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水果怎么吃,才能既养人,又不生湿、不伤脾?
一入夏,就想吃水分足又甜甜的水果:荔枝、杨梅、樱桃、西瓜……每样小果子都带着夏季特有的印记,少了它们,好像夏天都会变得不完整。


但品尝果子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担心:水果寒凉,容易生湿,吃多少才比较合适?要不要先煮一下再吃?如果吃多了,是不是会伤到脾胃……
 
趁着果子滋味最清甜的时候,和你们好好聊聊「吃水果」这件事:

  • 《黄帝内经》里的“五果为助”到底是什么意思?
  • 水果具体应该怎么吃?
  • 水果吃多了,可以怎么补救?


五果为助,辅助的是:
补益 疏通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里说“五果为助”的助,意思是能辅助身体同时做到:补益 疏通,相当于又补又通,非常全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先分别说说五谷、五菜和五畜的作用了。
 
谷物 动物,补养的是体内的精气。

不太一样的是,五谷精气满足的是身体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五畜则是在五谷精气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能增强体质。
 
精气被吸收后,下一步,就要让它能在体内顺畅的运行

如果停下来不动,就成了“气滞”,时间久了,这个部位的精气就成了邪气,变成积食、淤血、湿气等。


五菜起到的作用,是帮助疏通气机,避免精气淤堵的情况出现。
 
《本草纲目》说: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

植物生长的速度比动物和谷物来得都快,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大,偏性更强。

所以古人用它作为主食(也就是谷物)的补充,用来疏导精气的运行。
 

五果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同时具备上面说的两个作用

一个是能补益精气,这里特指的是水果的果核,例如桃、杏,或者坚果类的板栗。
 
这些果核和坚果和谷物一样,都是植物的种子,所以也能发挥补养的作用。
 
一个是和蔬菜一样,能辅助疏导精气,这是只有果肉才能发挥的作用。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虽然水果的功效看起来很全面,但总得来说,其实它更像是一种“享受性的食物”。
 
举个例子,如果把身体看成是一台机器的话,谷物、蔬菜、肉类就好比汽油,是动力的来源,不能缺失。
 
水果更像是机油,是机器的润滑剂,在满足了日常所需之外,对身体的进一步呵护。


所以你日常即使不吃水果,对身体来说,其实影响都不大。

反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日常吃得多了,或者脾胃太弱,由于水果本身的偏性,反而会带来一些“损耗”。
 
这些“损耗”反应在身体上,也就是常见的:腹泻、长口腔溃疡、胃痛胃寒等。
 
所以如果你想要享受水果的甜蜜,真正了解它的吃法,会很重要。

不同类型的水果
吃下去后消耗程度不同
 
季节性强的水果

季节特征越明显的水果,偏性越强。就拿夏天感很强的两个水果来说:
 
西瓜,性寒。《本草纲目》说: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荔枝,性温。《食疗本草》说: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多食则发热。
 
这种季节性很强的水果,不要因为赏味期短,就大量买来吃。

地域性明显的水果

热带地区,盛产榴莲、芒果等性温的果子,但当地人吃再多也不容易上火。
 
原因是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气血常年跑到四肢去了,脾胃反而虚寒,多吃点榴莲,不仅不上火,反而有补益的作用。


但对北方的朋友来说,就不一样了,本身北方就燥,体内容易有内火,再多吃点榴莲,火上加火。
 
所以地域性很强的果子,尝鲜可以,但也不要多吃。
 
和体质不搭的水果

阳虚、怕冷的朋友,再吃寒性水果,相当于用水把本就微弱的一团火给扑灭了,越吃身体越虚
 
反之,热性体质的朋友也是如此,火力太猛,烧得也是体内的气血。


脾胃不好、容易腹泻的朋友
最好能煮着吃

就像上面说的,水果自带一定的偏性,放在锅里煮一煮,再加点糖,利用“甘味能缓”的作用,缓和一下偏性。

让水果变得更加温和,就不怕腹泻、拉肚子的情况了。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因为水果中本来含有多酚类物质,它们能够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延缓消化。
 
水果煮熟之后,这些物质部分受到破坏,降低对消化酶的抑制作用,就会变得更好吸收。

要提醒大家一件事:煮的过程中,糖不要放多了,否则更伤脾胃。


煮水果需要加水,糖分会融在水中,让甜味变淡。但是,酸味却不会下降,这和果肉中含有的“有机酸”有关系。
 
所以很多朋友喜欢在煮水果的时候,放大量的糖,最后变成了喝糖水。过甜伤脾,最后又伤了脾胃。

划重点:只要是水果,湿气就重,
痰湿体质一定少吃或不吃

1、舌苔厚腻
2、皮肤冒油,头发容易油、有头皮屑
3、女性白带多,大便不成形
4、早起四肢乏力,刷牙时咽喉有异物感
5、嘴巴里泛清水冒酸气


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尽量不要吃水果了~
 
两个小甜汤
可以用来救急一下

1.热性水果吃多了,喝这个沆瀣饮
 
荔枝、樱桃、桂圆……等性温的小果子吃多了,身体会有明显的上火反应:
  • 嘴巴长口腔溃疡
  • 脸上冒痘
  • 舌苔黄腻
  • 眼睛发红


遇到这种上火,我会选择给自己煮一碗“沆瀣浆”。

它是《山家清供》中记载的小食方,有清火的作用,食材很简单,只需要白萝卜、甘蔗两种。

 
甘蔗 白萝卜都是清火的食材。

尤其是甘蔗专门清肠胃热。《本草纲目》说它是“脾之果也,其浆甘寒,能泻火热。”

 
这道甜汤,我很喜欢当作饭后饮品来喝。甜度不会太张扬,像泉水般微微清甜,默默地抚平身体的燥热感。

食材:甘蔗200克 / 鲜白萝卜150克 / 水适量 

做法
1、将白萝卜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意不用去皮,然后把洗净的萝卜切成大块放入盘中备用。
2、把甘蔗的皮削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入盘中备用
3、将切好的食材同时放入锅里,加足量清水,烧开后,小火熬煮,等待约30分钟,静静地看着萝卜一点点变软,浓缩在汤汁里。

 
2.寒性水果吃多了,喝杯豆蔻熟水
 
夏天除了西瓜、甜瓜等瓜类水果性寒,刚从冰箱里端出来的水果,也很容易让人中招:

  • 吃完就腹泻
  • 摸摸小肚子凉凉的
  • 大便不成形

  
这时候可以和古人一样,煮杯“夏日特饮”——熟水来喝。


熟水一般是由各种香药、香草、香叶制作而成,明朝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上就记录了十余种熟水的做法。

这其中,豆蔻熟水是最常见的,它除了能够散走寒气之外,还多了一个燥湿的作用。


豆蔻燥湿健脾,石菖蒲补养心气,再加点甘草保护脾胃,慢慢喝完,脾胃的寒气也都被驱散了。

食材:豆蔻 5g / 石菖蒲 5g / 甘草 15g

做法:
1、将豆蔻、石菖蒲稍微弄碎。
2、把所有材料放入茶料包中,用热水冲泡。
3、把杯子盖好,稍微等一会就可以喝了,若是觉得味道太浓,还可以继续加热水。


【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少点盐”(ID:shaodianyan91),经授权转载,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别样茶
增强体质的第二件事:选择孩子当下适合的食物
​【白豆蔻治脾胃寒湿】
中医骨病浅谈
周仲瑛补益精气、健脾益肾法治疗眩晕(贫血)
补益气血 远离亚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