,推测雷蝎的全长可能超过90厘米。

 

  蝎的祖先和准确的起源时间一直是个谜团,原始的蝎和板足鲎有着相似的体型和结构,推测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许多板足鲎都可能做出弯卷后腹的动作,用针状的尾节捕猎或者自卫。

混足鲎(Mixopterus)的化石。它有细长的后腹部和演化成刺状的末节,很可能像真正的蝎子一样使用。图片来源见水印。

混足鲎没有毒腺,不能制造毒液,它很可能用尾刺直接刺穿杀死猎物,或者抵御更大的板足鲎的攻击。图片来源自[1]。

 

  真正的蝎出现在志留纪中期,所以板足鲎并不是蝎的直系祖先,它们可能演化自同一种未知的干群螯肢动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蝎化石特征已经非常显著了:第二对附肢(脚须)钳状,非常发达,可以牢牢抓握猎物。尾针上演化出毒腺和开孔,在刺穿的同时注入毒液,更加高效地杀伤对手。

最强的武器——猩红毒针!

额。。。其实是这个:


  自出现后的4.3亿年里,蝎的外形少有改变。它们很幸运地摸索出了一套非常成功的基本构造,把几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融为一身。除了毒腺和蛰针,蝎还装备了两对钳状的附肢:螯肢和脚须。强壮的脚须负责制服和抓握猎物,配合尾针蛰刺。小小的螯肢撕碎猎物,榨出汁水,再用口吮吸入肚。

加拿大安大略湖西南地区发现的中志留世蝎(Eramoscorpius bruc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外形和今天的蝎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图片来源自[2]。

 

萌萌的蝎子正脸照,嘴边的一对螯肢非常清晰。还可以看到头胸部中央的中眼和螯肢两边的侧眼。图片来源见水印。

 

蝎子的脚须和螃蟹的螯足都特化成钳子。这种结构是由附肢的最末两节变形而成,最末节演化成可动指,倒数第二节延伸成不动指。通过肌肉牵引可动指完成夹合。有意思的是,虽然螯肢类和甲壳类都演化出“钳子”,但螯肢类(包括蝎,鞭蝎,拟蝎和盲蛛)脚须的可动肢在下方,甲壳类(包括虾蟹,寄居蟹,端足类等)螯足的可动肢在上方。图片来源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蝎子养殖技术之入门介绍
蜘蛛
螯的演化:是我,是我先,明明是我先用的......
虫的附肢(上)| 混乱博物馆
端午佳节话五毒
蝎子的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