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坐不是这么玩的,灭念头只会增加念头,念头是朋友不是敌人

经常看到止念,息念之类的词语,看来被念头所苦恼的人不在少数。

打坐中不断的涌现各类念头,影响到专注了。头脑中像有许多灰尘一样,纷纷扰扰,像阴天一样,灰蒙蒙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打坐犹如坐在火炉之上,焦灼、七上八下。要求止念,似乎水到渠成,念头停止了,头脑清静了,打坐不就舒适了,也坐得下去了吗?不妨按照这个理论实践一番。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的,越干预念头,刚开始可以止住几个念头,时间一长,其实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几个呼吸也许,精神一放松马上又是念头满天飞了。每次打坐都是吃力的,因为一直在用力用意,片刻不得休歇。大脑就像个破罐子,堵了这边漏那边,念头总是能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对方火力太猛。哪就缴械投降?面子不要了,还有没有骨气?

一番番苦战下来,但凡是每次打坐都作笔记,总结经验教训,反省的,经验不可谓不多,终究明白一个道理:打坐绝不是树敌,大脑如果是敌人的话,打坐又如何能赢,只要大脑在,念头就永远在,念头、想法无非是大脑的生理机能,它无时无刻都在运转,表现方式就是念头。这场灭国之战怎么打呢?反省到此,大脑为何不能是自己的朋友呢?大脑是朋友不是消灭的对象,大脑是朋友,重要的事情说两遍。

首先,有念头,这是正常的,没有那是死人。打坐,心里没有念头的流动,这是不可想像,也不可能的。在地里种出钱来,倒着头用手走路,这都是不合常理,用大力气大意志追求不可能的事,毫无意义。既然如此,接纳念头一直伴随的事实,遵从规律,这是理性的。念头在这里,就不再是烦恼的源头。不会因为看到有念头,条件反射一样立刻厌恶起来。打坐,可以是心平气和的。遵从规律和面子无关。也不是软弱的表现。

其次,打坐觉察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以念头为专注对象,念头的丰富多彩就像电影一般,有什么不好?只要自己保持清醒,保持专注,念头就是调味品,打坐,越坐越有滋味,越有乐趣。奇奇怪怪的想法很多,一旦放弃了对它们的控制和阻碍,我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因为将它们卸下来了而得到轻松。就像小时候爬树,从树枝上往下跳,双手攀着树枝,身体悬空,实际上脚离地面并不高,就是不敢松手,越看越估计越不敢跳,直到耗光体力,咬牙一跳,实际的高度比想像中的还低,感觉像地面再伸下脚就可以够到。

打坐,也如此。越烦恼于念头,越不敢放弃对念头的控制,越束缚念头,身体和精神越紧张。这是恶性循环。与其耗光体力,不得不放弃。不如认识转变,主动松手。


念头纷扰,没有别的原因,企图压制念头,这是对抗心理,每出现一个念头,就压制一下,如此反复,弄得全身僵硬,头脑也紧张,这种不适感,引得全身都在报警,念头不断的涌进来,而且没一个是好的信息。如何能专注于打坐?念头来了就来了,不要紧张,相反让它来,保持清醒观察它就可,不干扰它,它会自行减弱,又来一个念头,再观察,反复如此,内心会变得非常澄澈,像夜里灯火通明,头脑里也是每个念头被看的清清楚楚。原来内心澄澈不是压制念头得来的,是不控制,只观察的结果呀!

念头来或者去,多还是少,一定要耿耿于怀吗?有时候念头多一些,有时则少一些。并不是自己不尽心尽力,懒于打坐。念头多少,之于打坐,都是正常的。打坐好坏并不以念头多少为标准。蒙上眼睛,堵上耳朵,念头就少了吗?但还是会有念头的。靠着减少外部的刺激来得到内心的宁静,就像在地里种钱一样,得到的只是枯燥、压抑、了无生趣。

把去掉念头,当作打坐的内容,甚至是打坐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打坐只会越坐越累。打坐,此时一个念头影响了自己,无非是注意力转移了。意识到这一点,回到打坐的关注对象上就行了。继续打坐。如果去驱逐念头,注意力却是进一步的离开打坐了。驱逐也是一个念头,用驱逐的念头去掉另一个念头,念头永远都在。自己的注意力就永远不能回到打坐中去。用喝盐水的方式止渴,岂有此理乎?

不需要纠缠于念头有无、多寡。只要处于清醒状态,念头就会清晰的可见的在这里。如影随形。

比如今天,打坐,目标是对肩膀的一块肌肉的感知。开始时会有其它的念头,不要紧,回到对肩膀肌肉的感觉就好,随着注意力的集中,其它念头就越来越被忽略,甚至感觉不到了。此时,被蚊子叮了一口,奇痒,注意力被打扰,再回到原来的关注对象上就好了。打坐,不就是如此吗,在重复的练习下,注意力得到了训练。所以,当对自己说,我要打坐,马上进行专注状态,不是对付念头的功夫有多高,而是注意力被训练的锋利无比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全脑教养方法帮助你的孩子更具专注力
管住大脑,念头自己来,自然自己走
《生命的真相》校订版之十
渊回修行:打坐冥想是要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还是要头脑放空?
如何出离头脑?
如何清除杂念,停止过度思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