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丙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要进行四大调整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发文指出,从近年来全国各产区的苹果产销情况分析,今后苹果优质优价已成定局。建议果农朋友在生产中应当正视存在的问题,看清发展的趋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图为李丙智和张立功)


目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存在问题:品种单一,销售期集中,质量不高,市场销售压力大;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造成生产成本高,难以标准化;果园用工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不足;果园农药和肥料使用量大,缺乏符合绿色、有机生产的系统控制技术等。(图为陕西彬县果农正在为苹果脱袋)


苹果产业发展的主流是向高海拔转移,淘汰低海拔产区,适当增加高海拔面积;虽然甘肃苹果面积比陕西少50%,但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发展优势明显。陕西苹果在海波1000米以上产区的面积与甘肃接近,在今后发展中延安应作为重点产区。(图为着色鲜艳的静宁苹果)


省工省力化栽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矮砧密植栽培、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管理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特别是大苗建园当年即可见花,来年亩产可达500-600千克,第3年亩产即可达到1000-1200千克。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建议优先发展矮砧苹果园。陕西延安北部可发展短枝型品种,延安南部则可发展矮化自根砧大苗栽培。(图为海升千阳基地的矮砧密植果园)


多元化、优化品种,增加早、中熟品种比例,满足市场对苹果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图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站的红乔纳金)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500-600毫米,抗旱栽培成为头等大事。实施果园行间生草,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推广覆盖保墒和节水灌溉。(图为海升千阳基地的果园行间生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有机水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外有机苹果生产技术有成功的范例,已经成为消费潮流。我国有机栽培面积很小,产量不大,所以生产有机苹果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图为陕西礼泉果农协会会长相宇波和他的有机苹果园)

【调整区域】我国是世界上苹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苹果栽培品种以晚熟富士系为主。建议在优生区多发展中晚熟品种,在适生区发展早中熟品种,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和加工品种的搭配,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为新疆阿克苏的苹果园)


【调整区域】近年来苹果效益下滑,陕西一些适生区和非适生区开始产业结构调整,比如陕西大荔、礼泉、兴平、武功等产区一些生产者已经开始行动,挖掉苹果树,发展冬枣、葡萄、桃等其他果树。(图为陕西礼泉的低效苹果园)

【调整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市场开始多样化,目前上市的优良品种也不少,生产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增加稀有、着色浓或不套袋品种。(图为华圣果业的不套袋品种——至尊富士)

【调整技术】在栽培模式上,由乔化栽培改为矮砧栽培,由传统的矮化中间砧改为矮化自根砧,砧木由M26改为M9T337,苗木选择上注意由普通苗改为无病毒苗。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北部由乔砧改为短枝型,南部由乔砧改为自根砧。(图为海升千阳基地的M9-T337矮化砧)

【调整技术】在土壤管理上,由地膜覆盖改为黑色地布覆盖,由施用化肥改为施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图为新疆阿克苏果农杜民超重施有机肥的苹果园)

【调整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上,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生产无公害、绿色苹果。(图为陕西旬邑果农李双明用益恩木菌替代部分农药化肥生产的苹果)

【调整经营模式】进行连片生产,采用集约化栽培,机械化管理,团购生产资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升级,矮砧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先进管理技术,提质量,稳产量,保效益;通过标准化生产,可追溯管理创立品牌,统一销售,提高果品附加值。(图为海升千阳基地的全自动光电一体化苹果分拣线)

 本文改编自《为苹果产业发展提几点建议/西北园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一比,早中熟苹果品种哪家强?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2017)
深度好文:胶东地区瑞香红到底能不能取代富士苹果?
陕西建成全国最大矮砧苹果基地 力图成为苹果强省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两大模式,陕西和山东哪个更强?
别再心存侥幸!苹果产业优质优价已成定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