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大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其身必发黄。注○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大便硬。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注○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醒)三两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注:黎庇留有“如无蜀漆可以半夏加茯苓代之”之说

 

1、梁某,男,16岁,1964年6月1日初诊。病因大惊而起,日夜恐惧不安。晚上不敢独宿,即使有人陪伴,亦难安寐而时惊醒;白天不敢独行,即使有人陪伴,也触目多惊而萎缩不前。每逢可怕之事(即使并不可怕的事),即自发呆而身寒肢厥,拘急并引入阴筋,手足心出汗。发作过后,则矢气尿多,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弦。投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连服三剂,夜寐渐安,恐惧感明显减退,发呆次数大减,可以独自外出行走,不再需人陪伴,但时当夏令,尤穿夹衣,自汗恶风。上方加入生黄芪15克,白芍9克。再进数剂而病获痊愈。本方取桂枝、甘草,辛甘相合,阳气乃生,以温通之药而复心阳。生姜、大枣补益中焦而调和营卫,又能助桂枝、甘草以温运阳气,更加龙牡,重镇潜敛,以安心神,而且用量较大,更增强其药力。加入蜀漆之意,有人认为是散火邪,又人认为是祛痰饮,如从本证病机及蜀漆的药理作用来分析,应以后者为妥。诸药共奏温通心阳,重镇安神,化痰开结之功。减去芍药因其是酸苦阴柔之品,非亡阳所宜用,故去之,则有利于辛甘理阳之法,更可及温心阳。本证因火劫之逆为病,固本方称为救逆汤。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2、彭某 男58岁患伤寒证十一日,遂经发汗三次,而发热恶寒不解,身体困顿不支,食欲不思,夜不能寐,口燥舌干,脉象浮软,此系过汗损伤津液,而外不解,阳邪不透,与以辛温补阳散邪法治之。参附和荆芥并用。服药后心中烦躁,惊狂不安,辗转床头,起卧叫喊。余诊其脉,细数而浮,按之无力,舌质绛而少津,此乃平素阳气不足,病后因汗不如法,经多次发汗,津液先伤,阳气耗损,当津气两败之际病邪仍胶结不解,既不经误治,以感困顿不堪,而医者复以温燥辛散之品,竭阴助阳,不但外邪不解,而辛温燥热之药又复内迫以助病势,故现惊狂不安之症。若不速为挽救,则一阵大汗,将变为虚脱之证矣。遂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因患者汗出不禁,防止大汗淋漓,造成虚脱,故处方时未去芍药。

桂枝5克 生牡蛎15克 生龙骨15克蜀漆 6克 芍药12克 茯神15克生姜3克 小枣15枚 甘草10克

嘱其连煎两剂,隔四小时服一次,服药后精神逐渐安静,略能入睡,惊狂之象不在发作,然胃果乃不能食,遂以此方加养胃育阴之品,连服四剂,症状好转,食欲渐展,连服二十余剂,使恢复正常。

(刑锡波 伤寒论临床实验录)

3患者徐XX,男,5岁。10日前在玩耍的过程中,突然受惊,其后即时见胆小,惊哭不安,不敢出门,不敢离开父母,有时在睡梦中突然大哭,每昼夜约发3-5次左右,舌苔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脉证,诊为心阳不足,痰浊内阻。为拟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处方:桂枝3克,生姜2片,甘草3克,大枣5枚,常山3克,牡蛎6克,龙骨6克。药进l剂,诸证来作,继服1剂而愈伤寒论》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云:“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历代注释者,多以火邪来论,致使本方少见使用。余细思其组方之意,既有化痰之蜀漆,又有助心阳之桂枝去芍药汤,试用于心阳不足,痰浊阻滞的惊狂或睡中易惊者恒效。

(朱进忠医案)

4、樊某,女,52岁,2006年8月19日初诊。主诉:患恐惧症病史18年。近因症状加重而前来诊治。诊见:心悸,恐惧不宁,烦躁,自汗,四肢困重无力,手足不温,口腻不爽,口淡不渴,头沉重,舌淡、苔白厚腻,脉沉滑。西医诊断为恐惧症;中医诊为心悸,辨为阳虚痰扰证。治当温补阳气,醒脾化痰,给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处方:桂枝、人参、远志、茯苓、生姜各10g,大枣12枚,姜半夏、陈皮、牡蛎各15g,龙骨12g,常山(因药房无蜀漆,以常山代替)3g,乌梅2g,炙甘草6g。6剂,每天1剂,水煎,每3次服。二诊:烦躁略有减轻,自汗止,复以前方6剂。三诊:头沉重减轻,手足转温,再以前方6剂。四诊:恐惧不安有好转,烦躁止,续前方6剂。五诊:口腻、苔腻基本消除,仍守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50余剂,诸证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巩固疗效,将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天3次,冲服,治疗用半年。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本例之手足不温、口淡不渴仍为阳虚既不能温煦,又不能气化水津所致;四肢困重、口腻、苔腻仍为痰浊既困阻经脉,又浸扰于上;自汗仍为阳虚不固;心悸、恐惧、烦躁仍为痰扰心神,神明不得守藏,以此辨为阳虚痰扰证。方中桂枝温阳散寒;生姜调理脾胃,温通阳气;龙骨镇惊安神;牡蛎敛心安神;半夏醒脾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化痰;常山化痰涤饮;乌梅兼防化痰药伤阴;大枣、炙甘草,补益心气,助桂枝化阳补阳;加人参益气补虚,远志开窍醒神化痰。诸药合用,共奏其效。

摘自 王付 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证(三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刘含堂经方治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不寐(失眠))
烧烫伤第一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一起听听倪师讲解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癔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