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奇书《渊海子平》干支与生命属性——生命与宇宙的融合

某种意义上,命理学与现代科学理念在思考方式上是一致的一一都是通过理性思考对于某些问题进行批判,求得一个清晰明确的过程与结论,而不诉诸于飘渺模糊的神明。

命理学最基础的理论根基于一个前提一一人与宇宙的天人合一

在这一理念下,人与万物沟通,与天地沟通,本身形成了一个大整体下的各个分支。各部分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沟通,相互联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呼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形成了既混沌又清晰的命理学逻辑链。这一点可以通过干支属性与生命属性的交融来探讨。

干支的空间属性

天干的诞生带有天文背景;地支则代表着地平分野。古人将十二地支附丽于天,沿赤道由东向西将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并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加以命名。

由此可以看到,干支是具有较强烈的空间属性。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空间先天的与时间相关联,如先秦古籍《尸子》中称:“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换言之,宇宙本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先民对于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长期细致考察后,对天文、天象等内容的总结与深化。经过阴阳家的发挥,最后成为一套庞大驳杂的世界观体系。

但是,对于一个原本单纯具有时空属性的干支,又如何会进入到人的旺相休囚死呢?这其实贯彻着一种古今中外皆然的思考方式。

干支与生命属性

明代王阳明有一句名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往往会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但这句话更多表明的,或许是一个事物的意义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与人是否发生关系

这里的含义是说,一个事物如果要被理解,就需要自身也有自我表现(对人的展现);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表现与人的理解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因此唯有被人理解的事物才能够对人有意义一一人是具有历史社会人文背景的,人的理解天然的带有成见,换言之,理解必然是个人的。

同样的,对于干支而言,其本身虽然是作为时空属性而存在的,但是进入人类的理解视域之中,就会受到人类思维的影响,被赋予新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外延。

而时空作为一种外部感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石,人类对于世界的一切认识都必须置于时空之内。生命变化也自然与时空息息相关。生命最直观的表现便是生命主体的成长与衰亡,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形态发生极大变化,最终也消失于历史时间之中。生命在时空中所占据的位置,令生命与时空具有了先天的关系。

中国哲学独特之处在于其宇宙观与实践之间的统一关系。中国和中国人的最首要和最基本的面貌,实质上仍是道,就是一个'整体’,大到可包含一切,小到可渗透一切。

这种整体派分出万物的分殊概念,并不代表支离,反而隐含了一个在支离之上的整体的存在。因此,阴阳五行观念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概念范畴,并不单单是割裂的属性,相反是一个混融的大整体下的具体范畴

从这个角度来看,阴阳五行属性其实可以视为统一的“道”的不同侧面,每一事物也都是统一的宇宙的不同侧面,每一事物所具有的阴阳五行属性也同样是大阴阳五行的每一侧面。就此而言,每一事物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包含有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而整个宇宙又是各个单独个体缺一不可而组成的完整体。

但这并不表示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应该理解为统一整体的不同表现侧面。惟其如此,不同侧面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便是同一整体内部的呼应。从这一层面,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基础实际上便是统一整体内部的呼应,比类取象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察微知著。因此,就阴阳学说而言,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组成,天地间阴阳二气的消长不但直接影响着宇宙万物的生长变化,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和谐与否。

命理学将作为人本身所拥有的生命的属性赋予了干支这一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人与大宇宙、人道与天道之间的互动,或者说是归一,本就为一但却因为存在于世界而被割裂以便观察。这种在干支上发现了生命属性,与其说是人将生命这一属性赋予了干支,不如说是二者融合、重归于一而令生命属性在干支上的自然彰显。

命理学的侧重点在于运用

但命理学本身并不执着于探究这个世界是怎样,并不着重于解释这个世界,而是侧重于具体的运用。

因此,五行在四季(或五季)的旺相休囚,扩展到五行寄生十二宫,再到以干支与五行搭配后在十二地支,模拟出长生、沐浴、冠带、临管、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的十二种生命轮转过程,都是在这一思维方式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五行与四季的结合是宇宙与生命触点的开始;十二宫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细致化宇宙规律与自然变化,自然变化与生命变化之间的联系;十天干所代表的象,与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时间、空间的结合,则代表一套人事推演理论的生成。实际上其背后则是人与天地的天人本一思想。

在中国传统的创生论中,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天地也是这样化生而成,生命也是天地的内在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天地本来是混融一体,无所谓阴阳属性,甚至无所谓一。但是随着道的演化,便形成了' 一生二’的分别。”

阴阳五行思想的本质是描述关系

季羡林先生说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成一气,使之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那么“一”为宇宙,“二”为阴阳,“三”即是阴阳二气之间变化的三种关系,即阳胜阴,阴胜阳,以及阴阳平衡三种关系

这三种关系按程度不同再细化,再叠加,变成更为复杂的关系网,使万事万物都有了有理可循的普遍联系。

参考文献:《子平命理学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学习探索门太极阴阳形气命理学的顺序
八字命理学
探索门命学2017年12月十干论命内部讲座笔记之一
《阴阳五行治病学》第一章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极简的阴阳学说
理念 | 陈来:中国文明的哲学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