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怀森 | 赵沟泉记
西赵沟社区
赵沟泉,位于滕州市洪绪镇政府东约2公里处的西赵沟村内。

明朝时期,村东有一大泉及数十小泉,往西南折汇流,泉水常年流水不断,河沟遍布,泉水灌溉着周边良田,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明初,刘姓迁此,因见沟壑众多而取村名刘沟,后有赵姓迁入,居于村子西部,另立村为赵沟。至清初,赵姓逐渐繁衍发展成为望族,并刘沟,统称为赵沟。清中期,赵沟析立“东、西”二村,因本村据西,故名“西赵沟”。

在古代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赵沟泉的相关记载。

清代《山东通志》卷十九记载:

“刘沟泉(在县南六里),赵沟泉(在县南八里),以上九泉会注南梁河,西流由满家口入运。”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四库全书》的《山东通志》,是清康熙十二年的三十六卷本,而它是根据明朝嘉靖年间创修的四十卷本删减而成的。因此可知,在明朝嘉庆年间,刘沟、赵沟的泉分属两个村子,并且彼时泉水还处于盛水时期,能够汇聚成河,向西奔流入运河。

清雍正三年(1725年)成书的《行水金鉴》是中国水利史资料书。据其卷八十五记载:

“赵沟泉距县西南八里,出赤续社赵沟庄,久枯无水。刘沟泉距县西八里,出赵沟庄,流三里会赵沟等泉,上源至下源久枯无水。已(以)上从东至西近县诸泉,皆会赵沟入姚家口(济运)。”


由此可见,清朝初年,赵沟泉、刘沟泉都已“久枯无水”。这与西赵沟村史中记载的“明崇祯年间泉水干涸”的说法是一致的。关于赵沟泉的干涸,有这样一个相传:在赵沟泉泉水最盛的时候,一风水先生云游至此发现该泉,其蓄意破坏泉水声誉,到处散布谣言,造谣惑众,说此泉对百姓不利,随即使用妖术,并制造铁锅将泉眼封住,顷刻间,泉水停涌。当然这只是传说,泉水干涸还是与人们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位的下降、河道淤塞等因素有关。

赵沟泉虽然干涸了,但是“赵沟泉”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2004年西赵沟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在赵沟泉故址西侧,修建了“休闲乐园”。由村北主干道向南行走约200米,便看到一处四方池塘。东西宽约30米,南北长约50米。从空中俯瞰,犹如镶嵌在村中的一颗“绿翡翠”。

俯瞰西赵沟休闲乐园

池塘北面依民居而建,西面为村内辅道,南面为巷道。池塘四周用铁制栅栏围住,栅栏内有环池塘的步道,南岸由东到西是一座双面空廊,正中间为池塘主入口,门两侧静坐一对石狮子,令人望而生畏,门楣上方阴刻金色“休闲乐园”四字,由滕州籍书法家、原曲阜市政协副主席蒋开征(字公棹)先生题写。

休闲乐园南门

沿入口向东拾级而上,这里是修建此泉的碑铭处,有碑记曰:赵沟泉。东面的墙上,是石刻的介绍栏,镌刻着功德碑、传说故事、村史等内容。赵沟泉旧址南面,有一座约5米高的石塔,这就是传说中的“如意塔”,它矗立在池塘的东岸,为我们默默讲述着赵沟泉的由来。

如 意 塔

传说很久以前,西赵沟村连年干旱、大地荒芜、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速派东海龙王敖广施雨,敖广九子由东向西降雨,看到此地泉水清澈,鱼虾成群,百姓安居乐业,实乃风水宝地。东海龙王得知后,遂令两龙子在此泉内居住。两龙子来此后,整日饮酒享乐,扰乱部落村庄,造成泉水泛滥,淹没村庄良田,百姓怨声载道,于是乎上香祈祷,惩罚孽龙。怨声直冲天庭,惊动众神,上奏玉帝,玉帝大怒,颁旨太白金星、托塔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两龙子归案。两龙子不服,与天兵天将杀得天昏地暗,无法将其收服,托塔天王只好用宝塔将两龙子身体压在泉内,只留头部让其喷水灌溉良田,造福百姓。从此宝塔落于此地,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如意。为了纪念镇龙宝塔,把宝塔命名“如意塔”,后因泉眼被封,泉水干涸,只留下泉址、龙头、如意塔。因着这个缘故,赵沟泉也被当地村民叫做“双龙泉”。

赵沟泉故址碑及双龙头

移步池边,便见一条栈道直通塘内凉亭,匾额上“媚景亭”三个金色题字,让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新亭举目风景切”。信步亭中,但觉清风徐徐,泉水潺潺,波光粼粼,偶有鱼儿泛起水花跃出水面,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岸边垂柳千条,倒映水中,紫藤树攀岩空廊之上,蔽日遮阴。沿池塘岸边东、南、西三面,每隔十余米,各有一尊石刻的牛、马、羊等十二生肖雕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或昂首奔腾,或乖巧静卧,或憨态可掬,让人赏玩不忍,流连忘返。

沿岸的生肖石雕

这一方池塘,虽谈不上风景优美,但却是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垂钓小憩的好去处。和柳荫下一老者闲谈,老人家又说起关于赵沟泉的另外一个奇闻。说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发展农业,村民填沟造田,填平了原有的沟沟壑壑,只留村东、村中、村西有三个大坑。村中、村西两坑虽相隔百米,但却出现了奇怪的一清一浊现象。村中的大坑无论下雪天、下雨天,坑水皆清澈见底、碧波荡漾,而近在咫尺的西大坑,则浑浊不清、污泥浊水。虽如此,夏季炎热村民跑至西大坑去洗澡,洗完后却周身光洁无污,真是不可思议。

老人家还讲到了“怪桥”的传说,说的是1976年被拆除的村南石桥。相传村东的泉水奔涌,绕村而过,村民无法外出劳作。一天,一牛角大仙路过此地,见此情景,遂大发慈悲,当即出现了此桥。但由于桥下水深流急,他便居住在那里,每逢刮风下雨天有人过桥,桥底下就会发出“咕咕”的怪响,提醒人们要仔细脚下。


赵沟泉奔涌的泉水不再了,可是与赵沟泉相关的众多神奇的传说却代代流传下来。或许是先民们为增添赵沟泉的神秘气息和色彩而编撰的供人遐想的谈资吧,我们姑且听之,姑且称奇之。只愿赵沟泉的前世今生能给当地的村民和远道而来的你留下美好的回忆就足矣!

最后,以一首《赵沟泉剪影》来作为此文的结束语吧:

源来宝塔镇双虬,
聚水成池作乐幽。
暗羡空廊闲坐客,
斜阳塔影伴石牛。

——E N D——


作者简介:叶怀森,男,山东滕州人,生于1969年8月,中专文化,现就职于柴胡店镇政府。从小酷爱文学和历史,尤其偏爱古体诗词。2000年开始创作,偶有作品散见各级地方报刊。著有诗文集《手捡心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有谁能告诉我山亭小三峡,怎么去吗?
魅力太行 · 河北邢台 ‖ 清泉生处是故乡
陈志平:旱万荣的水故事
家乡的山泉水 文/ 薛勤旺 主播/ 如风丝雨
探路老峪沟村看杏花,自驾白羊沟打泉水
三泉村:泉水不竭 义举永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