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蓝杂交制种技术,步骤清晰,简单易学,还能提高产量、质量

甘蓝又名圆白菜、茴子白、莲花菜、卷心菜、包菜,因其种植区域和茬口广泛、栽培管理方式简单、商品菜产量高且营养丰富,受到广大蔬菜种植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每年的用种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提高杂交制种产量、提升种子质量是保证甘蓝周年供应、促进甘蓝产业发展的关键。

与种子生产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甘蓝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一般茎粗0.6cm、叶宽5cm、叶数7片以上的幼苗,在0℃~12℃经过50~90d才可完成春化,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经历抽薹期、开花期、结果期。15℃~25℃为开花、授粉的最适温度范围,有利于结实,在低于10℃的情况下,花粉粒萌发缓慢,而高于25℃结实率逐渐下降,高于30℃很难正常结实。依据球型不同,一般在4月上中至4月中下旬进入花期,盛花期常常遇到高温天气,不利于开花结实,严重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在甘蓝制种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种株的花期尽量提早,使盛花期集中在温度适宜授粉结实的4月中旬。笔者多年来从事甘蓝杂交制种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总结出如下的关键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提高甘蓝制种产量、提升种子质量及推动甘蓝产业发展的目的。

1 水漂浮穴盘育苗

传统的苗床育苗具有出苗不整齐、管理人工成本高、苗大小有差异等缺点。采用棚室内水漂浮穴盘育苗,能够取得场地集中、统一管理、节省人工、苗齐苗壮等效果。甘蓝杂交种生产父母本的播种期是8月20日到9月10日,此时正值高温雨季,为了防雨降温,育苗场地应选择在地势高燥空旷、排水良好的平地,以连栋大棚为宜,能遮阴、通风。具体做法是:用砖头顺着大棚的方向砌育苗池,为便于操作管理,池长10.00m,池宽1.10m,池深0.10m。池埂要牢固、池底要整平踩实,整个池体铺衬黑地膜,灌水,保持水深8cm。可定制购买136穴聚苯乙烯泡沫育苗盘,每个苗池放45个漂浮盘,按3×15的排列方式放置。 育苗基质按照蛭石、草炭、珍珠岩,1∶1∶1 配制,放入苗盘中稍压实,基质的高度略低于苗盘缘口1cm。采用人工点播和播种器播种干种子,每穴一粒种子,为保证出苗整齐,亲本种子要提前进行精选和发芽势、发芽率的检测,剔除籽粒不饱满、不健康的坏种子,种子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保证每个穴的种子都能发芽出苗,以减少缺苗再补苗的费时费工。播种后覆土厚度与苗盘相平,将苗盘放入已灌水的苗池里,苗盘漂浮在水面自然吸水,完成发芽顶土出苗过程。苗出齐10d后开始施肥,以苗池为单位,按照每个苗盘10g的数量,将氮磷钾复合肥用水化开成肥液,将苗池的水放出一半左右,把肥液均匀注入苗池中,立即向池内补水至8cm,以保证池水肥液浓度的分布均匀。10d左右再重复冲肥一次,根据苗的生长状况,在定植前5d再冲一次。育苗棚内及时通风、排湿、遮阴,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晚上20℃~25℃。苗龄30~40d后,达到壮苗标准。

2 定植方式

幼苗具有6~7片叶,茎叶粗壮、根系紧凑发达,于9月底至10月中旬进行定植。父母本按1∶2的行比,采取宽窄行定植,宽行为60cm,窄行40cm,株距35cm,每亩定植3500~4000株。定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定植,定植畦预先铺设滴灌软管,铺地膜,在膜上挖穴栽苗;另一种是采用人工辅助排苗移栽机进行定植,可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达到农艺与农机相融合的效果。

3 越冬前田间管理

定植后10d左右,幼苗开始发新叶,进入正常的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配合浇水施肥,使得植株在12月初进入越冬期时具有一个松散的叶球。植株因肥水充足包球过大过紧,或植株衰弱,叶片数和茎粗度达不到越冬标准,均不利于种株安全越冬,导致冻死,或勉强越冬后次年春季抽薹开花延迟,生长势弱,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4 人工割球去除顶端优势

甘蓝顶端优势明显、腋芽萌发能力强,当人工割除叶球后,腋芽萌发成一级侧枝,一级侧枝所结的种子是种子产量的重要构成部分。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人工割球的最佳时期,此时种株处于莲座期,叶球有乒乓球大小且松紧适度,过早影响种株生长发育,过晚会延迟开花,单株结荚数量少。选择晴天的上午,用锋利的刀片将整个叶球横切与主茎分离,动作要轻,切口越小越利于愈合,减少伤口侵染致病的发生。割球时要尽量多保留莲座叶,以保证有足够的腋芽萌发。种株经过人工割球去除顶端优势后,增加了种株的分枝数、生长发育进程提前,初花期提早6d,盛花期提早8d,单株种子量增加,制种产量显著提高。由于花期提早,盛花期正处于授粉受精的适宜环境条件下,种子发育良好,质量提升。

5 加盖天膜

甘蓝种株在定植时已铺设地膜,起到了改善根际环境,提高地温、保水、促进苗壮的作用。盖天膜就是在铺地膜的基础上,在植株上覆盖地膜,让种株在天膜和地膜的空间中生长,促使腋芽较快生长,为春季早抽薹、早开花打下基础。

覆盖天膜的时间在12月下旬即浇完冻水中耕后,地表还未冻结时覆盖。铺设方法即顺着种植行每隔3m扎一个小拱子将种株覆盖在薄膜下,把薄膜的边沿压上土,防止被风吹开。根据气温条件,如果温度较高,可在种株顶部用点燃的香烟或粗香头将薄膜烫开一个透气孔,防止高温、高湿造成种株腐烂。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要逐渐增加通气孔的数量和小孔的口径,直到3月上中旬撤去天膜。通过覆盖天膜,再加上与越冬前人工割球去除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的效果叠加,使甘蓝种株的初花期提前10d,盛花期提早11d,促使种株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温度环境适宜开花授粉,制种产量提高40%以上。

6 越冬后田间管理

浇水追肥,越冬后于2月底浇返青水,3月上旬种株开始抽薹,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5~30kg,人工割球后的种株,分枝数增多,且分枝较为分散,需要在初花期前在离地面30cm处用绳子拢住固定,防止种株倒伏,但要松紧适度,有利于蜜蜂授粉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种植行每隔5~6m,插立杆,用铁丝或塑料绳串联紧固,防止种株倒伏。及时打药防治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的危害,可用2.5%多杀菌素胶悬剂10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2000~2500倍液,Bt500~1000倍液,25%灭蚜威乳油1000倍液喷雾。开花期每亩放1~2箱蜜蜂进行授粉,花期尽量不打药,以防毒杀蜜蜂。及时浇水,防止干旱对结实不利。花期结束后要彻底根除蚜虫,在喷施药剂的同时加入5‰尿素和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片喷肥,可提高种子的饱满度和千粒重。

7 种子采收

当种株上的种荚达到70%变黄,种子由褐色转为深褐色时即可采收。收获时可将枝条剪下(不可整株拔起,会增加种子清理的难度),扎成松散的一束,堆在通风的晒场上进行后熟1~2d后,进行晾晒脱粒。收打后的种子要及时在苫布上摊开晾晒,防止高温、高湿致种子霉变。晾晒后的种子进行机械加工清选,质量达到国标规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用牡丹间作套种
柴胡高产栽培技术
富硒草本花茶栽培技术,富硒草本咖啡花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玉米省力化栽培技术(全文)
露地春甘蓝栽培生产栽培管理
大红萝卜的种植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